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屈原(节选)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4862982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 屈原(节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7 屈原(节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7 屈原(节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 屈原(节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 屈原(节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屈原教学设计【抛砖引玉】(一)郭沫若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对其生平及作品要向同学们作介绍。(二)老师需向学生介绍清楚本剧写作的历史背景及写作意图,以便把握本文主题。(三)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屈原生平及作品特别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洁的品质,更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领会。(四)学习本文,了解本文的精髓,即主要学习屈原的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不随波逐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学习他心系国家至死不悔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五)能够归纳总结屈原形象。(六)本文的核心是“雷电颂”部分。屈原的形象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心独白塑造的。(七)学习本文的修辞

2、手法。【指点迷津】(一)必知点:1.郭沫若简介: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介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2.屈原简介: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

3、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3.本文写作的背景及写作意图:背景见预习提示。(二)重点:屈原:剧中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他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的奸佞们战斗到底。屈原的形象是为正义和光明而战斗的不屈的战士的形象。婵娟:屈原的侍女,是有正义感的女性的形象。婵娟之死,使正

4、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郑詹尹: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5.本文的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课文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第2部分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第3部分是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6.屈原歌颂风雷电的内心独白的结构和特点(雷电颂)(1)结构层次雷电颂这篇独白,结构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两层:第1层:从“风

5、!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这一层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第2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这一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这篇独白,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2)艺术特色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充分表达感情,增强语句气势。首先,雷电颂通篇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方法;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整个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7.一些物象的象征义及蕴含义(1)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6、(2)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3)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身子自由时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4)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5)土偶木梗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指河伯神像,其二指在九歌中抢演河伯的一位演员。(三)运用点:8.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写一篇读后感,联系现实谈一谈你的体会。二、学海导航【学法指要】1.阅读全文,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注音

7、、释义提示:诡谪咆哮潸然痉摩稽首踉跄睥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尚飨(注音、释义自己动手查工具书)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出划分的依据。提示: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端,写勒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第二部分:是发展,也是本文的核心。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第三部分:是高潮,写婵娟之死。表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3.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