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见急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4931842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常见急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内科常见急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内科常见急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内科常见急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内科常见急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常见急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常见急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九章 呼吸系统急症第一节 哮喘 哮喘是-种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其特征为气管、支气管对不同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主要症状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哮鸣和咳嗽。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广泛的可逆性阻塞,可经治疗或自行改变其严重程度。近年世界各国哮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严重程度有增高趋势。我国哮喘的发病率约1%4%。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认为与气道炎症、变态反应、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一)气道炎症和变态反应 哮喘不论早期、晚期,病情轻重,气道均有炎症改变,如炎细胞浸润,微血管充血与渗漏、和气道上皮损伤。抗原吸入后可以立即发生速发反应,气道粘膜下的肥大细胞被激活释放炎

2、性介质组织胺、白三烯、前列腺素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刺激气道引起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症状。抗原吸入后6小时发生迟发反应,更多的炎细胞被激活,包括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血小板,以致众多的介质释放引起气道炎症。嗜酸细胞是其中的主要作用细胞,能释放毒性蛋白如主要碱基蛋白(MBP),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等能直接损伤气道上皮,导致气道高反应性。T淋巴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对气道炎性反应起调控作用。T淋巴细胞释放的IL2,能促进嗜酸细胞的募集和活化,并延长其寿命。 (二)气道高反应性 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早或过强的收缩反应。哮喘患者气道格外敏感,对环境中的特异性抗原和非特异性刺

3、激的反应增强,以致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管腔狭窄,引起哮喘发作。特异性抗原来自环境中的花粉、尘螨、霉菌孢子等。非特异性刺激如吸入组织胺、乙酰甲胆碱、心得安,或运动、过度通气,高渗盐水吸入等。临床可采用吸人特异性抗原,或其它非特异性刺激的方法,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根据反映气道阻塞的肺功能指标改变,判断有无气道高反应性及其增高的程度。 (三)神经机制 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及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NANC)对气道平滑肌的张力、气道粘液腺分泌、微血管通透性、炎细胞应反应和介质的释放起调节作用。哮喘的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敏感性降低,NANC能释放舒张支气管平

4、滑肌的神经介质如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及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介质如P物质、神经激肽,若两者平衡失调,则引起平滑肌收缩。 (四)个人和环境因素 哮喘的发病与特异性体质、遗传因素、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等因素有关。小儿时期的呼吸道感染对哮喘的发病有直接影响。二、诊断 (一)症状和体征一般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主要症状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咳嗽,支气管扩张药可以减轻症状或自行缓解。发作常因吸入某种抗原、运动、上呼吸道感染或精神刺激引起。胸部体征常呈过度充气状态,肺部有广泛的哮鸣音,呼吸音延长。非常严重的发作,有时哮鸣音可以消失,哮鸣音的出现表示有气道狭窄但不能说明气道狭窄的程度。肺的过度

5、膨张及呼吸辅助肌收缩加强,提示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频率和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紫绀的出现,提示病情严重。 (二)肺功能检查 哮喘发作时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和最大呼气流速(PEF)均下降。目前临床上主张采用微型峰流速仪测定PEF,方法简便易行,并可为判断哮喘的严重程度提供客观依据。清晨和黄昏各测PEF一次,按下列公式计算PEF变异率:PEF变异率=(最高PEF-最低PEF)/(最高PEF+最低PEF) *l00%。PEF变异率20%或PEF预计值的80,提示病情需要治疗,并应继续监测。 (三)血气分析 严重哮喘可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一般正常或降低

6、。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提示气道阻塞严重或呼吸衰竭。 (四)胸部X线检查 哮喘发作期常见两肺过度充气、心影狭长。若心影增大提示有心脏并发症,须进一步检查。合并感染时,可见肺纹理粗乱或浸润性病变,同时要注意肺不张、气胸及纵隔气肿的发生。 (五)其它 哮喘发作时心电图常呈心动过速。有时可见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提示右心室劳损。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一般正常,有时嗜酸粒细胞数增高,痰粘稠,痰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见嗜酸粒细胞退化形成的夏科雷登结晶。 一般根据哮喘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测定结果和用药情况进行分级,以反映气道狭窄和气道炎症改变的程度,便于掌握病情和指导治疗 。 三、鉴别诊断 哮

7、喘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急性左心衰竭:多因左心室排血不足或左心房排血受阻,肺静脉及毛细血管压增高、液体从毛细血管渗漏至肺的间质和肺泡甚至气道中,引起肺水肿。表现为突然气急、端坐呼吸、发绀,咳嗽,心率增快,两肺广泛哮鸣,症状与哮喘相似。但患者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或重度二尖瓣狭窄等有关病史及其它心功能障碍表现。心脏扩大,粉红色泡沫痰,心尖区奔马律和两肺广泛湿罗音,有助于肺水肿的诊断。 2、上呼吸道梗阻:因异物、肿瘤、炎症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可听到局限性哮鸣,但与哮喘时两肺广泛哮鸣不同,支气管扩张剂无明显效果。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3、支气管肺癌:肺癌引起的支气管狭窄比较常见,

8、可有局限性持续性哮鸣音,但同时伴有咳嗽、咯血和肺外表现,可与哮喘区别。 4、慢性支气管炎:有长期咳嗽、咳痰史,常伴有肺气肿和阻塞性通气障碍,气道反应性可以增高,与气道口径的缩小有关。慢性支气管炎常因合并感染,炎性刺激引起平滑肌痉挛、同时分泌物增多,因而气道阻塞而有哮鸣,感染控制后哮鸣消失。 5、肺曲菌病:临床表现以反复出现哮喘症状为特征,咳嗽,痰粘稠呈团块或索状或咳出树枝样支气管管型。x线检查可见肺段性不张或手指状粘液嵌塞征,曲菌抗原皮肤试验阳性,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四、急诊处理 (一)药物的应用 1、受体激动剂 是目前最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能可靠地使收缩的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增加气道内气体流速。

9、常用的受体激动剂有烃甲异丁肾上腺素(salbutamol、舒喘灵、沙丁胺醇、喘乐宁)、叔丁喘宁 (terbutaline,博利康尼、喘康速)和酚丙喘宁(fenoterol),均属短效受体激动剂,作用时间46小时,能迅速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对解除急性哮喘症状列为首选药物。新一代长效受体激动剂丙卡特罗(procaterol),作用时间l2h,施立稳(salmeterol)、班布特罗(bambuterol)作用时间1224h,适用于夜间哮喘。受体激动剂只宜按需要间断应用以控制急性症状,长期应用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不能减轻,反而可能引起受体功能下调而加重,故不能长期规律性使用。受体激动剂可以口服、吸入

10、或静脉注射。以吸入法最为可取,其优点为高浓度的药物作用于气道局部,起效快而全身副作用小,应教会病人使用手持雾化器,进行有效的雾化治疗。口服沙丁胺醇或博利康尼,一般用量22.5mg,l53Omin见效,副作较用少,但心悸、心动过速、震颤较多见,系骨骼肌受体激动所致。哮喘严重发作时,气道阻塞影响吸入效果。可经静脉给药,如用沙丁胺醇0.5mg,静脉滴注。2、茶碱类 含有黄嘌呤集团,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可增强呼吸肌收缩能力和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功能,缓释茶碱制剂作用时间较长,可用于控制夜间哮喘发作。茶碱有较明显的副作用,以恶心、头痛最为常见。血浆浓度超过20g/ml时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紊乱、失眠、

11、兴奋,严重者可无先兆而致猝死。茶碱的有效剂最与中毒剂量接近,最好能监测茶碱浓度。安全有效的血浆浓度为615g/ml。发热、妊娠、肝病、心力衰竭或用甲氰咪胍、喹诺酮类、红霉素可影响茶碱代谢,使排泄缓慢,应减少用药量。3、抗胆碱药物 抗胆碱药物可以阻断迷走神经节后径路,降低内源性迷走神经兴奋。阻断因刺激物吸入引起的反射性支气管收缩,但不能抑制抗原和运动引起的反应。抗胆碱药物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起效缓慢,和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有协同作用。临床采用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每次2575g,每天3次或100 150g/ml的溶液持续雾化吸入。吸入后约5min起效,维持46h,副作用少,少数患者有口

12、苦或口干。 4、糖皮质激素 基于炎症发病机理,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主 要作用有:(1)抑制炎细胞释放炎性介质, 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2)抑制嗜酸粒细胞的活化与聚集;(3)减轻微血管渗漏;(4)增强气道平滑肌对受体的反应。糖皮质激素可以吸入、口服或静脉滴注。急性发作的哮喘病人早期适量、短程口服本药可预防病情恶化。 中度慢性哮喘采用皮质激素吸入,安全有效。重度慢性哮喘大剂量长疗程吸入治疗每天0.8lmg。一般认为剂量每天大于lmg,可引起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儿童、绝经期妇女尤应慎用。皮质激素吸入的副作用明显低丁口服。供吸人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目前主要有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

13、替卡松。吸入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主要有口咽念珠菌感染和失声,偶有刺激性咳嗽。吸药后应嗽口,以防上述副作用。重度哮喘发作可用氢化考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中重度慢性哮喘皮质激素吸入无效时,可短程口服皮质激素,如强的松2030mg每日或隔日晨间服,至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每3d减5mg直至停用或改吸入疗法。 5、色甘酸二钠 是一种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物。可部分抑制炎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预防抗原和运动引起的气道收缩,能抑制嗜酸粒细胞反应。对有些哮喘病人有效。副作用很小,用量5mg 雾化吸入或2Omg干粉喷入。 (二)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治疗目的:(1)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2)恢复正常肺功能;

14、(3)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 哮喘发作通常反映长期治疗的失败,多因暴露于某种抗原或环境中的致敏物、误用药物如受体阻滞剂、非激素抗炎药等,或原因不明,致死的原因常与病人和有关医务人员对病情估计不当,未能及时和充分治疗有关。成功的治疗取决于密切观察病情,客观的监测肺功能,掌握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及时应用皮质激素,并须教育病人自我管理、注意预防再次严重发作。1、轻、中度的急性发作的处理 开始吸人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一般能迅速缓解气流阻塞症状,若反应良好,PEF恢复至80预计值以上,效果稳定,可继续间断按需吸人或口服支气管扩张剂,加用氨茶碱控释剂以控制夜间发作。若单用受体激动剂lh症状无改善,PE

15、F在预计值的5O70,应使用皮质激素,并静脉使用氨茶碱,继续监测PEF、脉搏和血氧饱和度。 2、重症哮喘的处理 哮喘严重急性发作PEF预计值的50,用支气管扩张剂无明显改善,病进一步恶化,PaO28kPa和PaCO26.7kPa,可以危及性命。须迅速处理。 (1)给氧: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保持PaO28kPa和SaO290%,监测血氧。 (2)支气管扩张剂: 受体激动剂每203Omin吸入24揪,可加用溴化异丙托品0.250.5mg。急性过敏或有血管性水肿可给肾上腺素0.20.3mg皮下或肌肉注射。氨茶碱250mg加入萄糖液2040m1静脉注射 (时间10分钟以上),以后用静脉滴注,每日总量不超过11.5g。 (3)皮质激素:无论支气管扩张剂效果如何,均需应用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用药有效,通常用氢化考的松100300mg或甲基强的松龙40 mg。病情好转后改为强的松口服,如症状继续好转,每3d减5mg,直至停用,有的病人皮质激素难以撤离,可减至最低维持量,或试用丙酸倍氯米松或色甘酸二钠吸入。 (4)补液:重症哮喘急性发作因呼吸用力和大量出汗,易发生脱水,痰不易咳出,应适当补液。根据心脏情况每日补液20003000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