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延线工程电力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湖南#箱涵施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487662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延线工程电力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湖南#箱涵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市政道路延线工程电力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湖南#箱涵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市政道路延线工程电力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湖南#箱涵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市政道路延线工程电力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湖南#箱涵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市政道路延线工程电力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湖南#箱涵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延线工程电力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湖南#箱涵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延线工程电力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湖南#箱涵施工(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梅溪湖西延线工程四标段 电力隧道施工专项方案梅溪湖路西延线施工四标段(K1+700-K2+500)电力隧道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1、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梅溪湖路西延线高新区段220kv电力隧道工程设计图。2、湖南中核建设工程公司梅溪湖路西延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查报告。3、CJJ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4、CJJl-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5、GB 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报规范。6、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8、混凝土结构工

2、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05207-2002)。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11、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 08-2001-2006)。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3、本工程的水文、地质情况和施工观场的交通组织环境条件。14、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15、本公司的技术装备力量和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和科技成果。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2.1 工程概述1、工程名称: 梅溪湖路西延线工程四标段2、工程地点: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3、工 程 量:本电力箱涵隧道

3、位于梅溪湖路西延线绿化带,起始里程为K0+030,终点里程为K2+700,我标段内箱涵桩号为K1+700至K2+500段,长约800米。终点与梅溪湖西延线220KV电缆隧道(岳麓区段)接头。隧道全长约2.68km。考虑公路-级汽车荷载作用。本工程沿线需穿越谢家河、樟树河,全部采用明开挖施工。其中,K1+715K1+965为我标段内下穿樟树河段。4、五大责任主体单位:建设单位:长沙梅溪湖实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勘察单位:湖南中核建设工程公司监理单位:湖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长沙洞井建筑股份有限公司5、工期要求根据业主要求电力隧道工程须在2013年10月1日之

4、前完成。2.2 工程设计特点1、隧道为明开式,断面尺寸分四部分。1)、一般部分标准断面为高2.95m宽3.30m,净高2.2m,净宽2.5m,侧墙厚度30cm,底板厚度35cm,顶板厚度30cm。2)、穿越公路断面为高3.05m宽3.40m、净高2.2m,净宽2.5m,侧墙厚度35cm,底板厚度40cm,顶板厚度35cm。3)、接头室断面为高3.05m宽3.90m,净高2.2m,净宽3.0m,侧墙厚度35cm,底板厚度40cm,顶板厚度35cm。4)、下穿樟树河段断面为高3.05m宽3.40m、净高2.2m,净宽2.5m,侧墙厚度35cm,P10级C35抗渗混凝土,外为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5、40mm厚聚苯乙烯泡沫保护板;底板厚度40cm,P10级C35抗渗混凝土,垫层与底板之间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CCCW);顶板厚度35cm,P10级C35抗渗混凝土,外为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油毡隔离层+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2、由于污水管及电力隧道在K1+820位置左右均需跨越樟树河,按照设计要求,电力隧道全段均为明开挖施工方式。因此我部需对原有河道(樟树河)进行改河处理。待旧有河道断流之后方可进行开挖工序施工。2.3 工程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1、梅溪湖路西延线220KV电力隧道采用明开挖组织施工,其施工主要内容:土方开挖、地基承载力处理、钢筋制安、支架工程、模板工程、浇筑防

6、渗砼、防水层制安、安装预埋件等内容。2、自然地理条件(1)拟建工程位于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西起黄桥大道,途经清峰路、望雷大道、天雷路一、天雷路二、皓月路、绕城高速和秀峰路东至梅溪湖路,拟建场地当前尚未进行平整工作,沿线主要为河流、菜地、水田、水塘及民房等。本段工程里程桩号为K1+700-K2+500,其中K1+715-K1+910.684段为下穿樟树河流段,地面高程36.51m-42.96m。(2)拟建场地属于亚热带季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春湿多雨,夏季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地区日照时数达1677小时。长沙平均气温17.2,1月最冷,7月最热。极端最低气温-11

7、.3,极端最高气温43。积雪日为6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200-1700毫米,年平均雨日152天。降雨不均匀,3-5月约占全年总降雨日数的35%;夏季降水不均,旱涝无定;秋冬雨水明显减少。3、区域地质条件(1)根据长沙地质图及湖南省构造纲要,场地位于湘东燕山块段带浏阳河断陷的西南部,北为湘阴断陷,西为雪峰隆起,南与株洲断陷相邻。区内断层发育,出露于平安村至双凤村一带,为三条正断层交叉组成,明显见到泥盘系棋子桥组(D2q)与板溪群马底驿组(Ptbnm)呈断层接触关系,断层地貌特征明显,局部可见破碎碎带。4、地形地貌(1)拟建道路所经地段多为河流及农田种植区,鱼塘及水田广泛分布,场地地形较为

8、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场地原始地貌主要为剥蚀残丘及河流冲洪积地貌单元。5、底层岩性(1)场地内分布的底层主要人工填土层,第四系河流冲洪积-堆积层,下伏基岩为泥盘系灰岩、元古界板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将沿线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第四系(Q)本系地层在区内分布甚为广泛。成因类型有人工成因、冲积、淤积、冲洪积等,其中以河流冲积相最发育,分布最广,是区内的主要含水层。第四系人工填土层杂填土1(Q4ml):褐灰色、灰黄色,稍湿,松散状,以粘性土为主,夹碎石砖块及生活垃圾、该层在ZK8、56处分布存在。层厚1.40-1.90m。素填土2(Q4ml):褐灰色、灰黄色,稍湿,松散状,以粘性土为主,顶部夹少量植物

9、根系。该层在ZK7、12、24、25、32、51-52、59、61处分布存在。层厚1.30-5.70m。耕土3(Q4pd):褐灰色、灰黄色,稍湿,松散状,以粘性土为主,夹植物根系。该层在ZK2、4-5、9-10、17、22、26-28、30-31、33-50、53-54、57-58、60、62-84处分布存在。层厚0.5-1.0m。填土4(Q4ml):褐灰色、灰黄色,稍湿,稍蜜状,以粘性土为主,为人工填筑土,夹碎石,经过一定的夯压处理。该层在ZK1、3、6、14、16、18-19、21、23、29、85处分布存在。层厚1.20-7.40.第四系河流冲洪积-堆积层淤泥质粘土1(Q41):褐灰色、

10、灰黑色,湿,软塑-可塑,以粘性土为主,含腐殖质,有腥臭味。该层在ZK4-7、11、13、15-16、24-25、51、59、61、LK1-6处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沿线鱼塘、水田及河流处,层厚0.60-5.50m。粉质粘土2(Q4al):冲积成因,黄色,褐黄色,稍湿,软塑-可塑,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一般,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在除ZK11、13、15-16、20-21、51-52、59、61以外的场地全部区域分布存在,层厚0.80-7.70m。圆砾2(Q4al+pl):冲积成因,褐色,褐黄色,中蜜,饱和,含砾大于50%,粒径一般为10mm-20mm,颗粒分布不均匀,砾的主要成分为石英质,主要呈亚圆状

11、,由上至下砾径呈增大的趋势,中粗砂充填,含少量粘性土。该工程在ZK11、13-17、59、61-64处有揭露,层厚0.60-4.40m。泥盆系棋子桥组(D2q)在K0+000-K1+550段见出露,根据地表零星的露头及钻孔资料,其岩性为灰、深灰色后层状隐品质泥灰岩、炭泥灰岩、隐晶质灰岩,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墙风化灰岩(D):浅灰色、灰黑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长石、云母,节理裂隙发育,岩石风化强烈,岩体很破碎,多呈块状、碎块状。该层在K0+000-K1+500处分布,最大揭露深度为11.40m。元古界五强溪组(Ptbnm1)主要分布于K1+550至后续路段。其岩性为青灰色、紫红

12、色粉砂质板岩、板岩。本群岩石经受多次强烈褶皱运动,岩石受挤压变质,一般均致密、性脆,裂隙发育,与上腹地层呈整合接触。全风化板岩1(Pt):褐黄色,紫红色,变余构造,板状构造,矿物成分已完全风化土状,局部夹强风化碎块,岩芯多呈饼状,土柱状。该层在ZK73-79处分布存在,层厚0.50-1.60m。强风化板岩2(Pt):灰黄、褐黄、灰青色,变余构造,板状构造,大部分矿物已显著风化,节理裂隙极发育,节理面长侵染特锰质氧化物,不均匀夹有中风化岩块。岩芯多呈块状、柱状,少量短柱状,岩石锤轻击易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层在K1+500-K2+500处分布,最大揭露深度5.90m。6、水文地

13、质条件(1)地表水拟建工程穿越樟树桥河,樟树桥河属常年有水河流,另外拟建道路场地内其他地表水为水塘和水沟中的积水以及农田里耕种用水,水量较小,主要靠大气降水及人工抽水排补给,通过沟渠或地表蒸发排泄。(2)地下水通过调查及本次勘探结果,勘探线路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类型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沿线的人工填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且与地表水呈互为补排关系,地下水动态变化呈季节性,上层滞水水位年变化幅度约1m-2m,因含水层厚度不大,分布有限,水量一般。孔隙水赋存在于碎石土中,主要接受上层滞水和地表水的垂直入渗透性能较好,其水量的大小于该层厚度、埋深位置及连通程度有关。7、场地

14、稳定性与环境工程评价场地及其附近皆为低丘,地表植被较发育,不会发生山洪、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适宜修建拟建道路。但现场局部存在采空区,根据现场踏勘调查可知,地面已出现一定的沉降,局部出现塌陷及拉裂现像,需进行采空区的工程地质勘测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保证拟建道路的场地稳定性。拟建道路场地附近无高山、大河、深谷等复杂地貌,地势起伏不大,适宜各类机械进行施工作业。8、岩石力学性质评价(1)热弄填土(素填土1、杂填土2):堆积时间不久,主要呈松散状,力学性能差,未经夯压处理处理不能作为路基持力层。(2)耕土3:主要为水稻田耕种用土,松散状,含植物根系,部分区域处于泡水状态,力学性能差,建议

15、予以清除。(3)填土4:为人工填筑土,经过一定的压实处理,呈稍密状,局部分布,重型动探击数为5击,其强度稍低,压缩性中等,进一步的夯压处理后可作为拟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和路基持力层。(4)淤泥质粘土1:湿,软塑-可塑,主要为粘性土,含有腐殖质。其强度低,压缩性高等,局部分布,不可作为路基持力层,应予以清除。 (5)粉质粘土2:可塑-硬塑状,分布稳定,标贯击数为11.4击,强度和压缩性中等,可作为拟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和路基持力层。(6)圆砾:呈中密状,其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可作为拟建构筑物物基础持力层和路基持力层。(7) 强风化灰岩:场地下伏基岩,其强度较高,压缩性能较低,标贯击数为51.6击,可作为拟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路基持力层。(8)全风化板岩1:场地下伏基岩,其强度较高,压缩性能稍低,标贯击数为30击,可作为拟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和路基持力层。(9)强风化板岩2:场地下伏基岩,其强度较高,压缩性能较低,标贯击数为52击,可作为拟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路基持力层。第三章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结构3.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3.2 项目管理职责1、针对该电力隧道的技术特点、难点,选调公司具备该类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