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一上冀教版第7课(拣麦穗)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485165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初一上冀教版第7课(拣麦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初一上冀教版第7课(拣麦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初一上冀教版第7课(拣麦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初一上冀教版第7课(拣麦穗)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初一上冀教版第 7 课 ( 拣麦穗 )f*/1 *教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张杰的散文拣麦穗 。初识投影介绍张洁。学生回答学生读:张洁, 1937 年生于北京,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 、 方舟等。他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她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究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 优雅醇美。 她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直、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 拣麦穗确实是其中的一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作者和背景,有助理解课文。投影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读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文章自然分成的三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自拟小标题。提示小标题的

2、拟法:多角度拟题:人物、事件、感情等。学生默读课文。可能出现的小标题模式有:1姑娘们见麦穗;我拣麦穗;卖灶糖的老汉去世2姑娘们的梦想;我的梦想;梦幻的破灭理请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深入研读,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打出投影1、听读文章第一部分讨论:课文开头写农村姑娘们的梦,他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播放录音听读课文思考问题明确:开头写姑娘们的梦,涵盖全篇,营造了气氛,因为姑娘们做梦的纯真与丢梦的困惑,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伤感, 这种情感气氛笼罩全篇, 也为下文我的寻梦作了铺垫。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2、重点研读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独白, “我” ,二姨,老汉各一个同学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1“我”

3、什么原因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2 卖灶糖 的老汉真的想娶“我”吗?他是怎么样一个人? 3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感情有了什么变化?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朗读,然后讨论交流。明确: 1 “我”是由于模仿、好玩、贪吃才引出嫁人的愿望,由此可见我是一个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女孩。 2 不是,老人对“我”的疼爱是一种隔辈的关怀和爱护,他对我的爱没有任何希求,能够看出老人是一个慈祥和善,勤劳乐观的人。 3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越来越依恋老人了。从”担心到”望着” , ”等着继而到难过的哭泣,这些基本上我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准确把握人物心理。3、延伸拓展假如老人没有

4、“老去”请你一小女孩的名义给他写一封简短的书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代表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课文中的小姑娘难道要嫁给以为能够作他爷爷的人,只只是是为了几颗糖、我们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如此荒唐可笑的趣事,说出来在同学间交流、预备三分钟,自由发言、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诵读,探究分享了张洁的一段令人伤感的儿时经历,感受到她对至真至纯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对美好人性的赞美,但愿我们的生活不再有失望和忧伤,原仰光和欢乐永久与我们相伴、 教学后记:本文是作家张洁的一篇代表作,文质兼美,但理解其深层内涵还有些难度,我在教学中意识到这一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再读中体会人物心理,在交流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理解了作品表达的人性美, 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都受到了锻炼,但资助探究学子表达得不够,还应再推敲,使其臻于完善、 板书设计 拣麦穗 张洁姑娘们拣麦穗f我拣麦穗-我与卖灶糖老汉的交往悲哀失望对理想的向往理想的幻灭人性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