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486310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 我授权月亮船教育资源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许必需经过月亮船教育资源网同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老师最基础的道德素养。 一个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老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的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老师的一言一行,含有鲜明的示范性。学生们因为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心理素

2、质正在形成的基础阶段,往往缺乏辨析能力。所以,老师的言行,学生极易照样接收,极少去判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空论。身教是老师天职。老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需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需先做到。假如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是要求学生这么做,自己却那样做,只能引发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拥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楷模作用。身教是老师良好素质的表现。老师的言传身教,能感染、感化学生,形成号召力;老师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业精神等,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形成凝聚力;老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需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

3、成制约力。从教育的过程看,高尚的师德是实现教育根本功效的前提。因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高尚、智能发展的充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她们提供养分的老师的综合素质。师道不立,其教不成,学生成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往往就是社会的规范、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标兵。她们不但把老师看作是学习的楷模,甚至模拟其言行举止。有些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本能,而热爱他人的孩子是神圣”,老师对学生就需要这么一个神圣的爱,她不求回报。严慈相济,这种爱是学生接收教育的感情基础,因为,一旦学生体会到这种爱的情感,就会“亲其师”、然后“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才能实现其根本的功效。有了

4、对老师道德的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就会增强修养师德的自觉性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其高尚、极为复杂的人才培养工程。教书育人也是老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一项神圣使命。一句话。任何一位老师,不论她认可不认可,不论她自觉不自觉,全部在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自觉地做,育人的效果会更大、更加好、更显著;不自觉地做,育人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就不那么显著。因为,老师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教导答疑,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面正确全部是学生,全部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谆谆善诱的作用。这就是说,在教书育人问题上,老师要自觉地、主动地有心为之,而且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当然,她们讲的育人必需是符合时代精神,热爱祖国,健康向上

5、,和时俱进的。教学需要改革,改革出效益。在新技术高度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大家劳动关键不再完全靠体力,而是以知识和智慧为基础。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老师不可能把全部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因此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化成能力和素质。老师在课堂上要力戒形式主义,从教学结构上、教学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精讲精练”。精讲学生必需掌握的或不易了解的知识,抓住关键和难点,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了解,接收新的知识。精练要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每次练习不是简单的反复,而是循序渐进,逐步登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化的当代社会。老师要主动学习,应用当代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促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潜心教改,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学质量是现代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衡量老师职业道德的主要标准。共2页,目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