DVB系统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509067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0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VB系统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DVB系统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DVB系统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DVB系统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DVB系统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VB系统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VB系统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IIIABSTRACTV第1章 绪 论- 1 -1.1 数字电视简介- 1 -1.2 DVB标准的发展及现状- 3 -1.3 System View仿真系统简介- 6 -第2章 DVB-S信道传输系统- 7 -2.1 DVB-S系统传输过程- 7 -2.2 系统中的模块仿真- 18 -第3章 DVB-C信道传输系统- 25 -3.1 DVB-C系统简介- 25 -3.2 欧洲DVB-C传输系统- 27 -3.3 QAM调制解调模块的仿真- 31 -第4章 DVB-T信道传输系统- 35 -4.1 DVB-T系统的信道特性- 35 -4.2 DVB-T传输系统- 36 -4.3 CO

2、FDM简介- 41 -4.4 在System View平台上仿真端对端DVB系统- 45 -参考文献- 49 -致 谢- 51 -DVB系统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摘 要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及图像压缩技术的迅猛发展,模拟电视正逐步向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过渡。欧洲广播联盟提出的数字视频广播标准即DVB系列标准,融合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我国也采用了该标准。信道编码是传输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本文介绍了DVB-S(数字卫星电视广播)、DVB-C(数字电视有线广播)和DVB-T(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传输原理,并对DVB在信道传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如RS编解码

3、、卷积交织与解交织、QAM调制解调等模块进行了设计,并在System View平台上对以上模块及端对端DVB系统进行了电路搭建与仿真。 关键词:数字视频广播,RS编码,System View,COFDMDVB system codec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AbstractA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ression technol

4、ogy, analog TV is gradually to all-digital 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HDTV) transition. The 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s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DVB standard that the series of standards, integration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the support of many countries, China has adop

5、ted the standards.Channel coding in the course of transmission is the key part of this paper, DVB-S (digital satellite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DVB-C (digital cable TV broadcasting) and DVB-T (terrestrial digital TV broadcasting) transmission principle, and in the DVB Channel transmission involved

6、in the process such as the RS to the codec, intertwined with the convolution of the intertwined, QAM modem modules for the design and System View on the above platform module and end-to-end DVB system circuit structures And simulation.Key words: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RS coding, System View, CO

7、FDM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第1章 绪 论1.1 数字电视简介1.1.1数字电视概念及分类所谓数字电视,严格地说就是从信源开始,将图像画面的每一个像素、伴音的每一个音节都用二进制编码成多位数据,在经过高效的信源压缩编码和前向纠错编码、交织与调制等措施的处理后,以非常高的比特率进行码流发射、传输和接收的系统工程。仅在接收端的显像管和扬声器的输入端,分别得到经数模转换后的模拟视频信号和模拟环绕立体声音频信号。相对于传统模拟广播电视,数字电视具有图像质量高,频道利用率高等优点,它代表着现代电视技术的发展潮流,因而正日益成为现代电视系统的主流。 按图像清晰度分类,数字电视包括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

8、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数字普通清晰度电视(LDTV)三种。H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图象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S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电视的分辨率量级,其图象质量为演播室水平;L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为200-3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VCD的分辨率量级。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按照产品类型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 按显示屏幕幅型比分类,数字电视可分

9、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数字电视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个别电视设备的数字化阶段。例如摄像机信号处理部分的数字化、电视制式转换器与数字特技等。第二个阶段为全功能数字电视演播室阶段。在数字演播室中,电视信号从摄像机输出到后期制作完全是在数字环境下进行的。第三个阶段为数字电视广播阶段。数字电视广播实现了数字电视信号的直接发射和接收,这一步完成了整个电视系统的数字化,意味着电视节目的拍摄、记录、后期加工、编辑制作、存储、交换、分配发送以及接收等环节,都是在全数字环境下进行的。1.1.2 数字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标准 1、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 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电视尤

10、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在实现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对视频信号的压缩。在19201080显示格式下,数字化后的码率在传输中高达995Mbit/s,这比现行模拟电视的传输信息量大得多。因而数字电视的图像不能像模拟电视的图像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为2030Mbit/s。 音频编解码技术:与视频编解码相同,音频编解码主要功能是完成声音信息的压缩。声音信号数字化后,信息量比模拟传输状态大得多。 信源编解码的相关标准:国际上对数字图像编码曾制订了三种标准,分别是主要用于电视会议的H.261

11、主要用于静止图像的JPMG标准和主要用于连续图像的MPEG标准。 在HDTV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方面,美国、欧洲和日本没有分歧,都采用MPEG-2标准。MPEG压缩后的信息可以供计算机处理,也可以在现有和将来的电视广播频道中进行分配。在音频编码方面,欧洲、日本采用了MPEG-2标准;美国采纳了杜比(Dolby)公司的AC-3方案,MPEG-2为备用方案。但随着技术的进步,1994年完成的MPEG-2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显得越来越落后,国际上正在考虑用MPEG-4 AVC来代替目前的MPEG-2。 中国方面,中国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工作组制定了面向数字电视和高清激光视盘播放机的AVS标准。该标准据

12、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MPEG-2标准完全兼容,也可以兼容MPEG-4 AVC/ H.264国际标准基本层,其压缩水平据称可达到MPEG-2标准的2-3倍,而与MPEG-4 AVC相比,AVS更加简洁的设计降低了芯片实现的复杂度。 2、数字电视的复用系统 数字电视的复用系统是HDTV的关键部分之一。从发送端信息的流向来看,它将视频、音频、辅助数据等编码器送来的数据比特流,经处理复合成单路串行的比特流,送给信道编码及调制。接受端与此过程正好相反。在HDTV复用传输标准方面,美国、欧洲、日本没有分歧,都采用了MPEG-2 标准。美国已有MPEG-2解复用的专用芯片。 3、数字电视的信道编解码及调制

13、解调 数字电视信道编解码及调制解调的目的是通过纠错编码、网格编码、均衡等技术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通过调制把传输信号放在载波或脉冲串上,为发射做好准备。目前所说的各国数字电视的制式,标准不能统一,主要是指各国在该方面的不同,具体包括纠错、均衡等技术的不同,带宽的不同,尤其是调制方式的不同。 数字传输的常用调制方式: 正交振幅调制(QAM):调制效率高,要求传送途径的信噪比高,适合有线电视电缆传输。 键控移相调制(QPSK):调制效率高,要求传送途径的信噪比低,适合卫星广播。 残留边带调制(VSB):抗多径传播效应好(即消除重影效果好),适合地面广播。 编码正交频分调制(COFDM):抗多径传播

14、效应和同频干扰好,适合地面广播和同频网广播4。1.2 DVB标准的发展及现状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各自形成三种不同的数字电视标准。美国的标准是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欧洲的标准是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日本的标准是ISDB(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1.2.1 DVB计划的起源 DVB计划始于1993年,它是对提供一共同制式以使数字广播进入家庭的需求之响应。人们已认为,数字电视进入家庭将满

15、足广播的未来需要,但这只有当所有的欧洲广播业者采用同一个标准时才是可行的。模拟世界中由多制式如PAL I、PAL B/G、SECAM等遗留下来的明显问题必须克服。经济上的考虑为迅速开发和接受标准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由。所建议数字调制系统所需的复杂处理,要求提高硅片上的集成规模,因而只有采用共同标准才是经济的。换句话说,数字电视要进入家庭,只有在能对一个大型、共同标准市场提供经济回报(规模化经营、利润)时,才会成为现实。 为确保克服这些障碍,欧洲广播业界聚集在一起规划了一个方案。随着DVB计划的创立,该集团在1990年所做工作的基础上,显示了数字视频压缩系统的可行性。从1993年创立以来,该计划逐步壮大,其成员包括来自全世界25个国家超过200家公司的代表。它用所谓一些“商业模型”从广播业者和制造厂家的观点确定了用户需求,而用“技术模型”提供解决方案。DVB计划做出的首批决定之一是将用于视频和音频压缩的MPEG-2主层和主类予以标准化。这满足了编码器和解码器非对称分离的主要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