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江上渔者》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484235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江上渔者》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江上渔者》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江上渔者》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江上渔者》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江上渔者》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江上渔者》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江上渔者》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江上渔者教案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味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下面是由WTT给大家带来的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江上渔者教案,吧!江上渔者课文原文江上渔者范仲淹 宋代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译文江上行人来来往往人,只是喜欢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如今滔滔风浪里。注释渔者:捕鱼的人。但:单单,只是。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

2、片树叶似的小船。出没:假设隐假设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波浪。江上渔者语文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风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解诗题。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老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2、解诗题

3、: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学生:江上打鱼的人。(老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3、读诗题二、读诗解意。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出没”的“没”读作“m”,不要读作“mi”。“风波”的“波”读作“b”,不要读作“p”。(老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2、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

4、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假如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假如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学生朗读,评价。学生齐读。3、解词连句知大意。(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注释:往来:来来往往。但:只。美:鲜美。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风浪。(2)学生自由读,理解诗句意思。(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

5、内容。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4、齐读古诗。三、展开想象,悟诗情。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想一下吗?学生猜想。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想一样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

6、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2、如今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假如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学生齐读)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

7、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a、老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出示诗句)看到了小船。老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看到了汹涌的波涛。老师:“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老师:“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哪位小朋友来

8、通过朗读告诉我们自己看到的。学生朗读三、四两句。b、看着这画面,看着这滚滚波涛,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吃、住的困难;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每次打鱼到回归,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渔者也很辛苦,真是“谁知盘中鱼,条条皆辛苦。”呀!让我们齐读三、四两句。4、写话。老师:此时此刻,假如你是一位正在品味美味鲈鱼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那些在汹涌的波涛中捕鱼的人说。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学生写,交流。5、朗读升华情感

9、。老师:面对着这汹涌的波涛,面对着在波涛中捕鱼的人,我们有很多话要说,那就让我们把这些话化成背诵吧!一起来背诵古诗江上渔者。学生:读课文。江上渔者教学反思江上渔者是宋朝大诗人范仲淹在饮酒品鱼、欣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欺负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在教学江上渔者时,我先让学生读诗句,观察插图,联络注解想象诗意。本课教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使学生运用丰富的网络资进展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感知、想象才能及独立考虑与创新才能。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运用了信息技术可以刺激学生的表现兴趣,进步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网

10、络资环境下,可以使每个学生得到及时的反应,学生学习的真正的持续的动力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而不是外在的老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表现兴趣被激发并得到满足,而学习内容所自然形成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只有在深化学习后才能得到更充分、更出色的表现。有人说,在网络上最重要的是抓住别人的眼球,那么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只有更新的资、明丽的色彩、丰富的动画,更有新意的观点,才能有效的吸引别人的眼球,因此,网络学习环境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感知、想象才能。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

11、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现代教育技术,将被感知、被想象、被推理的事物及其开展变化的形式和过程,用仿真化、模拟化、形象化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表现出来。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发现、体验、利用生动的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从而形象地建立起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图像,培养学生的感知才能。学生通过网络实现资共享,通过查看网络资料,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古诗一类的课文,内容距今天的时空比拟远,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教学时,老师将搜集到的有关文字、注释、作者介绍、图片、影视资料,制成资库,让学生调用,弥补学生因时间和生活阅历的因素造成的理解课文内

12、容而出现的“断层”现象,增强了学生的感知才能。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独立考虑、创新思维才能。利用信息技术可实现实时交互的功能,实时干预、引导、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考虑才能。学生通过网络的交互性获得个别化指导,就能较快较好地把握课文重点,理解难点,独立考虑才能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学生特别喜欢网络,一进入网络环境就充满生气,遇到困难,也不害怕,从而在学习上有了较大的进步。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而获得的。教学时,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和查阅资库中的资料,经过分析p 、考虑、归纳后在电脑上完成练习。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信息加工的方法不同,答案也就各异。但这正表达了学生的智慧火花和创新精神。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江上渔者教案【全文END】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