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新中考高频考点特训科学探究有关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题测试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486281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安徽省新中考高频考点特训科学探究有关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题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安徽省新中考高频考点特训科学探究有关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题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安徽省新中考高频考点特训科学探究有关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题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安徽省新中考高频考点特训科学探究有关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题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安徽省新中考高频考点特训科学探究有关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题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安徽省新中考高频考点特训科学探究有关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题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安徽省新中考高频考点特训科学探究有关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题测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题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再探究。【实验过程】(1)如图1所示,三颈瓶内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将两支注射器(两种溶液的密度都约为1.0g/mL)和相对压强传感器分别通过橡皮塞固定到三颈瓶上,打开相对压强传感器并和数据采集器和电脑连接。(2)用夹子固定注射器2的活塞,防止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三颈瓶内。将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三颈瓶中,充分振荡装置,直至压强不再改变为止。(3)取下夹子,将注射器2中盐酸全部压进三颈瓶中,充分振荡,直至压强不再改变。(4)将两个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并用夹子固定。实验中测得相对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实验分析】(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

2、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曲线ef段压强变大的原因是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3)曲线cd、ef段分别从反应物 角度和新物质生成角度证明了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4)曲线在i点之后的相对压强小于0且保持稳定的原因可能是a 。a少量CO2溶于水 b稀盐酸量不足 c装置漏气2、实验室用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定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查阅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溶的碳酸钠,碳酸钠在二氧化碳过量的条件下继续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对比如表操作NaHCO3溶液Na2CO3溶液

3、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产生气泡加入稀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 产生白色沉淀(填写现象)加热溶液至沸腾,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试管内液面上升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实验反思】学习小组讨论,认为产生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另一种是二氧化碳溶于水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生成的新物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产生气泡NaOH与CO2发生了反

4、应【实验拓展】该小组同学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利用数字化技术测定溶液pH值变化,待完全反应后,观察到溶液中逸出大量气泡,pH出现两段S型变化曲线。【实验分析】(3)AB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碱性减弱 。BC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碱性继续减弱 。(4)利用实验验证变化后的产物,实验操作为取最后段的液体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氢氧化钠性质的实验研究。实验一:从反应物的角度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否反应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分别

5、加入同体积水和NaOH溶液。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1)刚开始压强增大的原因是 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2)800s时,曲线表示的溶液显酸 (填“酸”或“碱”)性;(3)通过对比曲线和曲线能 (填“不能”或“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二:从生成物的角度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否反应查阅资料知:常温下NaOH、Na2CO3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如下表所示:NaOHNa2CO317.30.01该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I将m1g CO2通入过量的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试管中产生沉淀物;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稀盐酸缓缓滴入试管

6、中,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4)步骤I,试管中产生沉淀物的原因是 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5)步骤,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其目的是检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请写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6)理论上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用代数式表示) 4、某校学生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后忘记塞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他们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他们提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理由是 氢氧化钠能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定性研究为了验证以上假设,甲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

7、个实验方案:(提示:氯化钡溶液显中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方案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假设一成立方案2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过理BaCl2溶液,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变红假设二 成立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不变红假设 三成立【交流讨论】乙组同学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不严密,方案一不能证实溶液没有变质后经研究,方案一改进如下: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假设一成立最后经过同学们共同努力,得出结论:假设二成立于是他们继续研究下去定量探究【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呢?【设计实验】同学们讨论后

8、认为只要收集上述实验中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你认为该相关数据是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或质量 (1)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甲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铁架台等固定装置已略去),取待测样品,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称一定量的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完全溶解后全部倒入图1的烧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待用;将量气管液面调节到“0”刻度,并使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相平,打开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反应结束后,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读出气体体积;查得CO2的密度,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问题讨论】图1中油层的作用

9、为隔绝CO2和水,防止CO2溶于水并和水反应 ,油层上方留有空气,会使测量结果不受影响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中和反应明显放出热量,滴加稀盐酸后,发生装置里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这个反应的发生可能使测定结果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2)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乙组同学提出了可以用如图2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取10.0g待测样品,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c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3.4g;d关闭弹

10、簧夹,慢慢滴加Y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e打开弹簧夹,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f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4.5g 【交流讨论】试剂X、Y、Z依次最适宜选用 C(选填字母)A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B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浓硫酸D浓硫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步骤e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使装置中的CO2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若没有装置C,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没有装置E,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交流讨论】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丙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如图3方案测定碳酸钠的质量该实验要求加入

11、的A溶液必须过量,检查A溶液已过量的方法取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操作B的名称是过滤 ,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5、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开展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1】如图1所示,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一段时间,用pH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绘制成的曲线如图2。(1)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 减弱 (填“增强”或“减弱”)。此现象可说明反应物中的氢氧化钠 减少,从而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实验2用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2)先把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推进烧瓶中,一会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 ,产生

12、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使瓶内压强降低 。小明认为该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要检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除了从反应物的角度外,还可从生成物的角度。实验如图4所示:所加试剂A为盐酸 ,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 ,右边试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参考答案1、解:(1)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3)曲线cd段压强降低,是因为二氧化碳

13、的体积减少的缘故,因此是从反应物的角度证明了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压强小于0,且能保持稳定。故答案为:(1)2NaOH+CO2=Na2CO3+H2O;(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3)反应物;(4)a。2、解:2、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操作NaHCO3溶液Na2CO3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产生气泡加入稀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产生白色沉淀加热溶液至沸腾,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上升,结论及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