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铁路运输)(一)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499040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考试(铁路运输)(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铁路运输)(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铁路运输)(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铁路运输)(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铁路运输)(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考试(铁路运输)(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考试(铁路运输)(一)(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好文档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铁路运输)(一)据历年经济师合格标准的得知,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铁路运输专业与实务试卷满分为140分,合格标准均为84分。其中单选题试题量为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从运输业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创造关系看,以下描述准确的是()。A.运输业参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创造,增加社会产品实物总量B.运输业不参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创造,增加社会产品实物总量C.运输业不参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创造,不增加社会产品实物总量D.运输

2、业参与社会总产品和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创造,不增加社会产品实物总量【答案】D2.按照拉德纳定律,当运输速度提高一倍时,潜在的市场范围可以扩大()倍。A 2B 1C 3D4【答案】C3.根据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A.PB.VC.ED.T【答案】D4.通常情况,速度慢的运输()。A.运输成本较高B.运输价格较高C.运输费率相对较低D.运输费率相对较高【答案】C5.采用国土节点法对铁路网规模进行预测,考虑到铁路线路的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极大相关性后改进的模型是Lri*C(AN)1/2,其中ri表示()。A.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指数B.区域人均GDPC.全国人均GDPD.

3、节点系数【答案】A6.在平均成本定价计算公式中CV为()。A.运价B.固定总成本C.运量D.单位变动成本【答案】D7.运价与物价()。A.运价对物价有影响,物价对运价没有影响B.物价对运价有影响,运价对物价没有影响C.相互影响、相互制约D.它们之间没有关系【答案】C8.采用边际成本定价一般是在()。A.运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B.各运输业之间无竞争时C.有相当多的剩余运输能力D.任何情况下均可长期使用【答案】C9.成组运价结构是()。A.货种别运价结构B.在一个组内的所有各站都采用同一运价的运价结构C.递延递减的运价结构D.递延递增的运价结构【答案】B10.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是指企业通过借用外

4、来资金提高投资者收益的客观能力。A.理财B.财务杠杆C.调控D.节流【答案】B11.()是指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易所形成的借贷关系。A.银行信用B.商业信用C.短期借款D.长期借款【答案】B12.下列关于租赁筹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营租赁的租期通常较长B.融资租赁的租期通常较短C.在租赁期间,租赁物的所有权属于承租人D.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的设备的修理、保养、管理均由承租人负责和承担【答案】D13.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计提折旧()。A.当月开始计提折旧B.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C.从投入使用开始当月计提折旧D.从投入使用开始下月计提折旧【答案】B14.某

5、公司在2006年实现净利润335万元,负债:年初为2040万元,年末为2160万元;所有者权益:年初为1760万元;年末为1840万元。则该公司的净资产利润率为()。A.18.61%B.8.59%C.15.95%D.9.31%【答案】A15.微观物流系统专注于()。A.物流基础设施平台B.企业内部活动的集成和联系C.物流信息平台D.物流政策平台【答案】B16.供需直接见面决定了运输业的营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A.全员营销B.极少数人员的营销C.专职营销员的营销D.兼职营销员的营销【答案】A17.()可以用来描述销售数量和营销组合各因素之间的关系。A.利润函数B.销售反应函数C.销售函

6、数D.成本函数【答案】B18.代理人应委托人的要求,提供有关运输方面的情况、资料、数据等信息,并向委托人收取一定的报酬,这是()。A.租船代理B.船务代理C.货运代理D.运输咨询代理【答案】D19.如果Z表示企业总利润,P为产品标价,K为单位折让费,c为生产和分销的变动成本,Q为产品销售数量,F为固定成本,M为可控营销成本,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A.Z(P-K-c)Q-F-MB.Z(P-Kc)Q-F-MC.Z(P-K-c-M)Q-FD.Z(P-K-c)QF-M【答案】A20.货物运输需求是一种()。A.消费性派生需求B.生产性派生需求C.分配性派生需求D.流通性派生需求【答案】B21.运输需

7、求的市场营销敏感度可用()之间的距离表示。A.市场最低量与市场预测量B.市场最低量与市场潜量C.市场预测量与市场潜量D.市场预测量与市场实际量【答案】B22.对市场变量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并为预测提供依据的是()。A.探测性调查B.描述性调查C.因果关系调查D.预测性调查【答案】D23.设t1为第t1期的预测值,t为第t期的预测值,Yt为第t期的实际值,a(0a1)为平滑系数,则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的公式有()。A.t1aYt(1-a)tB.t1aYt(1a)tC.t1aYtatD.t1(1a)Ytat1【答案】A24.运输业进行运量预测的方法中,鲍克斯-詹金斯预测法属于()。A.

8、经验判断法B.顾客意见调查法C.时间序列预测法D.回归法【答案】C26.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A.市场需求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的数量B.市场需求变化量与价格变化量之比C.市场需求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D.价格变化量与市场需求变化量之比【答案】C27.设某铁路局年度发送旅客6458万人,运送旅客9685万人,平均行程160公里。则该铁路局的旅客周转量为()百万人公里。A.10323B.15496C.20846D.25829【答案】B28.计算铁路的客运密度,需掌握铁路局的营业里程和铁路局旅客()。A.发送量B.运送量C.到达量D.周转量【答案】D29.设某旅客列车的列车公里为1482公里,旅客列车

9、的旅行总时间为25.8小时,旅客列车在中间站停留总时间为6.3小时,则该旅客列车的技术速度为()公里/小时。A.57B.60C.70D.76【答案】D30.设某次列车完成旅客发送周转量为719712人公里,该车次定员1080位,全程运距680公里。则该车次客座利用率为()。A.102%B.100%C.98%D.94%【答案】C31.铁路局旅客运送量等于旅客发送量与()之和。A.旅客到达量B.旅客接运量C.旅客中转量D.旅客交出量【答案】B32.设A城市至B城市客运运价里程为263Km,查表得知:1200Km的票价率为0.05861(元*人-1*km-1),201500km的票价率为0.0527

10、5(元*人-1*km-1),该例运费里程属于201400km区段,该区段间距为20km,A市至B市的票价里程为261280km的中间里程,即270km。则A市至B市的基本票价为()元。A.20B.15.4C.14.8D.14E.10【答案】B33.当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现装载偏重、超重、货物撒漏、窜动、倾斜或有坠落倒塌可能时,应由发现站(或指定站)及时()。A.整理或换装B.修理车辆C.更换新车辆D.更换机车【答案】A34.对于铁路承运的货物,运价里程超过250km的零担货物和1t集装箱,其运到期限应该在货物发送时间和货物运输时间的基础上,另加()天。A.1B.2C.3D.4【答案】B35.空车走

11、行率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对运输企业单位运输支出能够产生明显影响,计算单位运输支出变化率的公式是()。A.单位运输支出变化率(1-与空车走行有关费用占运输支出%)与空车走行有关费用占运输支出%变化后的空率/原来的空率B.单位运输支出变化率(1与空车走行有关费用占运输支出%)与空车走行有关费用占运输支出%变化后的空率/原来的空率C.单位运输支出变化率(1-与空车走行有关费用占运输支出%)与空车走行有关费用占运输支出%原来的空率/变化后的空率D.单位运输支出变化率与空车走行有关费用占运输支出%与空车走行有关费用占运输支出%变化后的空率/原来的空率【答案】A36.货物点到点成本的计算公式为()。A.某批

12、货物点到点运输成本发到作业量发到作业单位变动支出中转作业量中转作业单位变动支出S(分类的运行作业量运行作业单位变动支出)B.某批货物点到点运输成本发到作业量发到作业单位变动支出中转作业量中转作业单位变动支出分类的运行作业量运行作业单位变动支出C.某批货物点到点运输成本发到作业量(发到作业单位变动支出中转作业单位变动支出运行作业单位变动支出)D.某批货物点到点运输成本S(发到作业量中转作业量分类的运行作业量)运行作业单位变动支出【答案】A37.发站对()审查后认为符合要求,待发货人交付运输费用后,发站在货物运单和货票上加盖站名日期戳,即为铁路的承运。A.货票B.货物运单C.托运单D.货运合同【答案】B38.设某企业有员工1200人,全年人工成本总额为1988.46万元,附加价值为8740万元,销售额为41 426.25万元,则该企业人事费用率为()。A.4.0%B.4.8%C.5.2%D.6.3%【答案】B39.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由计时(计件)工资、奖金及超额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和其他工资等项构成。A.劳动保险费B.出差补助C.津贴和补贴D.买断工龄费【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