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学杂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499013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教学杂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离骚》教学杂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离骚》教学杂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教学杂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骚教学杂谈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二、突出对学生质疑问题能力的提高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让学生质疑问难,打破传统的师问生答一统天下的局面,是迈向素质教育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卓有功效的一步。因为思维是人疑问开始的,学生有问题,表明他有思维活动,有思维活动表明他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但是,如果只满足于学生对语词、句子不懂这样层次的问题,要求未免过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仅停留在外表上。质疑问难,作为一种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方案地培养和提高:2、教给办法:培养和提高质疑能力。要学生指点途径,教学生从何处质疑,从哪些方面质疑,掌握质疑一般办法。通常应在困惑处、难

2、处、关键处等求疑。如教?离骚一文,让学生说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学生思考之后提出:文章是写屈原的爱国情怀的,为什么总是提到美人香草鲜花这与文章的主旨有什么联系这样的问题是困惑之处,也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是高质量的质疑,另外,质疑的范围很宽,可教学生从一些具体的办法去提问。如从课题上质疑:对一些作为“文眼的课题,我常问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有什么疑问,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于看了课题就能提出好几个关联全文的问题。再如从语言运用上质疑。我结合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进行换词比拟,培养他们对评议文字的敏感度,并让学生就词语的运用提一些问题。学生多思、善思,学会了质疑问难,其主体性在学习中也得到了更大的发

3、挥。把德育教育复原到语文教学中去2、介绍写作背景、写作缘由、作者经历等进行德育渗透:从古至今许多作者辛酸艰苦的人生经历,无不鼓励着学生。屈原放逐赋?离骚,司马迁宫刑后作?史记,岳飞沙中练字,陆游逝前示儿,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这一切均向我们展示优秀人物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的性格,用他们那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典型事例及高尚人格来引导、教育学生爱国爱民,为国为民,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坚决信念的人。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三、掘教材就文拟题开发写作潜能根据?离骚的内容,展开想象,用第三人称写法,写一篇描述屈原的心理活动的短文。改写是一种再发明,学生为了写好文章,就会围绕课文积极搜集有关资料,认真阅读原文,在内容、情节、细节等方面尽力发挥,因而文章写得充实、具体、深刻。这种训练,既促进了对课文的重新阅读,也培养了学生的选材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