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教学大纲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4836351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护理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科护理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科护理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科护理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科护理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护理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护理教学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内科护理【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教学学时】 144【开课专业】 护理【开课学期】 第3、4学期【选用教材】 内科护理 北京出版社 2011、6 (刘杰,江乙)【参考教材】 1、内科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 (马秀芬)2、内科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7 (尤黎明,吴瑛)【课程性质、目的】内科护理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课程,是学好临床护理课程的关键。学好内科护理,将有利于提高护生对疾病的观察能力,配合用药的能力和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着重培养护生的整体护理观念,使其能够熟练地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满足需要、减轻痛苦、促进

2、康复和增进健康的服务。【课程基本要求】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以及护理心理学等前导课程知识。【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学时 备注(教学方法 如: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实际操作等)第一章绪论1一般讲授,课堂讨论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5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6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30 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4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第七章内分泌

3、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10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4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第九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4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第十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8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合计144【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 绪论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熟悉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二、教学重点、难点 1、内科护理工作的要点。 2、内科护理发展趋势。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本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本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措施。 2、熟悉本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评估、临床

4、分类(分型)。 3、了解本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预后。二、教学重点、难点 1、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和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 2、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第八节 肺炎病人的护理

5、 第九节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第十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的护理 第十一节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第十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本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本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措施。 2、熟悉本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评估、临床分类(分型)。 3、了解本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预后。二、教学重点、难点 1、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心包炎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 2、循环系

6、统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辅助检查。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心率失常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 心肌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八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 第九节 心包炎病人的护理 第十节 循环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本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本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措施。 2、熟悉本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评估、临床分类(分型)。 3

7、、了解本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预后。二、教学重点、难点 1、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 2、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 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第八节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 第九节 消化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本系统

8、常见疾病病人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本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措施。 2、熟悉本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评估、临床分类(分型)。 3、了解本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预后。二、教学重点、难点 1、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 2、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泌尿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第六章

9、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本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本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措施。 2、熟悉本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评估、临床分类(分型)。 3、了解本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预后。二、教学重点、难点 1、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 2、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血友

10、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 第八节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本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本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措施。 2、熟悉本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评估、临床分类(分型)。 3、了解本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预后。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Cushing综合征、糖尿病和痛风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 2、上述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辅助检查。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内分

11、泌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Cushing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 痛风病人的护理 第八节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本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本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措施。 2、熟悉本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评估、临床分类(分型)。 3、了解本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预后。二、教学重点、难点 1、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

12、风湿关节炎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 2、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风湿热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本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本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措施。 2、熟悉本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评估、临床分类(分型)。 3、了解本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预后。二、教学重点、难点 1、三叉神经痛、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和癫痫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 2、神

13、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癫痫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第十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流行过程以及预防措施。 2、掌握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以及护理措施。 3、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治疗原则以及健康指导。 4、了解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及发病机制。二、教学重点、难点 1、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流行过程以及预防措施。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 2、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及发病机制。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细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