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5064016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 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中的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 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2 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 顺序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目标解析:创设跷跷板乐园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在算法的比较中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在练习的设计中注意层次性,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含

2、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 7个人。(二) 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问题预设: 1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三) 解决以上两个问题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 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学生汇报、交流。2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怎样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可能出现以下方法:方法一: 分步计算方法二: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 方法三: 添加小括号的综合算式4X 3=12(人)+ ( 4X 3)127=19(人)12=12 7人)=19(人)3指解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设计意图:例 2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单,而且有情景图作为直观支撑,学生还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 此这个素材是极好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同时,有这个直观媒介,学生大多能 依据主题图比较清楚地阐述自己解决的思路,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

4、顺序做好了铺垫。】二、合作交流、初步探究(一)交流比较、理解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先求玩跷跷板的人数。(二)优化算法、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1呈现算式: 7( 4X 3)和 7 4X 3。2引导学生比较。1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7=192)讨论交流:加上小括号是什么意思?不加小括号行吗?让学生明确在这里小括号可以不要,这样就更简洁些。3学生独立脱式计算 7+ 4X 3,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关注脱式书写规范的指导。4师生归纳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 除法,后算加、减法。【设计意图:此环节依据学生提供的不同解题

5、方法,引导他们围绕每种方法都是先算 什么以及在比较中优化算法,展开充分的交流。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并经历探究的过程, 更好地理解规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必要性。同时在比较中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体会 数学表达的简洁美。】三、运用规定,进行计算课件出示:7 + 12 - 343 24 - 618 - 3 + 6754 - 931 让学生独立解决,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要求书写规范。2 全班交流,并根据学情进行归纳指导。【设计意图: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表述较长,且二年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需要 一个过程,所以在这里分两步(乘和加、减混合,除和加、减混合)分别让学生逐步理解 和掌握,加深学生

6、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四、练习巩固、应用实践(一)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做一做”)教师引导学生读题, 明确先算什么, 加深对没有括号的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中 “先乘除 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巩固。(二)接力赛(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第 4题)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完成, 每小组派 6名学生上台板演, 一人做一题, 一人做完下一位才 能接着做下一题。最后以正确率、书写规范和速度等方面对学生加以评价。(三)比大小(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第 5题)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算出综合算式的得数, 再标记在算式的下面, 最后进行比较。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解题的习惯。(四)改错(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

7、不对,把它改正过来。)8X34123X44 + 4- 4=24 + 4=9 X 48- 42836=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说错误的理由,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五) 列综合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 51 页第 6 题)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动态展示,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加强对列综合算式的指导。【设计意图:每个练习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 这样能化解难点。同时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形成灵活运用的能力。单纯的计 算练习形式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疲倦和懈怠,所以适当采取竞技的形式激发学生练习 的兴趣。】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