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素描绘画中的分面塑造与去面衔接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4867503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素描绘画中的分面塑造与去面衔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素描绘画中的分面塑造与去面衔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素描绘画中的分面塑造与去面衔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素描绘画中的分面塑造与去面衔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素描绘画中的分面塑造与去面衔接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素描绘画中的分面塑造与去面衔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素描绘画中的分面塑造与去面衔接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素描绘画中的分面塑造与去面衔接法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 杜伯珩地址:广西南宁衡阳西路3号 邮编:530001 Email: 电话:13877111263 摘要:素描绘画的分面塑造法,是方法化和理性化观念介入的一个过程,它要求我们通过分面方法把所有圆形对象塑造成由若干块面构成的几何体。去面衔接则是要把分面塑造制造出来的块面通过过渡、渐变,让那些原来生硬的块面完全地融化和消失掉在明暗当中。分面塑造和去面衔接的有机结合使我们的绘画最终能表现出更具写实性和真实性,是素描绘画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和方法。关键词:素描绘画 分面塑造 去面衔接 一、分面塑造法。(一)认识分面塑造。分面塑造法是建立在明暗

2、模仿内容基础之上而进行的,与明暗模仿不同,它是一个方法化和理性化观念介入的过程,它既要求我们把模仿出来的明暗读准,又要对明暗的色阶有所反应,也就是要理解我们模仿的明暗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层次,是处在黑还是深灰,处在浅灰还是高亮部,范围是多大等等。只有当我们弄清楚了这些问题,读准了这些明暗信息,我们才能在明暗模仿的基础上,利用明暗并归纳明暗,把对象处理成由若干深浅不同色阶和块面构成的立体形象。分面塑造可以让我们通过对比和比较读懂明暗规律,利用色阶主动地去塑造对象的体面,建立起立体观察对象的观念和意识。这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复杂的形体和细节问题,还解决了明暗关系较弱的体积与块面关系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是

3、明暗模仿而不主动地进行分面,形体的立体空间的塑造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而分面塑造法就是克服并扫除这个盲区的。当然,分面塑造同样需要运用并结合前面明暗的技巧,如果我们没有前面的明暗模仿,离开明暗色阶准确的运用,我们的分面和塑造也一定是不完整的。(二)技巧与方法:1. 从大到小。分面塑造应遵循从大到小的顺序,也就是先解决大的关系部分,再解决小的关系部分。例如当我们完成好素描石膏头像的形与明暗调子模仿后,就应该先从大的黑、白、灰色调和大的体积关系开始塑造。既然是大关系,就一定要尽量概括并尽可能的忽略掉细节部分。例如处于暗部和亮部中形体会有许多细节,如一绺绺头发和许许多多的脸部结构组织,在这个阶段中是要主

4、动舍弃的,此时我们只需把石膏头像概括归纳成三个立方体面即可。随着大体关系的建立与完成,我们就应逐渐深入到小的形体。深入塑造的过程也应用块面的方法来进行归纳。如处于暗部中比较大的的头发组和头发组里的小组部分,应当把它看成是依附于大形体上的小形体。当这个由大到小不断进行分解塑造的面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多的时候,分面也就完成了。2. 由暗到亮。将明暗调子用色阶的形式一一进行排列。例如黑白灰中黑可以分成,黑、中黑、浅黑;灰可以分成深灰、中灰、浅灰;白可以分成灰白、中白和高光等。它的目的是让我们便于把握绘画由暗到亮的技巧。首先是从亮暗面色阶最暗的部分开始,然后是黑白灰不断的归纳、分解,最后直至对象形体的

5、分面完成。例如石膏头像中明暗两大关系的明暗交界线是最暗的色阶,应当首先从这里入手,其次逐渐展开所有暗部,再次解决灰部,最后完成亮部和高光处。通过由暗到亮的分面塑造方法,不仅可以使我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色阶次序,而且有利于我们深入分面塑造,同时也有利于统一画面的整体关系。当我们看到一个对象的时候,在脑海里反应出来的首先是一个有体积的,有立体空间的对象,它形成的是一种立体的思维方式,而不再是平面的思维方式。总的来说,分面塑造法可以让我们非常准确、理性地创造出形体体积与空间面,使我们能够超越对象的细节和明暗,建立立体的眼光和意识,即使形体非常复杂,对比非常弱,也是如此。所以分面塑造一直是传统绘画中一个

6、非常经典的方法。由于对分面塑造的认识不足,许多学生错误的理解为分面是要在形体对象上去找出面,因此大多数学生会认为对象是没有面的,也很难找着块面的感觉,并且找不准。所以必须明白:分面塑造法不是在形体对象上去模仿面,更不是让我们去发现哪有一块面,而是透过呈现的明暗,利用明暗调子以及利用调子变化产生的次序进行全面性创造面的过程,即使是描绘一个圆球体,亦要充分的利用其呈现的明暗关系,运用方的思维去对待。色彩中的笔触运用就是这个道理。二、去面衔接法。(一)去面衔接法的特性。分面塑造创建了高度统一的调子关系和强烈的立体空间关系,那而去面衔接则就是要让这些生硬的面融化和消失掉。因此去面衔接是一个继承了分面塑

7、造又发展了分面塑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细节、再分解细节和衔接的过程。当越来越多的大面被去掉,而更多更小的面产生时,真实的形象面貌就会被如实还原出来。去面衔接与分面塑造有所不同,它是一个局部深入的过程,它不需要向分面塑造那样将画面置于一个较远的距离去看,去对照,因为全局在分面阶段已经定下来了,所以去面衔接可以与画面贴得很近的去深入刻画,在这个最后的阶段里我们甚至可以把感兴趣的细节都画上去。(二)去面衔接法。1. 由黑向灰,从灰向白的来回反复。由黑向灰,从灰向白反复来回衔接是去面衔接最主要的手段和方法。其过程往往从最重的颜色开始,然后不停地向其上下左右来回衔接、推移和过度,因为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持

8、画面色阶的一贯性。去面衔接既是进行每一块颜色的承上启下,又是不断在原有色调上加重的一个过程,每一次的衔接和加重,既要往后比它更浅颜色的色标,也要衔接比它更重的颜色,如果我们不从重颜色做起,就可能把原来的明暗关系破坏,所以去面衔接一定要从重颜色做起。如:我们定出了石膏头像眼睛和眉弓的的正确关系后,周边的色差就应以它来进行比较。只要遵循这样的步骤和方式来进行,我们的画面就会变得井然有序。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去面衔接后,对象原貌得到了真实性的还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原来分面塑造的这个面消失了,但明暗表象的背后却埋藏了我们对体块的认识过程,这种消失不会破坏它所在的区域色阶,因为我们是遵循由黑到灰,从灰到白的

9、方法来进行的。另外我们在加重这些色阶的时候,心里边要有数,一定要想着它处于哪个色阶上面。2. 分割包围 各个击破。去面衔接也是一个深入刻画的过程,它需要面对和解决对象中诸多的局部关系问题,所以在去面还原衔接过程中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或“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画,应把复杂的对象分成若干组别和若干个单元去逐个的解决并去完成。如在素描石膏头像绘画练习中,我们可以把暗部大至分为头发部分,下颌枝部分,下额部分,脖子部分和肩部投影部分等。而头发部分我们又可以分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前组部分和后组部分,上组部分和下组部分等。另外在分组进行时也要把这些一个个组别或单元当作一个个的形体去塑造。比如头发的这

10、个组别按立方体理解和塑造,而另一个组别则可能更像是在塑造一个球体,这与平面上挨着去画的错误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去面衔接还原过渡的阶段暗面要画得透明,重点应放在每个单元的明暗交界线,把每个单元的明暗交界线加强、加重,然后再逐渐向两侧过渡。当明暗交界的转折线加强了,更多的面会由此被分出来,同时去面衔接和还原过渡也会容易许多,体感就会得到增强。总之,分面塑造与去面衔接是素描绘画中两个不同的步骤,它虽不能够单独割裂开来进行,但却是整个绘画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环节。经过认真分面塑造和去面衔接的画面有着与简单模仿明暗和模仿表面形象的作品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它们的作品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光滑而不腻味,非常结实和耐看

11、的,而如果没有经过分面塑造与去面衔接训练练习,仅仅是是模仿表明的明暗变化,不仅达不到作品结实的效果,而且显得很空洞,即使看起来变化丰富,但这些表面的东西离那些优秀的艺术品相距甚远。分面塑造法是一个理性化的部分,去面衔接法其实更接近每一个人的感觉,这些部分无法用太多的语言说清,好的艺术品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技巧,大道无形就是其中的含义,最高深的道理是没有形态的。参考文献:1(意大利)列奥纳多达芬奇 著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112(英)雷史密斯 著美术家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53(美)拉尔夫梅耶 著美术家手册材料与技巧广西美术出版社1990,124(美)伯特多德森素描的诀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