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法主要工序概述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4862759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6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施工法主要工序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盾构施工法主要工序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盾构施工法主要工序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盾构施工法主要工序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盾构施工法主要工序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盾构施工法主要工序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施工法主要工序概述(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盾构施工法主要工序目 录1 盾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要点31.1、工程地质调查31.1.1 一般性要求31.1.2 重点查明以下地层的分布31.2、建筑物管线调查41.3、重要分包商的选定41.3.1 设计分包商的选定41.3.2 管片分包商的选定41.3.3 钢管片分包商的选定51.3.4 重要设备和材料供应商的选定51.4、施工方案审查51.4.1 符合性审查:51.4.2 全面性审查51.4.3 针对性审查61.5、工程总体筹划的审核61.5.1 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方案61.5.2 工程总进度计划编制61.5.3 总施组编制的针对性71.6、其它专项方案审查要点71.6.1 管片生产施组71

2、.6.2 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方案81.6.3 盾构机运输、吊装、吊出方案81.6.4 盾构机始发(到达)方案81.6.5 盾构掘进和管片拼装施工组织81.6.6 施工测量方案91.6.7 盾构掘进施工监测方案91.7、接口协调工作91.7.1 始发场地的协调91.7.2 盾构到达、过站、调头场地协调101.7.3 盾构预埋件安装协调112 盾构施工总体流程图123 盾构始发133.1、盾构始发流程图133.2、盾构始发关键技术及措施143.2.1 洞门土体加固143.2.2 洞门密封系统安装143.2.3 始发基座安装143.2.4 反力架安装153.2.5 始发导轨安装163.2.6 负

3、环管片安装163.2.7洞口段注浆183.3、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183.3.1始发后盾构“叩头”183.3.2密封效果不好193.3.3盾尾失圆193.3.4地面沉降较大194 盾构掘进204.1、正常掘进流程图204.2、盾构掘进操作214.2.1、总体要求214.2.2 开机前的检查224.2.3 启动各系统234.2.4 盾构机掘进234.3、各系统作业规程294.4、实时监测374.4.1 盾构掘进方向的控制与调整374.4.2 盾构掘进方向控制、调整及纠偏注意事项384.4.3施工监测要求384.5、施工测量精度的保障措施395 管片拼装415.1、管片安装工艺流程415.2、管片

4、安装方法415.3、管片安装质量控制425.4、管片验收程序及控制435.4.1盾构管片厂内验收435.4.2盾构管进场验收435.4.3盾构管片拼装验收445.4.4报验446 盾构出洞456.1、盾构到达流程图456.2、盾构到达段施工456.2.1 到达前掘进施工456.2.2 盾构到达前洞门混凝土的凿除456.2.3 盾构到达接收井466.2.4 洞口密封环的安装与准备466.2.5 接收托架的安装与固定466.3、盾构进站施工主要措施476.3.1盾构机到站掘进参数控制476.3.2盾构机在端头位置的处理476.3.3最后几环管片的安装486.4、盾构到达段施工要点486.4.1 盾

5、构到达阶段的掘进486.4.2到达段管片安装491 盾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要点1.1、工程地质调查1.1.1 一般性要求(1)查明结构影响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围岩的稳定性及可挖性。(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性质、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3)提供沿线地下水类型、补给和排泄条件、流速、流向、渗透系数、历年最高水位、枯水水位、勘察时水位及历年最高水位、水质等水文地质资料。(4)提供沿隧道轴线、竖井结构的工程地质纵剖面图、横剖面图以及必要数量的勘探点柱状图,分区间分地段分部位预测岩土工程施工问题,提供合理的辅助支护措施和地基加固方法及施工设计参数。(5)

6、查明影响范围内地面建筑和地下构筑物的地基条件、基础类型、结构形式、使用状态,地下管线的埋深、位置、走向与用途等,分析其在施工中的稳定性,并提出防护措施。1.1.2 重点查明以下地层的分布(1)开挖面内的粘性土夹层或透镜体的分布,灵敏度高的软土层,透水性强及含承压水的松散砂层,高塑性粘土层,含卵石或漂石存在的地层。(2)粘性土层需提供土层的粘聚力、塑性指数、粘粒含量等。(3)对砂及碎石土层,需提供颗粒级配与颗分曲线、曲率系数、最大粒径与一般粒径、充填成分与胶结程度、颗粒的母岩成分、强度等。当采用破碎排土时,应进行破碎试验。(4)提供各土层的物理指标及渗透系数,为注浆压力、注浆配比提供依据。(5)

7、查明在隧道开挖范围是否存在工程废弃物。1.2、建筑物管线调查(1)调查范围如何界定?调查范围是否合理?是否线路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和管线均列入了调查区?注意一些有怀疑的地方必须摸查清楚。(2)调查计划如何安排?应尽可能早地完成调查,以便尽早实施建筑物保护或迁移。(3)调查人员和设备如何安排?人员能否满足调查进度需求,相关仪器设备是否到位。(4)调查报告格式是否满足要求?几种基本调查表格。如建筑物基础调查表、建筑物管线现状调查表、建筑物调查汇总表、裂缝调查表、相关图片、房屋鉴定等。 调查建筑物的编号及总平面布置图类型。(5)建筑物管线调查费用的支付1.3、重要分包商的选定1.3.1 设计分包商的选

8、定设计分包商选定时,非常重要的设计图纸提交计划一定要提前明确。特别是管片结构图和配筋,包含特殊管片图纸,为管片模具制造提供依据,为管片厂选定提供依据。1.3.2 管片分包商的选定选定原则(1)信誉和经验;(2)生产计划 (3)提供模具情况; (4)厂房既有生产状况及场地状况。特别是模具供应、堆场、养护池、养护场地能否满足需求; (5)管片分包的造价及合同签订。1.3.3 钢管片分包商的选定 考虑其生产周期,及早确定。1.3.4 重要设备和材料供应商的选定1.4、施工方案审查1.4.1 符合性审查:(1)符合当前国家基本建设方针与政策,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同时还要符合现行工程建设强

9、制性标准条文的有关要求;(2)造价、工期、质量、安全控制目标应符合施工合同和设计的要求; (3)审批签字齐全,应有承包商编制人签名,项目经理或总工审核,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并加盖单位或项目公章;(4)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和施工机械要符合投标和合同规定要求;(5)申报手续齐全,必须附规定的审批表。1.4.2 全面性审查 方案应具备的内容:(1)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2)施工方法及施工控制要点。(3)施工准备工作。(4)质量保证措施。(5)进度计划。(6)材料、设备投入计划。(7)施工组织构架。组织构架包括管理组织网络和各岗位人员、人员投入计划。(8)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措施。1.4.3 针对性审查

10、(1)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控制措施;(2)施工工艺和措施应该详细、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要有针对工程重难点的分析和认识,并有针对性措施;(3)施工平面的布置与现场地貌环境、建筑平面协调一致,并符合紧凑合理、文明、安全、节约方便的原则;(4)优先选用目前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而新技术的使用应对本工程的质量、安全与造价有利;(5)审核网络图的合理性和均衡性,能否满足总进度计划需求,能否做到均衡连续施工;(6)施工机械的选用、配备应经济合理,满足工期与质量等要求;1.5、工程总体筹划的审核1.5.1 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方案(1)场地布置是否顺畅,互相干扰最小。(2)一些主要设施布置

11、是否合理和齐全。碴坑、管片堆场、门吊系统、砂浆拌合站、排水系统、冷却塔、通风机、充电间、机修车间、钢构件加工厂、小型机具堆放场、洗车槽、防洪措施、沉淀池等(3)最好能包含井下场地布置。如轨线布置、循环水池布置、井下沉淀池布置、油脂、泡沫堆场等等。1.5.2 工程总进度计划编制(1)关键节点的确定。盾构机进场、盾构始发、盾构到达、盾构过站、附属结构施工、工程验收。(2)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掘进完成和竣工验收之间需要有1个月以上的时间。联络通道施工时间与盾构掘进施工时间的冲突。洞门施工时间与隧道掘进时间的冲突。端头加固时间的确定。掘进过程:始发、到达段与正常段掘进速度不同;长距离后掘进速度不同;不

12、同地层掘进速度不同;换刀等异常时间的考虑。管片生产的开始时间是否满足盾构掘进速度要求。盾构机制造、管模制造、门吊制造安装、联络通道管片制造安装等是否预留了足够时间。1.5.3 总施组编制的针对性(1)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控制措施;(2)施工工艺和措施应该详细、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要有针对工程重难点的分析和认识,并有针对性措施;(3)施工平面的布置与现场地貌环境、建筑平面协调一致,并符合紧凑合理、文明、安全、节约方便的原则;(4)优先选用目前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而新技术的使用应对本工程的质量、安全与造价有利;(5)网络图的合理性和均衡性,能否满足总进度计划需求,能否做到均衡

13、连续施工;(6)施工机械的选用、配备应经济合理,满足工期与质量等要求;1.6、其它专项方案审查要点1.6.1 管片生产施组(1)管片排版(2)管片生产计划(3)管片厂场地布置(4)管片生产工艺流程(5)管片生产质量保证措施(6)管片生产组织结构(7)管片运输及进出场检查验收程序1.6.2 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方案(1)加固方法选择是否合理(2)加固工艺流程是否合理(3)加固设备选择是否合理(4)检测手段是否合理(5)质量保证措施1.6.3 盾构机运输、吊装、吊出方案(1)运输线路(2)吊装设备及人员(3)吊装顺序与方法(4)吊装场地布置与现场的适应性(5)拆机顺序与方法(6)计划安排1.6.

14、4 盾构机始发(到达)方案(1)始发架和接收架、反力架设置(2)始发姿态控制:防滚动措施是否到位、曲线始发方向、始发测量方案(3)负环管片安装位置是否正确(4)始发掘进参数的控制(5)密封环板选择(6)管片防松弛措施(7)洞门凿除:凿除计划、凿除方法、顺序、凿除人员安排、安全措施1.6.5 盾构掘进和管片拼装施工组织 (1)进度计划(2)平面布置及设备投入(3)盾构掘进施工方法(4)管片拼装施工方法(5)难、重点施工方法(6)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1.6.6 施工测量方案(1)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2)施工导线放样方法及程序、频率(3)盾构机导向系统(4)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5)隧道变形测量方法(6)施工测量组织与管理(7)仪器投入与保养(8)测量管理制度1.6.7 盾构掘进施工监测方案(1)监测范围是否合理(2)监测项目是否满足要求(3)监测方式(是否第三方)(4)监测数据的提交时间(5)监测资料的整理1.7、接口协调工作1.7.1 始发场地的协调1)端头加固的场地及水电协调(1)移交的时间: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加固的原则确定加固时间,宜早不宜迟。部分场地困难的,可以分批分期进行。(2) 移交内容:移交范围的施工场地、道路、场地内的地下管线、场地内的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