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想象力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486756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想象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想象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想象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想象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想象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想象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想象力摘要:现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小学语文课堂生机盎然,丰富多彩的影音图像大量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简便快捷。但与此同时,具体形象的频繁出现,使学生头脑表象的形成能力衰退,进而造成想象力缺失。所以,在有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如何适度而不过多地它。是多媒体技术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能够不剥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权利,反而达到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关键字:多媒体技术;适度;想象力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第五点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此外,只有注重想象力的

2、培养,才能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现今,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图片、声音、影响、表格等等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生动多彩,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过多过繁的多媒体手段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接触,弱化了学生自己的感悟能力。所以,我们需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不影响他们运用想象力理解文本,并追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保护学生想象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小学语文课堂的一大改革,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一种新事物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偏激,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多媒体使用的不当,很容易伤害学生的想象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不当的使用方式,不伤害学生的想象力。有的时候我们过于频繁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导致“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尴尬情况。整堂课都用多媒体,每一个环节都使用多媒体,声音、图像、影像通通运用。这样的多媒体使用方式,无疑是走入了一个误区。的确,对比白纸黑字的语文教材,生动的影音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但是,语文教学有他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如果完全否定传统教学,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过多的用影像欣赏代替对文字的触摸,对文章意境的体会,就会削弱文字的魅力,也就削减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空间。所谓想象力,是在

4、人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当这种能力遭遇不时出现的图片取代后,想象力的运用自然就变得无足轻重,学生也就愈发不愿去想象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考虑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思考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一是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知识的重点、难点,要解决教学中的是哪些问题;二是要找准实现教学目的,突破知识重点、难点的方法;三是要分析使用哪些电教媒体最简捷、最合理,效果最好。深入在了解学生情况之后,适当加入多媒体技术予以辅助。网络资源的运用也是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一大贡献。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度使用的情况。查找资料、交

5、流信息、展示收获等很多环节都被付诸于网络。忽视了生活经验的作用,也忽视了实体书、字典等工具的运用。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质量无法保证,可信度亦有待考量。真正有价值的资源,也许并非可共享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和教师都很难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当然,在网络资源的运用方面,也会出现教师简单罗列的情况。我们要明白,网络资源不是为了投机取巧而产生。所以,在使用网络资源的时候,我们除了要注意对资源运用,还要考虑到如何知道学生合理是使用网络资源。保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同时又不伤害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公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往往变得盲目。所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被应用得过多过

6、繁,缺少原则性和有序性,没有被合理运用。由此一来,是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有多此一举之感。当新兴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走进传统而简单的语言文字中来,我们就需要辩证思考。尤其是在现今倡导“生本”的教育体制之下,我们要认清文字、语境所创设出的语文世界,本着保护学生想象力,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角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学生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只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营造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选择适当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帮学生营造良好的想象空间,恰合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1、运用多媒体技术保证时间,培养想象空间。语文课容量大需要讲的东西很多,但是课堂上,

7、教师仍还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另外,教师还要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通过引发、组织、示范、释疑、激励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空间。时间只有40分钟怎么办呢?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解决矛盾帮助很大,例如在讲解步骤繁多的部首查字法时,我利用多媒体,逐项展示要求,让学生一看即明了,也便于学生形成以个系统的认识。节省了教师啰嗦的时间,大部分的时间被省下来由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真可谓事半功倍。2、运用多媒体技

8、术,开发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力开始的。”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劳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时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 课件中演示丰富的图片,为学生展开联想而提供良好的感性经验。多媒体课件以能够演示丰富多彩的图片而倍受各位教师的亲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感性经验,我们总是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产生视觉感受,这些图片可以分为课文插图、实物样图和资料图片等。如我制作开国大典和七律长征等课件时就很好地利用了课文插图,这类课文中描述的英雄事迹与学生的生活久远,学

9、生也少有地从影视节目中感受英雄的壮举。又如,我在制作日月潭课件时,从网上找到了很多关于美丽的日月潭的摄影纪实图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同时欣赏了精美的图片,将美丽的日月潭具体化了,学生们都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想象了这样的人间仙境。通过课件中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并产生了与之相关的想象,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的。二、插入逼真的声音文件,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的良好氛围。有很多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界各种声音、原人录音等,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声音,让课堂教学真正地绘声绘色,能够创设激发学生想象力的良好氛围。这一点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尤其重要,如低年级的音乐课件风雨雷电中播放了自然界风、

10、雨、雷、电的原声录音后,学生仿佛置身于淅沥淅沥的雨中,耳边吹的是呼呼的风声,孩子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神奇的自然变奏曲。课堂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周围的声音,学生便有了记忆性的经验,便能很快地想到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这样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收效是非常明显的。三、巧用录像剪辑,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无论是用什么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都能够插入录像、视频剪辑文件,这一点对于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制作课件前搜集了与某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文件源后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可以截取其中的一个部分,也可以在播放视频的同时加入注释等。比如我在制作课件雷雨时,截取了现实生活中的雷雨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雷雨,便于学生联想,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在教学过程中我勇于放手,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开展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善于捕捉儿童创造思维的闪光点,给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充分鼓励,诱发学生展示自己的才智,让他们积极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愿望表达出来。不能轻意否定学生不合常规的想法,应多鼓励、引导,让他们敢想敢做,从而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参考文献: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2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教学与管理,200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