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5088875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龙岗区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深圳市龙岗区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深圳市龙岗区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深圳市龙岗区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深圳市龙岗区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市龙岗区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龙岗区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市龙岗区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07年 11月 1 项目来源随着深圳经济高速持续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威胁到深圳城市生态的平衡。坪山河为龙岗区两条较大的河流之一,是东江的三级支流,经惠州市淡水河、西枝江,在惠州境内汇入东江,目前水质为劣V类,而省政府规定其城市交接断面水质必须达到类地表水标准,为此,深圳市政府制定的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计划中,将坪山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列为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根据深圳市污水系统布局规划,上洋污水厂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毕,其设计规模4万m3/d,于2007年1月8日正式通过验收。现根据实际需要,深圳市龙岗区政府

2、根据市政府的决定,扩建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扩建后工程规模达到20万m3/d。由于一期工程UNITANK池总体积设计偏小,出水水质不能满足出水水质要求。为了保证一期、二期工程出水水质达标,本工程决定将一期工程处理水量减为2万m3/d ,其余水量18万m3/d由二期工程处理系统完成。受深圳市水污染治理指挥办公室的委托,由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深圳市龙岗区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单位:深圳市水污染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建设地点:拟建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山街道办兔岗岭村,坪山河与石溪河交汇处,不在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内。项目东面距离200m

3、外为上洋村;项目南面为山地,项目北面为荒地,距离500m之外为山地,项目西面为大工业区和村庄。服务范围:坪山河流域大工业区、坪山碧岭片区和墟镇共计45.6km2。占地面积:本期工程增加用地面积约6.97ha(合104.6亩)。建设规模:18万m3/d。项目平面布置:东侧为已经建设完成环境园A号路,南侧为已建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整体为平行坪山河的不规则长方形按功能及工艺流程分区。主要分为厂前区、污水预处理区和污泥处理区、污水处理区、深度处理区、生产管理和附属建筑区等区块。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水下曝气氧化沟后续微絮凝过滤方案,处理后水的消毒采用紫外联合消毒,污泥浓缩后直接送污水厂内的污泥处理中心进

4、行最终处置,除臭采用微生物脱臭法。主要建设内容:沉砂池LWH28.523.16m(异形),生物池LWH122.633.86.5m,沉淀池D=43m,均质滤料滤池分14格,单格过滤面积:98m2,接触池123.85m18.35m,化学除磷部分储药池单池尺寸7.07.03.5m,溶药池10103.5m,2.4.14 贮泥池1063.5m。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含征地拆迁赔偿费)约34681.05万元人民币。3 环境环境敏感点项目东面和南面为高山,山脚下有上洋村和兔岗岭两个村庄,项目西面和北面分别被石溪河和坪山河所包围,河的外侧300m范围内均为空地,再往外分布有村庄。 表1 项目主要敏感点分布情况

5、表村名方位距离(m)户籍人口户数上洋村E2004214兔岗岭E20012137竹坑居民小组E35016965茜坑W63423675上坝W105023675塘角WSW80023364田头SSE15001004286大工业区W1500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委托龙岗区监测站对坪山河水质作了现状监测,监测断面为上洋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上游200m(石溪河与坪山河交汇处)、尾水排放口下游200m以及坪山河与惠阳县的交汇处共设置3个监测断面。另取2006年常规监测断面:碧岭、红花潭、上洋和2006年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监测断面:碧岭、红花潭、卷龙埔、上洋。监测项目有水温、pH

6、、CODCr、NH3-N、DO、BOD5、挥发酚、氰化物、总砷(As)、总汞(Hg)、铬(六价)、总铅(pb)、总镉(Cd)、悬浮物、亚硝酸盐、硝酸盐、石油类、氟化物、总磷、硫化物、铜、锌、粪大肠菌群共计23项。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评价结论:排放口上游200m断面除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和粪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各指标均不超标;排放口下游200m和与惠阳交汇处两个断面除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粪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各指标均不超标。2006年坪山河常规监测断面中,上游碧岭断面水质相对较好,除粪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他项目均不超标;中游红花潭断面有11个项目超标,下游上洋断面有7个项目超标

7、,三个常规监测断面水质均劣于类。全河段年均值超标的项目有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水质劣于类。2006年三期监测中,碧岭断面除丰水期总氮超标外,其余监测项目均不超标;红花潭和卷龙埔断面除丰水期CODCr不超标外,其余项目均超标;上洋断面监测项目全部超标。(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监测点位在上洋污水处理厂中心处、大工业区、上洋村共设3个监测点, 监测项目有TSP、恶臭、SO2、H2S、NH3,2006年11月6日10日连续监测5天,每天采样4次,取3天有效数据。三个监测点的SO2污染指标很小,H2S和NH3均未检出, TSP未超过二级标

8、准要求,但监测值较高,主要是因为道路施工扬尘造成的。总体来说,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四周厂界设4个环境噪声监测点,从11月6日8日连续监测三天,每天两次:14:05和23:30。由监测结果值可以知道项目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中2类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的要求,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5 工程分析(1)与城市规划等符合性分析项目的建设地点与规模是根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深圳市污水系统布局规划(2002-2020)所确定的。项目符合深圳市水

9、环境质量控制规划(2006-2020)、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市治污保洁方案深圳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05-2010)和市规划局方案,也符合深圳市龙岗区污水资源化建设规划(20072020)、龙岗区污泥处置建设规划。(2)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项目用地位于服务区截污管线的末端汇合处,地质条件较好,可以节省造价;地势平坦,地势较低,可以节约能量。该选址不在生态控制线内,同时也不属于水源保护区,距离东面最近的上洋村和南面的兔岗岭居民点大约200米,上述距离可以保证项目建设对环境敏感点不产生大的影响。(3)项目平面布局与设计的合理性分析本期工程厂区平面

10、布置根据厂区地形、厂区周围环境、已建一期工程构筑物分布和处理工艺以及进、出水位置等条件,将全厂的管理及处理建构筑物合理有机地联系起来,在保证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布局合理,生产管理方便,连接管线简洁的基本原则下,按功能及工艺流程分区。主要分为厂前区、污水预处理区和污泥处理区、污水处理区、深度处理区、生产管理和附属建筑区等区块。整体布局功能划分符合合理、简捷、便利、经济的原则和环境保护的要求。(4)设计规模及进、出水质分析根据污水量的预测,确定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18万m3/d(不含已建成一期2万m3/d,为旱流污水)。上洋污水厂近期接纳合流污水,合流制比例为0.288,截流倍数n2,旱季总变化系数

11、为1.3,因此本次工程旱季平均流量为18万m3/d,旱季高峰流量为23.4万m3/h,雨季处理水量为28.368万m3/d。以坪山河现状污水水质资料为基础,参考同类城市污水厂进水水质情况,并考虑城市建设的发展,排水系统将逐步完善,适当留有发展余地。上洋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龙岗河并汇入惠阳境内的淡水河,淡水河是惠阳的水源保护地,对排入的水质有很严格的要求。上洋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见表2。表2 上洋污水处理厂要求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指标BOD5CODcrSSNH3-NTNTP(以P计)进水浓度13023016020304出水浓度1050105150.5(5)工程污染分析施工期主要污染情况

12、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和物料装卸碰撞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施工扬尘主要为土地开挖时产生的扬尘污染,其来源主要有机械施工、余土堆放、运输过程及场地自身等,而这其中挖土和车辆运输是对环境产生最大影响的重要环节。经扰动的土壤与未经扰动的土壤比较,其侵蚀模数约可加大10倍,若不采取植被恢复等措施,将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暴雨的地表径流。营运期主要污染情况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恶臭,以无组织形式排放,主要成份为H2S和NH3,主要产生在进水区的格栅及沉砂池附近以及污泥处理区。污水处理厂在运营期间,本身也产生

13、一定的废水。包括厂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来自员工。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为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及污泥脱水泵房的压虑液,与厂区来水一并处理。 污水处理厂的固体废物来自三方面:工作人员生活垃圾、格栅沉砂和污泥。格栅渣和沉砂渣等固体废物由塑料、碎石块、泥沙等组成,可视为一般性市政垃圾。污泥则是处理厂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类比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固体废物产生量统计结果,一期工程格栅和沉砂产生量为2.35t/d,二期工程格栅和沉砂产生量约为21.1t/d,一期污泥产生量约为10t/d,二期污泥产生量约为90t/d。噪声主要为设备噪声。6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根据坪山河河流水文特点

14、,预测非持久性污染物的预测模式选取河流的一维稳态水质模式模型,对坪山河流域水质预测采取几种情况加以预测:(1)仅建一期大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水质状况预测仅建一期污水处理厂工程,由于一期工程主要处理大工业区污水,而坪山镇及其它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仍直接排入坪山河,对坪山河产生较大污染。2010年卷龙埔和上洋断面BOD5浓度在枯水期超标9-14倍,TN 、TP枯水期超标17-26倍。由此可知,仅靠一期工程不能改善坪山河的污染状况,必须建立更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2)二期工程建成运行后水质状况预测坪山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运行后,红花潭断面的CODCr浓度比现状下降80以上,BOD5浓度比现状下降90以上,TN

15、比现状下降90%以上,TP比现状下降95%以上。卷龙埔断面的水质变化,CODcr较现状浓度下降80%,BOD5较现状浓度下降95%,TN比现状下降97%,TP比现状下降95%。上洋断面在丰水期、平水期、在枯水期95保证率条件下,CODCr的预测浓度分别达到13.51mg/L、14.18 mg/L和32.51 mg/L,丰水期、平水期能够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但枯水期由于地表径流较小,河流自净能力有限,不能达到地表水类水质标准要求。为实现坪山河上洋断面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条件,应从减少污水排放量,或者排污口上移,充分利用河道的自然降解能力来解决。根据深圳市龙岗区污水资源化建设规划(20072020),上洋污水厂深度处理后的污水部分回用,部分排放作为河道景观补水,排放量为4.6万m3/d,排污口设在汤坑水河口,距上洋断面约10km,此时上洋断面能够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6.2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的一次最大落地浓度一般小于25,出现距离一般为20m左右,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