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七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5090674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城计》七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空城计》七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空城计》七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城计》七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城计》七年级语文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城计七年级语文教案 ?空城计七年级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防止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则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列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空城计七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忙到大家。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2、理解孔明“空城计得以施计成功的重要原因3、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塑造人物的办法教学重点:把握孔明“智勇的形象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塑造人物的办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视频。过渡听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你们看过?三国演义吧,在众多传奇人物中,你最拜服谁?学生

2、众说纷纭【注意对学生的肯定:看来大家对?三国演义都很熟悉】?三国演义里有个人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很受老百姓的推崇,那就是诸葛亮。你知道为什么诸葛亮则受人尊敬吗?学生答复【对,因为诸葛亮是“忠诚的榜样,智慧的化身】你知道他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板书:空城计】二、整体感知1、出示字词司马懿y旌旗jng隐匿n城铺p妄行wng擅动shn鹤氅chng纶巾gun焚香fn模样m麈尾zh抚掌f远遁dn言讫q笑容可掬j把不会读的字音标在自己的文章中,然后通读课文。2、请全班推荐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为他挑错。过渡你能读懂文章吗?

3、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蜂拥】过渡司马懿领兵十五万向西城蜂拥而来,孔明却只有二千五百兵。二千五百人对十五万大军,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试想你是孔明,你会怎么做?(学生想象)孔明呢?他摆下空城计全身而退,不损一兵,真不愧是智慧的化身!三、孔明之智1、孔明之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答复时请用“智在,从可以看出来的句式,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急中生智司马懿兵临城下,孔明想到了空城计临危不惧、处乱不惊在司马懿兵临西城,众官“尽皆失色的情况下,孔明却依然在司马懿的大军面前镇定自假设,传令施计;足智多谋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

4、道,围绕城门的“空设了一道计策吓退司马懿;【为什么不能“高言大语?为何“大开城门?营造一种平静而紧张,隐隐有大军埋伏的气氛,引司马懿上当】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料定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了解,自己也十分了解司马懿。【如果换成是司马昭带兵,孔明还敢用空城计吗?】深谋远虑“吾兵止有二千五百,假设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2、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各抒己见。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固然让人惊叹,不过在他身上,还有值得我们钦佩的地方,那是什么?学生答复:胆识、勇气共3页,当前第1页123孔明的胆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动作、神态】

5、“披鹤氅,戴纶巾“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他的镇定自假设。“笑容可掬从神态上看出他的从容果敢“笑容可掬什么意思?【形容满脸笑容,掬,双手捧着。你能示范一下“笑容可掬的样子吗?】孔明做出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他是对谁而笑?又为什么而笑呢?【司马懿带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孔明在危机关头摆下了空城计引司马懿中计,笑容可掬的样子是装出来给司马懿看的。】孔明的笑除了欺瞒司马懿,其实还有一层作用,你知道吗?【安抚人心,给身边的官兵信心,使他们共同配合演好这出戏。】兵临城下,危在旦夕时,其他人的反馈怎样?【尽皆失色】他们会想什么?用第一人称描述其中一个官员此时此刻的心理。孔明的笑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微

6、笑,那他这时心里在想什么呢?【出示图片】学生猜想【老师有一段京剧唱词,它正好体现了孔明此时的心声,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唱词】【板书:失色】这两者的反馈形成了鲜明的比照。【板书:比照】3、过渡通过众官和孔明神色的比照,我们不禁为孔明的胆识倾倒。平时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除了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也会用到侧面烘托,除了上面所说的“众官,还有哪个人也是?学生:司马懿【出示司马懿图片】你知道的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人?老谋深算“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假设进,中其计也多疑自负原先“笑而不信亲自“望过后,转为“大疑【看到什么?为什么“大疑?他在想什么?】不听司马昭的劝

7、告4、【老师找了一些司马懿的功劳,大家来看一下。出示功劳】可见,司马懿本身并非平庸之辈,他也是个有着深谋远虑的大将之才。那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助解答,司马懿既然是个老谋深算之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司马懿:多疑,大意,聪慧反被聪慧误孔明:临危不惧,知己知彼,知道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了解,所以出奇不意。计高一筹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连孔明都成认此乃“不得已而用之,属弄险之举,然而最终得以成功施展,除了孔明的智慧和胆识,也在于计谋本身的“奇字之上。四、总结狭路相逢“智者胜,在这一场司马懿与孔明的对决中,终因孔明的计高一筹而取得了胜利。故事在众官的“惊服声和孔明的“拍手大笑中落下了帷幕。

8、但孔明聪慧绝顶的形象却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中。对于智勇的化身诸葛亮,不但我们拜服,就连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十分拜服他。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三国故事,就请走进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愿同学们能在?三国演义中体会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五、作业二选一1、作者为了突出孔明的智勇双全,不仅从正面着重刻画了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还通过司马懿和众官进行侧面烘托。要求: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塑造人物的办法,在你身边选取一人一个片段。2、我们已经聆听了诸葛亮“登楼抚琴的心声。请结合课文内容,替司马懿编写一段话来回应诸葛亮。空城计足智多谋衬老谋深算共3页,当前第2页123孔明智深谋远虑托多疑自负司马懿料事如神比照勇笑容可掬失色众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