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 5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4862418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 5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 5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 5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 5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 5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 5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 5教案 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 5教案 苏教版【说教材】蚕姑娘这是一篇老课文,老师们都比较熟悉。这篇课文现编写进了苏教版的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2课中,是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形象地描写了蚕由“蚕卵蚕蛹”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相关知识:从蚕卵里孵化出来,四次蚕眠,蜕皮,上蚕山,吐丝结茧,变成蛾。全文结构方式基本相同,清晰醒目,前后贯通,易于学生阅读把握。特别是文章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惟妙惟肖的插图,传达了有如孩子般的喜爱之情。如此充满情趣的课文,使孩子们乐学、爱学。1.课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抓住题目,就能引领出整篇文章的思路。课题为什么称蚕为姑娘,它含有亲切的意味。把蚕看成美丽能干的姑

2、娘,表达了作者对蚕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课题也告诉了我们,文章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来介绍蚕的相关知识。2.课文分析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份。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春暖时节,蚕从卵里孵化出来。第二部份(第二五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蚕的生长变化过程。第一次蜕皮,从又黑又小变成黄姑娘。第二次蜕皮,从又黄又瘦变成白姑娘。第三次蜕皮,从又白又嫩变成胖姑娘。第四次蜕皮,从又白又胖变成亮姑娘。第三部份(第六、七自然段):讲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姑娘的情况。3.教材的重、难点:低段教学以识字为主,因此本课的重点:还应是掌握10个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会认识4个二类识字。通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

3、思,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牢记课文的内容,最后能进行背诵。本课的难点:我认为是要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因为生在城市的孩子,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蚕,多数学生缺乏对蚕的感性认识。但由于童心,他们会对新鲜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对昆虫强烈的研究兴趣,应作为本课的难点。【说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这一课时,通过课文中那些形象、生动的语句,有趣的生长变化过程,前后贯通的文章结构,是学生学习本课最有利的因素,也很容易激发出学生对学习本课的极大兴趣。【说教、学方法】1.教法在教学生字词时,用猜谜法:15天是

4、半个月“胖”;24小时是1天“旧”;上面的羊没尾,下面的血没撇“盖”。再用部件法学习“蚕”天虫;“姑”女古;“娘”女良;“床”广木;“响”口向,“桑”三“又”加一“木”。这些内容安排在第一课时完成。在学习课文时,用情境教学法,导读法。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用讲解的方法。以上的内容安排在第二课时完成。利用板书,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安排在第三课时完成。2.学法学生预习课文时采用自学法。学习课文内容时,采用读读、想想、划划、写写的方法。在巩固时采用练习法。我把学习生字安排在第一课时,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说教学过程】1.板书课题,引起悬念首先板书“蚕”,请学习齐声

5、读(cn),检查学生是否能准确读准平舌音。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蚕吗?这时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好几种。最后出示“姑娘”两个字,学生齐读“蚕姑娘”。向学生提出蚕是昆虫,姑娘是小女子,为什么要把这种昆虫叫做蚕姑娘呢?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为什么了。我这样做,是用课题,来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激发他们学习课文,了解蚕的欲望。2.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分析字形,找出部首,准确书空笔画。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课文共有四幅图画,通过观察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使学生增加对蚕的感性认识。现在我们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图画意思的,蚕究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4.学习课文的第一部份让学生知道蚕的生长季

6、节,蚕是怎样出生的。5.学习课文的第二、三部份我把这部份的教法主要用在解答问题上:如蚕的一生要睡几次?是怎样进行变化的?蚕最后是变成了什么样的?还有让学生自己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让大家来解答。这样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找出课文中有关的答案。自己不明白,在听了别人的解答后,也有了明确的认识。这种解问的方法,可以使多数的学生都动脑想想。6.阅读在阅读上,重点指导学生的阅读情感,语气。如“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把春天来了和小蚕出生时的喜悦语气读出来。在读“睡了四回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爬到蚕山上,吐出丝来,要盖新的房。”这是蚕姑娘的最后变化,要把蚕快要完

7、成它一生的历史使命和就要结束蚕姑娘的日子,那种充满激情的语气读出来。这样读,能加深同学们对句子的理解,特别是老师对阅读情感与语气的指导,能使学生融情于文中。我把阅读穿插在理解课文中进行。7.理解词语在对词语的理解上,我采用划的方法,把一些重点词语勾画下来。如脱下、醒了、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爬到、丝儿、茧子、开了窗、蛾姑娘,学生们能记住这些词,也就基本记住了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对背诵这篇课文,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我让学生边理解内容,边勾画词语。8.总结在总结中,我抓住一些拟人化的词语,把为什么叫蚕姑娘的问题揭示出来。特别是通过对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变成”,黑姑娘变成黄姑娘,变成白

8、姑娘,变成胖姑娘,变成蛾姑娘这些活泼生动的句子,让学生掌握了蚕的生长知识。明确为什么把蚕当作人来写。五、说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熟记住蚕的生长过程,我采用了如下的板书。2.蚕姑娘春蚕卵 钻又黑又小(不吃不动) 变 黄又黄又瘦 变 白又白又嫩 变 胖又白又胖 变 亮吐丝结茧开窗 变 蛾附送:202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1教学实录 浙教版第一课时安排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一些关于蚕的知识,了解蚕经历了“卵蚕茧蛾”四个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一、复习导入:昨天的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蚕姑娘一课,同学们交流了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到的蚕的知识,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了解到蚕姑娘一共要经历四个阶段

9、的变化:卵蚕茧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蚕结茧前的生长变化过程。二、学文:1.师:蚕姑娘一共变了几次?(一)指导学习第一次变化(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蚕生长过程的学习表格”)蚕眠的次数原来的模样成长的过程醒后的模样第一次又瘦又小吃睡脱醒变黄姑娘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2.师:我们先来看看她的第一次变化吧!请大家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生:有两句话。3.师:读书,就要好好地读,读通,读懂,有耐心地读,再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次用默读的方法,并动动手,把第二自然段中写蚕姑娘变化的动作词圈起来。(出示课件文字:成长过程)生:动作词有:睡、变、醒、吃、脱4.师:你能用“先接着然后的句式把

10、这几个动作词按顺序连起来说一说吗?生:蚕姑娘先吃了几天蚕叶,接着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然后脱下黑衣裳,醒了,最后变成黄姑娘。5.师:睡前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文字:睡前的样子)生:是又黑又小的。6.师:同学们学得很仔细,书上插图中的小同学和你们一样也在仔细地观察蚕姑娘的变化,看看,他们是怎样观察的?生:有一个男同学拿着本子作记录。生:女同学把桑叶翻开看看。7.师:是的,边观察边作记录是一种很好的观察方法,他们也发现了蚕姑娘吃了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了,如果你就是图中的小同学,发现这样的现像,你的心情会怎样呢?生A:我会很着急。生B :我觉得很奇怪。8.师:带着你的好奇心

11、、着急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9.师:(出示课件又黄又瘦的蚕姑娘的图片)同学们,快看:生: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10.师:蚕姑娘在睡前与睡后有什么变化?看着蚕姑娘的变化,你高兴吗?让我们读一读蚕姑娘的第一次变化吧!11.师: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背一背第二自然段吗?出示课件:( )的蚕姑娘,吃了( ),就睡在( ),( ),脱下( )。醒了,醒了,变成( )。12.师: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蚕眠”我们叫它头眠,后面的三次分别叫二眠、三眠、大眠(二)学习第二、三、四次。1.师过渡:瞧,连她的睡眠都这样有趣,那么二眠、三眠、大眠与头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继续学习就知道了。同桌同学合作学习:2.自

12、由读课文3、4、5三个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比一比,找一找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划出来。填写表格。根据学生的表格进行汇报,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指导学习。(1)出示比较。为什么不用“就”而用“又”?(2)读一读,比较句子。蚕姑娘脱下旧衣裳。蚕姑娘换上新衣裳。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3.师: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生A:三个句子都有“蚕姑娘”一词。生B:第三个句子其实是前两个句子合在一起的。生C:合在一起时,把第二个句子的“蚕姑娘”去掉。生D:还要把第一个句号改成逗号。4.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可真强,前两个句子写的都是“蚕姑娘”,把两个句合成一个句子时,可以省去第二个句子的“蚕姑娘

13、”承接第一个句子。你再读读下面的两组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出示练习句:猴子穿着小孩的衣服。猴子爬到高竿的顶上。5.师:出示课件:蚕姑娘脱下黑的、黄的旧衣裳,换上了嫩白的新衣裳,想想蚕姑娘这时会怎么想,怎么说?你能带着这样高兴的语气读读这一句吗?6.你能根据刚才的学习,把蚕姑娘四次生长变化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吗?利用图片,把老师的板书补充完整吗?7.积累词句:师:表格的内容基本上都汇报了,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你填写的表格,你还能发现什么秘密?还有哪些有趣的知识?生A:我发现第一次的蚕姑娘是又黑又小的,变成黄姑娘后,第二次就用“又黄又瘦”,都有一个“黄”字,有承接作用。生B: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

14、、又白又胖都用了两个“又”字。师:你还说这样的词语吗?生C:绳子又细又长。生D:西瓜又大又圆。生E:我还发现了很多反义词,有黑对白,胖对瘦,睡对醒。师:从这些词语中,你感觉到蚕姑娘的成长与变化了吗?师:你觉得她的变化怎么样?出示课件:( )的变化生:神奇的变化;有趣的变化;奇妙的变化。三、表演体验,读好课文。1.一次次变化的蚕姑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你们能用朗读向大家展示那么惹人喜爱的蚕姑娘吗?让大家一起来感受她变化的神奇与有趣吧!(1 )同桌同学从2、3、4、5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段落,进行朗读表演的练习。(2 )小组竞赛。师生共同评议。(3 )挑选表现最好的4位学生合作表演。(4 )人人都是可爱的蚕姑娘,齐读齐演。3.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它们,我们就能揭开它们成长的秘密,得到很多的知识,也能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