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组织名词解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487684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组织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劳动组织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劳动组织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劳动组织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劳动组织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组织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组织名词解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劳动组织名词解释1劳动组织:劳动组织是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按照人与事匹配、事与岗一致、岗与岗协调的原则,将分散的人力聚合成一个整体的活动。2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3劳动协作:劳动协作是指对有联系的劳动活动所进行的统筹安排,是劳动者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协同劳动。4作业组:所谓作业组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相互协作的人员组织起来的劳动集体。5管理跨度:管理跨度(又称为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领导人所能直接、有效地领导的下级人数。6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企业生产行政指挥系统的等级层次。7劳动定额:劳动定额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产技

2、术条件和合理组织劳动的基础上,完成某项工作预先规定的活劳动消耗量的标准。8劳动定额水平:劳动定额水平是指国家或企业对职工完成某项工作所规定的应消耗劳动量的高低。9工时:工时也称人时,是计算工人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一个工人劳动一个小时称一个工时。工时消耗是指个人在一个工作班内全部工作的消耗,包括生产及各项活动的时间消耗。10定额时间:定额时间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必须消耗的工时。11非定额时间:非定额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班内从事劳动以外的其他工作所消耗的时间或停止工作的时间。12技术测定法:技术测定法是指在对生产技术组织条件进行研究和改进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观测和技术测算来确定劳动定额的一种方法。13比

3、较类推法:以现有同类产品、零件、工序的定额为依据,经过分析比较推算出另一种产品、零件、工序定额的方法。14定员:定员是指根据企业已定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规定企业各类人员的数量界限和质量标准。15定员标准:定员标准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不同企业的同类型岗位人员制定的统一用人数量标准。16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亦称制度工作时间,使之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从事生产劳动或工作的时间,以小时为计量单位。工作时间一般由法律和制度规定。17工作班制:工作班制是指在工作日内组织不同班次进行生产的劳动协作制度。问答题1根据劳动组织的范围,可以将劳动组织分为哪两个层次?答:根据

4、劳动组织的范围不同,可将劳动组织分为社会劳动组织和单位劳动组织两个层次。2有人说,劳动组织是共同劳动的需要。请对此观点进行评论。答:正确。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总要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实行必要的分工和协作。没有分工协作,就不能把劳动者组织起来,共同进行生产劳动。也就是说,实行劳动分工协作,合理组织劳动,使一切共同劳动的客观要求。3简述劳动组织的任务。答:根据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原则,正确配备劳动力,合理确定工作量,节约劳动力的使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正确处理劳动力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保证劳动者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做好工作场所的组织工作,改进操作方法,保证劳动者

5、在工作中的身心健康。运用工效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不断完善和改进劳动组织,改善劳动关系,做到用人少、效率高,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4简述劳动分工的层次。答:劳动分工有两个层次,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企业内部分工。社会分工是按社会生产的大类所进行的分工。企业内部分工是企业范围内的分工,是企业内部的车间、班组及每个生产者之间的分工。5简述劳动分工的类型。答:按照劳动者使用的劳动工具、技术装备和工作复杂程度,以及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的劳动分工,可分为职能分工、专业分工和技术分工等三种主要形式。6简述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答:劳动能够分工与劳动协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劳动分工是

6、协作的基础,劳动协作是分工的前提。劳动分工必然要求广泛的社会协作,搞好劳动协作是劳动组织工作的关键环节。建立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能够创造一种新的集体生产力。7简述劳动协作的类型。答:按照分工的简单于复杂程度不同,可以将劳动协作分为简单协作和复杂协作。以简单分工为基础的协同劳动称为简单协作;以细致分工为基础的协同劳动称为复杂协作。8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答:组织结构是指劳动组织的构成形式,要遵循一定的组建原则。主要原则包括:精简原则、统一原则、效能原则、自动调节原则和管理跨度原则。9简述劳动定额的分类。答:劳动定额有多种分类,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是两种基本类型。此外,还有服务定额、看管定额、

7、销售定额和设计人员的设计定额。10为什么说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答:首先,劳动定额在劳动分工与协作中起着双重的量的规定性作用。一方面它确定一个劳动者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规定职责的数量标准;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核算和平衡各工种、车间、部门之间劳动量的比例以及所需要的劳动者人数。其次,劳动定额是确定工资、奖金的依据,是考核和评价职工成果的准绳。再次,劳动定额是编制生产计划、成本计划,实施经济核算制和经济责任制的基础。11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有哪几方面?答: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有技术依据、经济依据、心理和生理依据等方面。12简述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原则。答:先进合理是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

8、原则,其含义是:在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努力,多数工人能够达到或超过、部分工人能够接近的水平。工人为达到和超过劳动定额所做出的努力程度必须表现为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并以正常的、符合劳动卫生原则要求的工作速度进行工作。多数工人达到和超过劳动定额是一种动态的要求。13定额时间由哪几部分组成?答:定额时间大致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14简述技术测定法的步骤。答:首先,分解程序。其次,分析设备工具状况。再次,分析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状况。最后,实地观测和分析计算15简述定员编制的原则。答:定员的编制要按照先进、合理的原则进行。该原则的主要内

9、容包括:既要考虑现实的技术和组织条件,又要充分挖掘劳动潜力,将定员建立在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发挥职工潜能的基础上。参照主管部门下达的定员标准,并与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和本企业历史先进水平进行比较,保持其平均先进性。处理好不同人员之间的构成比例。16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有哪几种?答: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有:技术测定法、比较类推法、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17简述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类。答:在企业标准中,定员标准又分为单项标准和综合标准。单项标准是对某些设备、岗位、产品、工序规定的定员标准,也称详细定员标准;综合标准只规定某类人员以至企业全部人员配备数量标准,也称概略定员标准。18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可将定员标准

10、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各行业通用标准,如教育部制定的各类学校教员、职员、工人标准;卫生部制定的医护人员定员标准等。部门或行业标准,这是定员标准的主要部分,其中以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的为主,地方主管部门制定的为辅。企业标准,一般是企业结合自己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把行业定员标准具体化,只适用于本单位。19定员的方法有哪几种?答:定员的方法有:劳动效率定员计算法、设备定员计算法、岗位定员计算法、比例定员计算法、职责定员法。20简述工作时间的种类。答:由于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条件不同,可以划分不同类别的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即每天工作小时,每周工作天数,每周制度工作时间。非标准工作时间,即多于或少于标准工作时

11、间。不固定的工作时间,即由于特殊的生产条件或工作需要,有些工作不能或无法固定工作时间。21简述工作轮班的种类。答:工作轮班主要有两班制、三班制、四班制。两班制。每个工作日分早、中两个班次组织生产,每班工作8小时。三班制。每个工作日分早、中、晚三班组织生产,每班工作8小时。四班制。每个工作日分为四个班进行生产,分为四八交叉作业制和四六工作制两种情形。22连续性三班制有哪几种轮休制度?答:连续三班制的轮休组织形式有三班轮休制、三班班轮休制和四班轮休制。23全体公民放假白节日有哪些?答: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丫劳动节,放假3天(5

12、月1日、2日、3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24工时改革趋势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答:从世界范围看,工时改革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分职制、非全时工制、一周两天工制、有效的工作时间制度。25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招用人员?答: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自主招用人员:委托职业介绍机构参加劳动力交流洽谈活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刊播招用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招聘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26有人说,招用人员时可以收取保证金,请对此观点予以评论。答:根据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不允许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27根据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裁减哪些人员?答: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