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4833940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林业局技术人员先进典型事迹工作计划 汇报人:XXXX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平坦,有的曲折,有的铺满了锦绣,有的却荆棘丛生。在传说中*的故乡,人们记住了一位十五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汗水奉献给为了绿化事业不懈追求的人。*家

2、乡人民的心中牢牢地记着她的名字李*,*市林业局一名普普通通的女技术人员。*长大的*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小的时候就爱上了绿的草、红的花,心里总编织着一个美好的梦。于是,带着梦想,她报考了东北林业大学。1993年7月,她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带着五彩斑斓的青春之梦,被分配到家乡林业局下属的林木种苗站工作,从此开始了自己为绿色而奋斗的人生旅程。从事林业工作并没有她想象得那么浪漫和美妙,虽然看到工作成果时会让大家感到绿色的漂亮,但真干起工作来还真是枯燥和艰苦,但*通过几年的学习还是有着充分的思想预备的。一到单位,*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虽然当时大学生在这里还比较少,但她却没有大学生常有的那些自

3、视清高。作为市林业局第一位学专业的本科生,她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认真指导全市育苗。引进了107杨并在全市推广,广泛栽植应用于通道绿化、农田林网、退耕还林等绿化工程,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几年来,她还筹建了*省林木采种基地建设项目*市刺槐采种基地1000余亩,争取到国家总投资104万元。从事林业工作是辛劳的。在1997年全省的灭荒调查中,新婚不久的她一下乡就是两个月。那时路况差,交通不便,也没有交通工具,下乡全凭两条腿。正值六七月份,炎炎酷暑,连动物都懒得出来。*作为一个女同志,二十出头,正值青春年华、梳洗妆扮的年龄,可她,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却得天天穿

4、着球鞋、运动服,戴着草帽,拿着图纸在烈日下翻山越岭,调查记录,任凭汗水流在脸上、背上。一天下来满身的汗味,吓得她都不敢往人多的地方去。为了能弄清整个地形地貌,哪里山高她就往哪里爬,哪里沟深就往哪里下。林密荆深,无路可走,她只得四肢着地,就着荆棘跟部往出去钻。为了测量更加精确,她背着仪器爬山头、攀悬崖,在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山头上,上上下下,反复测量,手上、臂上、脚上甚至脸上都留下了道道被荆棘划破的血痕;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晚上她就干脆住在群众家里,在煤油灯下绘图、设计、记录,早上5点多就又起床上山。饿了,啃一口干馍,渴了,喝一口泉水。两个多月下来,脸上、脖子上、胳膊上,凡是暴露在外的皮肤,都被

5、紫外线灼得脱了几层皮,晒得斑斑点点。调查结束时,她所包的两个乡镇的群众知道她名字的不多,但都听说过一个“林黑子”。时隔5年,这两个乡镇的新任林站站长见到李*同志后,还惊奇地说:“原来你就是李*?!光知道李*就是“林黑子”,我们还以为是个男同志呢!”1998年*省“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开始了。森林资源清查任务繁重,完成时间又要求紧迫,但林业局技术人员不够用,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身怀六甲的*又主动请缨。凡是林业人都清楚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艰苦性,要求参加调查活动就意味着要付出汗水和艰苦。但*就是有股倔劲,非得攻克这个难关。钻荆棘,攀悬崖,怀抱仪器,手拉测绳,凡是样点落到的地方

6、,她都按要求精心测量。人手少,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工作。下山归来,腿、脚都是肿胀得多高,累得她连爬上床的力气都没有;山高路陡,时常面临着滑下山坡的危险;眼瞅着蛇从面前爬过,吓得她双手抱头却无能为力;但她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天天依然是精神饱满地带着她那个工组奋战在“战场”上。她说:“林业工作虽然辛劳,但辛劳是一种磨炼,辛劳中,我体验到了人生的真趣;辛劳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辛劳中,我充实了奉献的人生。所以工作虽然辛劳,但我的心不苦。我为这份辛劳而骄傲!”林业工作是光荣的。XX年,*市被列为全省仅有的四家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单位之一。由于退耕还林是新生事物,无经验可循,也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

7、系统庞大,牵涉面广,迫切需要业务精、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同志。*同志理所当然作为最佳技术骨干人选,被抽调到市退耕办工作。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每年的计划指标,她亲自到生产一线,走访农户,认真调查研究,科学规划设计,把握了第一手资料。为了做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她精心而又慎重地帮助群众选择林种和树种,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采取林草、林药、林苗、林果一体化间作模式,使长远效益与短期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倍受广大农户欢迎。目前全市的五龙口镇沁河滩区万亩速生杨基地、克井镇、坡头镇优质核桃基地、大峪镇东沟村千亩干果基地、下冶乡朱庄、大岭千亩优质石榴基地等多处千亩以上精品工程都已

8、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看着辛勤的劳动成果,*的心里又由衷地感到了从事林业工作的光荣和自豪。由于其出色的工作表现,XX年元月,李*同志被正式调入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从事林业工作也需要铁面无私的情怀。在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中,*从不搞“关系工程”、“人情验收”,总是实事求是地逐乡、逐村、逐户、逐山头、逐小班、逐地块进行丈量登记。每年退耕还林的检查验收时间基本上都是秋冬季。有时为了赶工期,甚至冒着风雪也不停歇,图纸展不开,就折成小块,背过身,用身体挡着风雪勾绘、记录。在山上,在风雪中,摔了多少跤,崴了多少次脚,她已记不清了。但有时为了三五亩地,她却要在深山沟中跋涉十几里。别人劝她

9、说:“不必要那么认真吧?反正兑付是国家拿钱粮,给我们多登记点,也不从你家多拿一个;给我们扣下,你也不能多得一个。你少跑点路,自己少受罪,我们也念你好,岂不两全其美?”但她总是婉转地说:“我得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百姓,中间还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有的退耕户为了让多登记些面积,便想通过给一些“实惠”来收买她,但都被她严词拒绝了;有的达不到虚报的目的,便出言不逊,拦着不让验收,甚至个别农户还放出恶狗来要挟凡此种种,委屈的泪水总在她的眼眶里打转,真想撂挑子不干!可转念一想,谁让咱从事的是林业这份工作呢!擦干眼中的泪水,她又耐心地给群众讲政策,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以至老百姓都交口称赞“退耕还林真是最认真

10、的工程,最真格的工程,最得民心的工程”。林业工作需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几年来凭着一双铁腿,她几乎踏遍了*的山山水水,一沟一壑。对*退耕还林的地形地貌、立地条件、林种结构、林木生长、套种情况等都了然于胸,被同志们誉为林业局的“活字典”、“活地图”。然而,谁又知道这赞誉的背后,对一个女人来说隐藏着多少艰辛?多少汗水?多少委屈?多少泪水?*热爱林业工作,也希望做贤妻良母,这是家庭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然而,在生活的实践中,她不得不牺牲许多,丢弃许多,工作的投入,使她经常忘了下班和照顾接孩子。她欠孩子和家庭的太多太多。儿子眼睛自幼高度弱视,全由丈夫一人带着去郑州、新乡,给孩子针灸、按摩治疗,生活、

11、学习也全由丈夫管着。她基本上没有好好地尽过做母亲的职责;公公瘫痪十多年,也得婆婆全力照顾,她基本不能好好地尽到做儿媳的职责;母亲年近80,但她去探望的次数屈指可数,最终还是让老人在巴望见女儿最后一面的遗憾中逝去,她也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职责。回想起XX年退耕还林检查验收两个月后回到家里,两岁的儿子喊她为“阿姨”的情景,现在说起来,*都还是两眼含泪。作为一个社会人,她尽到了自己所能尽到的一切责任,但作为家庭的一员,她对家庭有太多太多的亏欠,这一切的一切,她只有默默无闻地忍受。天道酬勤,XX年以来,在她的努力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8.23万亩,太行山荒山造林20.5万亩,都顺利通过省厅和国家林业局的检

12、查验收。到目前,满山遍野的林木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基本都已成林,有力推动了我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摸索出了不少先进实用的工作方法和宝贵经验。这一切,无不浸润着李*同志滴滴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工作本来也是一种生活,假如一种工作让人失去太多,那么,拥有这种工作的人就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这种精神就是:牺牲自己,全心为人。正是寄于这种精神,*的工作才无往而不胜。作为林业工作人员,还需要她不断地学习。她总是拿“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警戒自己、鞭策自己,把别人用在闲聊、“斗地主”上的时间统统用在学习上,不断向书籍、同事、网络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内在素质。为了对外树立良好窗口,XX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

13、设“山川秀美新*”的口号,要求对全市通道进行绿化。*的通道多,地形复杂,这对规划设计人员来说,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工作。她带领技术人员进行认真调查,根据每条公路的功能、区域、沿线地形地貌等特点,翻阅资料,征求各方面意见,提出了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尽可能使每条道路体现出不同的景观,实现满目郁郁葱葱、一路一景、路移景换的造林效果。为了达到这些效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去学习。她还十分注重科研的开发和应用。为了改变“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状况,她上高山,下林场,入苗圃,进农家,根据十几年的林业工作经验,提出困难造林地造林技术支撑方案。这些方案大大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她的“*技术研究”成果也获得了*省人民政府

14、颁发的“*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教育厅颁发的“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成果奖”二等奖。*致力研究的国家*研究项目填补了国内同类型研究方面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省科学技术厅鉴定为科技成果,并获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系列的成果全都源于*辛勤的耕耘。由于李*同志对林业各方面的突出贡献,XX年9月荣获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太行山绿化工程先进个人”称号,XX年三月被*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省绿化奖章”。“干林业苦不苦?苦!但没有我们林业人的苦,哪来的山青水碧天蓝?”从高等学府走出来的第一天起,*就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十五年奉献给了大山,奉献给了林业。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石破天惊的壮举,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心血装扮着*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看着镜中青春渐逝的自己,看着越来越美、越来越绿的大山,她笑了,笑得很甜,很美。 时间:XXXX2021感谢您的审阅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