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4867976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住友商事另一个与巴林银行事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衍生品交易巨亏事件是日本住友商事在伦 敦铜期货市场上所遭受的灾难性巨亏。住友事件之所以不如巴林事件那么有名,是因为巴林 银行最终倒闭了,而住友商事则凭借住友财团的巨大财力而延续了下来。然而,从违规越权 操作的角度来看,住友商事事件甚至更为恶劣。住友商事在伦敦铜期货市场的首席交易员滨 中泰男(Yasuo Hamanaka)不仅利用公司的名义为私人账户进行期铜交易,严重违反了公司 的规定,而且,还漠视规范交易的条款及规定,试图利用住友财团的巨大财力来操纵全球铜 市,导致全球铜市一度低迷。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金融市场的法规,破坏了金

2、融市场秩序, 从而受到了监管故们及法律的严厉惩罚。背景 滨中泰男与住友财团以家族财阀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团是日本最早形成的四大垄断财团。 如今,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芙蓉)、第一劝业银行、三和等六大垄断财团掌握着日本 的经济命脉,控制着日本的大量公司。住友集团(ttt-)是日本最古老的企业 集团之一,拥有400多年历史。早在16世纪时,住友家族因在四国岛上开创并经营一座铜矿 而日益发展壮大。如今的住友财团是日本集金融、贸易、冶金、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和 纺织为一体的一家超大型集团。在全球500强企业中,一度排名第22位。在冶金方面,财团 通过控股或参股等形式在全球拥有众多矿

3、山和冶炼厂。住友商事是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主 要从事国际间金属、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纺织等领域的贸易活动,是日本四大贸易商 之一。住友商事有着几百年做铜生意的经验,很早就参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金属 交易,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铜交易上有很大影响力。伦敦金属交易所成立于1877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其价格和库存 对世界范围的有色金属生产和销售有着主要的影响。伦敦金属交易所公布的成交价格被广泛 作为世界金属的基准价格。伦敦金属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期货交易市场。据估计,世 界上全部铜生产量的70%是按照伦敦金属交易所公布的正式牌价为基准进行交易的。伦敦金 属交易所的影响

4、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滨中泰男于1970年进入住友商事,1975年开始涉足铜的交易,1987年在住友商事有色 金属交易部中担任铜交易团队的负责人,负责住友集团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的交易。20 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作为住友商事首席铜交易员的滨中泰男曾控制着伦敦金属交易所 铜交易量的5%,在圈内被称为“百分之五先生”和“铜先生”。这个绰号不仅反映了住友 的买卖决策对国际铜市场所能造成的重大影响,也突现了滨中泰男在国际铜市场上的地位。然而,在滨中泰男称为铜交易团队负责人前后的几年里,住友商事不仅在铜现货市场上 失利,而且在铜期货市场上的投机也有很大亏损。因为住友商事并没有授权滨中泰男在铜期

5、货市场上做投机交易,滨中泰男想方设法将他在铜期货投机中的亏损隐瞒了下来,并且在后 来采取了更加大胆的投机策略。事件过程1、序幕:笑傲江湖20年来在期货市场博弈中取得的经验,再加上住友的实力和其在铜市中的影响力,使得 滨中泰男雄心勃勃,试图以操纵市场来获取暴利。从1991年开始,滨中泰男在伦敦金属交易 所就有伪造交易记录、操纵市场价格的迹象,曾数次受到交易所的警告,但都没有得到及时 的处理。滨中泰男在期铜交易中所持有的是多头头寸,即大量买进期铜合约,试图在铜价上涨 时获利。然而,滨中泰男的交易并不局限于在场内进行,从1993年年底至1994年6月15日, 他还越过住友商事授予的权限私自与美国一公

6、司签订了6份合同。根据这些合同,滨中泰男 必须在1994年每月从该美国公司购买约1万吨铜,在1995年和1996年每月从该美国公司购买3 万吨铜。在1994年12月1日,滨中泰男又与该美国公司再签订了一份在1997年每月从该美国 公司购买3万吨铜的类似合同,这些合同涉及的铜交易总数约达120万吨。这些合同关于交易价格的设定比较复杂,每一份合同都预先设定一个价格,称之为最低 价格。如果在实际交割的时候铜的市场价格高于此最低价格,则美国公司将以低于市场的价 格打折卖给滨中泰男一定数量的铜,并规定其折扣为市场价格与最低价格之间的价差的 30%。简言之,合同对于交易价格是这样规定的:(1)如果市场价格

7、低于最低价格:交易价格=最低价格(2)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最低价格:交易价格=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最低价格)X30% 所以,对于一个单位铜的交易,此种合同的价值是:(1)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价格:合同价值 =市场价格-最低价格(2)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最低价格:合同价值 =(市场价格-最低价格)X30%在第一种情况下,交易按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所以对于买方(滨中泰男)来讲,合 同的价值是负的,将会有亏损;在第二种情况下,交易按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所以对于 买方(滨中泰男)来讲合同价值是正的,滨中泰男将会有盈利。这种合同其实是一种结构性的金融衍生品,相当于期权的一种组合。这种合同其实等 于滨中泰男卖

8、空了一个铜的看跌期权,铜市购买了0.3个铜的看涨期权,而两种期权的行权 价格和到期日期都是一样的,并且它们的行权价格就等于合同所设定的最低价格。因此,滨 中泰男在订立这一合同的时候应该收到一个看跌期权的期权费、同时需支付0.3个看涨期权 的期权费。一般来讲,一个看跌期权的期权费并不一定等于0.3个看涨期权的期权费,而它 们之间的差价则取决于行权价格,也就是合同中的最低价格的大小。最低价格设得越高,则 看跌期权的期权费上升,而看涨期权的期权费下降;相反,最低价格设得越低,则看跌期权 的期权费下降,而看涨期权的期权费上升。所以,可以通过在合同中设定适当的最低价格来 使得合同的初始价值为零。这样,在

9、订立合同时,合同双方都不必支付金额。滨中泰男所订 立的合同就是这样的。但是,在这里,他做了一个违规的动作:没有向公司说明这个最低价 格是如何确定的。上述分析表明,滨中泰男交易的是一个零成本的卖空看跌期权和买入看涨期权的投资 组合,其卖出与买入的比例是1: 0.3。2、中场:逆市出现,以身试法1995年以来,随着铜产量的大幅增加,国际铜价一路下跌。1995年1月20日国际铜价还高达每吨3075美元,到1996年年初却跌至每吨2600美元以 下。铜价的连续下挫开始吞噬滨中泰男在期铜上的多头头寸原先的盈利。然而,面对逆市, 他不但没有减少期铜的头寸,反而试图利用住友商事的雄厚财力操纵市场,拉高现货价

10、格, 从而带动期货价格,对空头形成挤压,希望逼迫空头止损离场来达到自己全身而退的目的。 从1995年夏天开始一直到1996年春天,滨中泰男试图控制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全部现货铜,以 此造成铜的供应紧缺,从而拉高期铜价格。在1995年下半年,他多次买进或控制了伦敦金属 交易所的所有库存的铜,使得伦敦铜期货市场处于现货升水的状态,远期价格大大低于近期 价格。以此遏制市场的远期抛盘,来为自己获取巨大利润。同时,滨中泰男继续投入大量期 货多头头寸,导致期铜各月合约之间价差出现不正常状态。3、结局:罔视法规,玩火自焚凭借住友商事的实力,滨中泰男确实在一定时期内操纵了期铜的价格,有效地降低了亏 损。但是这么做

11、却要冒更大的风险,因为恶性操纵市场是违法的。1995年10月,这种期铜各 月合约之间价差的不合理状态引起了英、美俩国证券期货监管部门的共同关注,并对每个客 户在各个合约上所持有的头寸以及交易所仓库的所有权进行了详细地调查,从而使得滨中泰 男企图操纵市场的行为逐渐暴露。随后,伦敦金属交易所专门成立了一个由行业著名律师和 资深监管人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来处理此案。滨中泰男未经授权参与期铜交易的丑闻很快被揭露,这诱发了大量恐慌性抛盘,使得 本来下跌的铜市雪上加霜,铜价在几周内大约重挫1/4。1996年6月24日,住友商事宣布巨额 亏损19亿美元并解雇滨中泰男。自1996年5月31日起的34个交易日,伦

12、敦金属交易所铜的价 格由2712美元跌到1740美元,住友商事亏损26亿美元。但由于滨中泰男的许多多头头寸此时 尚未平仓,从而使住友商事在此后因恐慌导致的大量抛盘中亏损进一步扩大到40亿美元。此 外,丑闻披露后,住友商事卷入了一系列的诉讼案中,最终与1998年赔偿了美国和英国政府 机构2.5亿美元,解决了对其操纵铜价的指控。受该事件影响,期铜指数进一步下跌,受住 友事件影响倒闭的公司不计其数。随后,住友商事起诉欧洲最大的银行瑞士银行和美国的大通曼哈顿银行,指控它 们为该公司前首席铜交易员滨中泰男未经授权的交易提供融资。住友商事当时在诉讼中称, 大通曼哈顿银行和瑞银通过安排贷款帮助滨中泰男隐藏亏

13、损,因而得以操纵市场。住友商事 起诉中要求瑞士银行赔偿279亿日元。2006年4月7日,瑞士银行表示同意支付住友商事100 亿日元(约合8500万美元)以了结10年前由臭名昭着的“铜先生”遗留下来的诉讼案。滨中泰男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历史上包括巴林银行在内的所有衍生品交易事件,而他自己 也因伪造交易记录、操纵市场价格等罪行而被判入狱8年,称为历史上受罚最重的交易员。反思曾经的日本一样是当时的世界工厂,一样是被美国逼迫货币升值,同样是股票市场地产 市场积累了巨大的泡沫,得意忘形的日本国民当时全世界到处收购矿山资产,国内地产炒入 云霄后又去炒作全世界的房产,这种环境下,作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对于伴随经济

14、发展所必 需的铜当然是具有决定性的话语权,住友公司也当然敢于疯狂炒作国际铜价。但是他忽视了 日元连续升值之后,伴随投机的盛行,股票地产积累了巨大泡沫后,股票在1990年就开始破 灭,整个日本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改变,灾难也将伴随铜的话语权转移而降临。结果短短三 十多个交易日伦敦铜从2713美元直线下跌到1737美元,跌去三分之一的价格。日本工业企业 从此一蹶不振。而当时的中国有低廉的劳动力,有低价的工业用地,可以采购到低价的铜与 日本高价铜竞争。世界工厂也向低成本的中国转移。中国在2005年以后也是世界工厂,人民币汇率也在被美国逼迫中升值,中国也是股市地 产泡沫四起,股票破灭也难以逃避地发生了。

15、中国人当前也是得意洋洋地到全世界购买房产, 收购矿山,仿佛世界顶级的奢侈品全是为中国而做!中国同样对国家铜市场有绝对的影响, 中国价格仿佛成为世界铜的标价。我们经济发展一样需要大量的铜资源,所以我们敢于买入。 中国保税库中目前有上百万吨的融资铜,加上国储和隐形库存已经是令人恐怖的数量。作为 世界的工厂,按道理应该压低国家价格,逢低采购铜,可我们看到的却正好相反,在世界衰 退到来前,如果我们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加工业的转移,如果我们还保留着巨大的铜库 存,我们就可能出现大豆事件后大豆加工业全面沦陷,棉花事件后纺织业沦陷的悲剧。如果 铜价出现剧烈下跌,短时间从当前56000多的价格下跌到26000元附近会如何?可以预期所有参与融资铜的企业会疯狂在期货现货市场卖出囤积的铜,生存下来的企业 无法与印度越南等拥有低廉劳动力,低价采购铜等资源的企业竞争。这也许就是世界工厂转 移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