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雷梁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精校版本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483388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7.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雷梁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精校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贝雷梁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精校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贝雷梁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精校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贝雷梁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精校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贝雷梁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精校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贝雷梁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精校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雷梁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精校版本(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编制说明-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目的及原则- 1 -1.3 编制范围- 2 -2 工程概况- 2 -2.1 设计概况- 2 -2.2 梁体设计要点- 2 -2.3 主要技术标准- 3 -2.4 自然条件- 4 -2.5 主要工程数量- 7 -3 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施工对策- 8 -3.1 工程特点- 8 -3.2 工程重难点- 8 -3.3 针对施工重难点采取的对策- 8 -4 施工进度计划- 8 -4.1 主要工序作业时间分析- 8 -5 主要施工工艺技术- 9 -5.1 总体施工方案介绍- 9 -5.2 工艺流程- 11 -5.3 满堂支架搭设- 12

2、 -5.4 贝雷梁支架搭设搭设- 16 -5.5 NU02联防护棚架搭设- 19 -5.6 SU01联防护棚架搭设- 20 -5.7 支架防护及安全通道搭设- 21 -5.8 底模、侧模安装- 23 -5.9 支架预压- 23 -5.10 支座安装- 26 -5.11 钢筋加工及安装- 27 -5.12 模板及支撑安装- 28 -5.13 预应力管道安装及钢绞线穿束- 29 -5.14 连续梁混凝土施工顺序- 32 -5.15 预应力张拉施工- 33 -5.16 压浆及封锚- 37 -5.17 支架拆除- 39 -6 交通组织及防护措施- 40 -优异品+6.1 交通组织方案- 40 -6.2

3、 临时道路封闭方案- 40 -6.3 S49省道道路临时封闭施工方案- 41 -7 资源配置计划- 43 -7.1 劳动力需求计划- 43 -7.2 主要周转材料配置计划- 44 -7.3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44 -8 安全保证措施- 44 -8.1 施工安全措施- 44 -8.2 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45 -8.3 预应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5 -8.4 盘扣式脚手架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46 -8.5 高空作业安全- 47 -8.6 施工用电安全- 47 -8.7 施工防火措施- 48 -9 质量保证措施- 48 -9.1 试验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48 -9.2 测量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4、- 49 -9.3 模板满堂支架质量保证措施- 49 -9.4 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49 -9.5 预应力安装、张拉、压浆质量保证措施- 49 -9.6 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1 -10 季节性施工措施- 52 -10.1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52 -11 环境保护措施- 53 -11.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3 -11.2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53 -11.3 控制排污- 53 -11.4 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振动- 54 -12 应急预案- 54 -12.1 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54 -12.2 安全排险救助工作的基本要求- 54 -12.3 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基本程

5、序- 55 -12.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55 -13 附件- 58 -优异品+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现浇箱梁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变更和答疑;(2) 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3)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桥梁详勘);(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TG18-2003; (9)建筑机械

6、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5)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 1.2 编制目的及原则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指导本项目现浇钢筋砼箱梁施工的顺利进行,完成生产目标,确保施工工程质量,使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7、与健康,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尽可能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现浇钢筋砼箱梁施工方案。(1)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标准中各项规定和设计文件的各项要求进行编制。(2)工期满足业主对本分部分项工程工期的要求。(3)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制定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4)支架严格检算,并经专家论证。 (5)坚持施工技术的先进性、针对性,施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做到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科学合理、经济实用。(6)以“安全第一”为原则,结合施工最大荷载和最佳作业空间,确保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不互相干扰、方便施工,操作安全。(7)经济实用,美观大方,除满足

8、施工期间使用外,还结合材料的定型尺寸设计,易施工、易拆除,可周转使用,减少浪费,降低工程成本。1.3 编制范围本工程现浇钢筋砼箱梁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SU01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SU03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NU01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和NU0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共计四跨,跨度分别为22.338m、20m、20m和42.641m。2 工程概况2.1 设计概况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位于青田县鹤城镇太鹤大桥和塔山大桥之间,北起校场路与临江东路交叉口,南至江南大道,跨越瓯江,自北向南可分为北侧引桥、跨瓯江主桥、南侧引桥、两岸接线推坡和景观塔楼等。拟建桥梁全长503.

9、979m,桥宽10m,主桥为四跨连续箱梁,跨度布置为70m+105m+105m+70m,主要包括北侧引桥、跨瓯江主桥、南侧引桥、两岸接线推坡和景观塔楼、雨水排水、功能照明、以及桥面铺装和栏杆等附属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约9969.77万元。2.2 梁体设计要点桥梁设计要点见表2.2。 表2.2 桥 梁 设 计 要 点序号位置联号梁形式跨径/m断面形式梁高/m悬臂宽度/m顶、底板厚度/m1瓯江南岸SU01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22.338单箱双室21.50.222瓯江南岸SU02简支叠合梁49单箱双室2.51.50.233瓯江南岸SU03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20单箱双室21.50.224主桥ZQU0

10、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50单箱单室2.8-81.50.35瓯江北岸NU01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20单箱双室21.50.226瓯江北岸NU0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42.641/33单箱双室2.81.50.22图2.2-1 箱梁断面图图2.2-2 箱梁断面图2.3 主要技术标准 (1)功能定位:人行、非机动车桥; (2)设计荷载:人群荷载、非机动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取用;(3)桥梁横断面宽度:0.5m栏杆+2.25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2.25m人行道+0.5m栏杆=10m;桥面横坡:双向1%;净空标准: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2.5m,桥下行车净空5m;设计水

11、位:本桥位设计防洪水位采用20年一遇的水位,即14.83m(数据来源防洪评估报告),本设计根据20年一遇的洪水位确定桥梁标高,同时按照百年一遇洪水频率验算桥梁结构安全;规划常水位:7m;(青田水利枢纽建成后规划水位)防洪标准相关参数结果:20年一遇洪水水位:14.83m,最大流速:3.94m/s,一般冲刷深度0.64m,局部冲刷深度1.55m,桥前最大壅水0.075m;100年一遇洪水位:18.37m,最大流速:4.63m/s;(上述数据均来源防洪评估报告)通航标准:按“浙港航2014149号”文件取用:三溪口及青田水利枢纽建成完工后,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8.28m,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6.5

12、m。通航净宽90m,净高7m,为矩形框;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01.1;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环境类别:本桥梁工程上部结构环境类别为类。水中构筑物、桥墩、承台、桩基基础为类环境。桥面防水等级:I级(防水层使用年限15年);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属于弱震,少震区,桥梁抗震设防分类:丁类;过桥管线及过桥方式:根据与管线单位的沟通,结合青田城市发展和远期规划,需过桥的管线有给水、强电、燃气、弱电四种管线,利用架空的预制道板和基座实现管线过桥。2.4 自然条件2.4.1 地区特征拟建场地位于太鹤大桥和塔山大桥之间,北起校场路与临江东路

13、交叉口,南至江南大道,跨越瓯江,瓯江走向为北西-南东,宽约300m,里程K0+000-K0+080南岸坡分布道路管线、人防及瓯江干堤工程,该段标高为15.72-12.64m,相对高差约3.0m。里程K0+080-K0+180为河漫滩,该段标高为5.64-12.64m,相对高差约7.0m。里程K0+180-K0+440为河床位置,常水位标高约3.0m,最大水深约6.0m,河堤标高-0.15-0.67m。里程K0+440-K0+507北岸坡分布道路及管线,距离周边建筑约18.0m,该段标高为7.54-14.79m,相对高差约7.0m。桥址南北两侧防洪提已基本完成,局部绿化设施正在施工。拟建桥址处于

14、浙东南剥蚀丘陵区瓯江河谷,覆盖层主要为冲积及冲洪基层,基底为燕山晚期花岗岩。2.4.2 工程地质(1)地基土构成与特征根据地勘报告,桥址范围深度以浅岩(土)层按其结构构造、成因类型、工程力学性质差异分为4大层,由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层(Q4ml):灰黄色、干燥,松散-稍密,由碎块石、粘土、卵石组成,总体硬质物占50%-60%,碎块石大小2-20cm,部分大于35cm,卵石大小2-10cm,余为少量砂质充填。堆填时间约5-15年,局部分布。层顶标高15.726.73m,层厚12.501.50m。卵(漂)石(Q4al):灰黄色,稍湿-饱和,中密,受冲刷影响上部0-5m呈稍密状,主要成份为卵石、漂石,卵石占30-40%,大小2-18cm,漂石占20-30%,大小约35-40cm,部分大于80cm,含砾石10-20%,大小0.2-2cm,余为砂质充填。全场分布。层顶标高7.58-0.67m,层厚29.504.40m。夹粉砂(Q4al):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成份为粉砂,含少量砾石充填。主要分布于层。层顶标高0.81-0.77m,层厚2.001.60m。含粘土卵石(Q3al-pl):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