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4931791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告广州市海珠区晓园小学 高小兰、林志宁、刘智明、张蔼纶、杨筱静一、序言(一)问题的提出1、新课标的需要新课标新教材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改变,课堂上的练习设计也应有所改变。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强调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生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定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而检验一堂课是否有效需要设计一些适当的课堂练习,通过练习才能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检测、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2、,最后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所以,一节有效的课,一堂成功的教学案例,是离不开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对练习设计作了深入的探讨,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对练习设计如何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使练习更好地发挥评价功能,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2、教学过程自身的需求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练习过程与结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设计新的练习内容与方式。所以练习过程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作出评价的主要手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强化、优

3、化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3、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需要教学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得到发展。从目前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来看,由于许多教学设计人员缺少足够的具体学科教学经验而又必须从事与学科教学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工作,因此直接从学习理论来推衍教学设计理论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实际上教学涉及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大大增加了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况且教学设计是创造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运用直觉和经验,所以通过学习理论推衍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只是实施教学的必要条件。广大一线教师,积累了大量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设计教学的方法,这是一条丰富教学设计方法,避免理论不解

4、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从目前教学设计理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看,迫切需要从实践出发来寻找理论研究的增长点,从而真正促进教学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二)研究动机鉴于以上需求,我们意图从“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这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改进英语课堂练习,寻找高效的练习方式,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二、理论依据(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国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较少见,比较贴近的是对有效教学和教学设计的研究。“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20世纪60年代以前,“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并没有引起明确的关注,但这并不意味人们不看重学校教学的效

5、率。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名成功的老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在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效率”意识尤其得到强化,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现代教学论可以说就是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大教学论的理想寄托在“班级教学”中,它是“有效教学”的初始状态(可视为“有效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在这种初始状态的“有效教学”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扩大教学的“规模”,减少教师

6、教学的重复性劳动,“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大规模”的班级教学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对具有某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的依赖,否则“大规模”的“班级教学”就很难长久地维持。这正是自从“班级教学”产生以来,人们不懈地寻找“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的缘由。夸美纽斯以及赫尔巴特学派所倡导的“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后来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们对“普遍有效”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发生怀疑,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突破“教学模式”的思路而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这标志着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二个

7、阶段的出现。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开始转向“教学设计”。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无论“大”的(夸美纽斯)、“普通”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于是,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的道路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

8、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国外对有效教学和教学设计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练习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国内长期以来,人们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练习设计与反馈上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如:呼和浩特市的杨政老师在内蒙古教育1996年03期“改进练习设计,提高练习效率”一文中提出:提高练习需注重以下五方面的训练:1、有坡度有层次,为学生架设思维的阶梯。2、防定势、防干扰,使知识逐步得到巩固。3、周期反复,交替再现,促使知识内化。4、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各有所得。5、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

9、解,培养能力。卫月琴在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17卷第2期(2001年6月)“精心设计练习优化课堂教学”一文中谈到课堂练习一定要精心设计:1.有目的性、有针对性。2.有层次性。3.有趣味性。4、适度性、适量性。5.渗透性。林祥前在山东教育2002年Z2期第82页“优化英语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文中也谈论了作业设计的原则:趣味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延伸性原则。他要比卫月琴老师更全面地阐述了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同时,他还提出作业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并重。2、分层性作业与弹性作业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全班学生宜分为学优生、

10、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不要采取明分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三个层次,练习作业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即基础题、中档题和提高题。要求学困生必须完成基础题,有能力的可以再做中档题;中等生基础题、中档题必做,努力做提高题;学优生三种题型都必须完成。3、巩固性作业和多样性作业相结合。巩固性作业着重体现在新、旧知识的结合上面。作业任务的设计要多种多样。要从多角度,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张秀丽在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总21期)“浅谈英语课堂练习的策略”一文中研究和探索了英语课堂练习的策略:1、教师要控制好每次练习的量

11、。2、教师要控制好每次练习的时间。3、教师要控制好练习间隔的时间。福建永春县实验小学颜丽萍老师在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05期“小学英语练习要体现四性”一文中谈论了要重视课堂练习的“四性”问题,即交际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创造性,目的是向45分钟要效率。江苏宜兴的夏惠中、潘伟平老师在职教通讯2007年第1期“英语课堂练习的分类、功能与策略”一文中讨论了课堂练习的功能与策略,课堂练习有三种功能:其一,动态功能。不论听说练习还是读写练习,练习者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其二,互动功能。练习是师生双向交流沟通的纽带,是教师实施师生互动的主渠道。其三,反馈功能。练习中的反馈具有即时性特点。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捕

12、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给予学生调节性评价(练习过程中)和总结性评价(练习之后)。反过来,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或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他们还研究了课堂练习的策略:1、控制好每次练习的量。这个“量”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2、控制好每次练习的时间。一次练习的时间宁短勿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3、控制好练习间隔的时间。这一策略涉及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一般来说,学习新知识时多用集中练习(massed practice);复习旧知识则常用分散练习(distributed practice)。4、指导好第一次练习。第一次练习是指学生接触新知识时进行的练习。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指导学

13、生第一次做相关练习时,其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学得准确。教师的口头指导和示范要正确无误,练习时教师要强调学会,而不能一味强调完成练习。5、善于了解学生练习的效果。广东省东莞市的林载邦老师在河南教育2008年05期“浅析初中英语练习设计中的问题”一文中也提出了对练习设计的几点思考:1.适度整合课本的听说练习,增加读写练习设计。2.练习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3.练习设计要追求整体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纵观上述和其他研究者,他们对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虽然来自不同层面与角度,但却间接或直接地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设计课堂练习或作业时要注意练习设计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和趣味性。尽管这些研究者自

14、己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练习效率的办法,但对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仍缺乏一个系统整体的研究。而且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学校对教师的练习设计与讲评缺乏长效的管理与指导,教师自身练习的储备不足,练习选择的随意性、盲目性、缺乏主题与层次性,对练习的讲评方式不科学,讲评的程度不到位等。教师很少去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造成练习的滥用,学生陷于题海,课业负担加重,甚至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另一方面又由于讲评的不科学、不到位,巩固不及时,而使得基础知识不扎实,形成了相当数量的低分学生。同时,教师自已缺乏对练习的加工、变化、提炼,严重影响

15、着学生的思维长度与深度。因此,我们确立此课题,力求从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以及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设计类型和方法等方面较深入地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问题。通过此研究,意图改进英语课堂练习的设计,寻找高效的练习方式,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本次研究的突破点。 三、研究目标我们通过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问题,意图改进英语课堂练习的设计,寻找高效的练习方式,实施有效教学,从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达到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四、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

16、,并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比较法等。(一)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个由采取行动的人为了实施行动而开展的规范的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我们科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该课题的行动研究者,我们通过观察和讨论,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如何提高有效教学出发,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并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比较法和调查法等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采取明智的行动进行实践与验证。(二)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及相关概念的理论书籍,通过文献检索,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充分了解与研究已有的理论知识,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