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膀胱冲洗法对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4833658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膀胱冲洗法对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不同膀胱冲洗法对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不同膀胱冲洗法对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不同膀胱冲洗法对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不同膀胱冲洗法对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同膀胱冲洗法对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膀胱冲洗法对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同膀胱冲洗法对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作者:杨翠娟周乃香田艳芳 前列腺增生症(hyperplasiaofprostate)为老年男性常见病。实际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泌尿系梗阻而出现的以尿频、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男性病。手术摘除前列腺仍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最佳选择,而膀胱痉挛是前列腺摘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报道1,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为50%。膀胱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易造成继发性出血、漏尿、引流管堵塞、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困扰医疗护理工作的一个难题。目前,防治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报道很多,如应用镇痛类药物、改变冲洗液的温度或速度、按摩

2、足部膀胱穴等2,虽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膀胱痉挛的问题。经过大量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血凝块堵塞引流管造成引流不畅,是引起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重要原因。2002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对108例行前列腺摘除的患者术后采用了短暂快速冲洗法进行膀胱冲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108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6岁。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疾病程度、症状体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3、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术后均留置膀胱造瘘管、气囊导尿管、耻骨后引流管,术后均未使用自控镇痛泵。 2.方法。两组均于术后立即开始密闭式持续膀胱冲洗,冲洗液为无菌生理盐水,温度2030摄氏度,冲洗速度为手术当日100120滴/min,术后12日为80100滴/min。术后37日为6080滴/min,持续冲洗膀胱37日。观察组采取短暂快速冲洗法,即在每日设定冲洗速度的基础上,定时挤压引流管,在确保引流通畅的情况下,关闭冲洗管510s,然后突然打开,使冲洗液呈水流状,持续2030s,再恢复原来的冲洗速度。一般手术当日,每1530min1次,术后12日,1次/h,术后37日,每1次/2

4、h。对照组采用传统冲洗法,即在每日设定冲洗速度的基础上,视冲洗液的颜色深浅随时调节冲洗速度,色深则快,色浅则慢。 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由课题组人员制定详细的观察表,随时观察、记录2组患者膀胱痉挛的情况及引流管堵塞情况。(1)膀胱痉挛的评估。膀胱痉挛可分为自觉症状和可观察症状。自觉症状指患者有明显的膀胱胀满感,急迫的排尿感,膀胱痉挛性疼痛等;可观察症状指膀胱冲洗不畅,冲洗液血色加深,冲洗液反流及导尿管周围有尿液溢出。根据膀胱痉挛的症状将膀胱痉挛分轻、中、重3型3。轻型:轻微的膀胱胀满感和膀胱痉挛痛,冲洗通畅,冲洗液颜色变化不大,56次/日;中型:明显的膀胱胀满感和膀胱痉挛痛,较强的尿意和便意

5、,导尿管周围有血性尿液外溢,冲洗不畅,冲洗液颜色加深,每12h出现1次;重型:难以忍受的膀胱胀满感和膀胱痉挛痛,强烈的尿意和便意,导尿管周围血性尿液外溢加重,冲洗液反流,冲洗液血色明显加深,患者不断屏气,数分钟出现1次。(2)引流管堵塞程度的评估。根据引流管堵塞时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引流管堵塞分轻、中、重3种。轻度:短暂性引流不畅,经挤压后引流通畅;中度:引流明显不畅,挤压效果不明显,需用无菌注射器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将血凝块冲开,恢复通畅,重度:以上处理均无效,需要更换引流管。 4.数据处理。以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和t检验。 结果 1.2组冲洗法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2

6、组冲洗法膀胱痉挛情况比较 组别n痉挛发生例数合计 轻中重例% 观察组689601522.0 对照组4081212152.5 注:=7.23,P<0.01 2.2组冲洗法引流管堵塞情况比较见表2。 表22组冲洗法引流管堵塞情况比较 引流管堵塞例数合计 组别n轻中重例% 观察组689301217.6 对照组409711742.5 注:=7.92,P<0.01 3.2组冲洗法膀胱痉挛间隔时间比较见表3。 表32组冲洗法膀胱痉挛间隔时间比较 组别n膀胱痉挛例数痉挛间隔时间(x-s,h) 观察组68155.00.3 对照组40211.50.2 注:t=42.06,p<0.01 讨论 1

7、.本研究中,观察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痉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冲洗方法膀胱痉挛的例数与引流管堵塞例数接近,提示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与引流管堵塞关系密切。有报道,膀胱痉挛与引流管堵塞互为因果。前列腺摘除术后,前列腺窝渗血较多,如冲洗不能及时有效,极易形成较大血凝块而堵塞引流管,造成引流不畅,膀胱内压升高,诱发膀胱痉挛;而膀胱痉挛又使出血进一步加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另有报道4,血凝块堵塞引流管引起的膀胱痉挛,不论采用何种镇痛方式,或加大镇痛药剂量均无效。因此,对前列腺摘除的患者术后均应将引流状况作为首要的观察指标。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从解决引流管堵塞入手,改进冲洗方法,对68例前列腺摘除的患

8、者采取了短暂快速冲洗,利用短暂快速冲洗的作用,使沉积在膀胱内的小血块得到及时有效的冲出,避免了较大血凝块的形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引流管的堵塞,减少了膀胱痉挛的发生。 2.传统的膀胱冲洗,是根据冲洗液的颜色深浅随时调节冲洗速度。由于此方法是在一定冲洗速度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滴数,因速度差异小,难以形成急流,因此,不能有效地将沉积在膀胱内的小血块冲出。同时,因冲洗时间和冲洗速度不确定,随意性较大,容易造成一定时间内大量冲洗液进入膀胱,使膀胱过度充盈,内压增高,诱发膀胱痉挛。观察组所采取的短暂快速冲洗法,是在确保引流通畅的情况下,先关闭冲洗管510s,然后突然打开冲洗管,使冲洗液呈水流状,控制冲洗时间在

9、2030s,使膀胱内液体充分流出,这样,即达到了冲洗目的,又不会造成大量冲洗液进入膀胱。 3.护理要点。(1)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因疼痛、精神紧张、焦虑等,可使血压升高,出血加重,增加引流管堵塞,应教会患者放松的技巧,分散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做好家属的思想沟通,给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2)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是本次研究的关键问题。术后立即进行膀胱冲洗,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叠、扭曲,定时挤压引流管,如为较大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挤压无效时,应及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无菌生理盐水,及时反复高压冲洗抽吸血凝块,直至引流通畅,以免造成膀胱充盈、痉挛而加重出血。

10、(3)准确记录尿量、冲洗量、和排出量。尿量=排出量-冲洗量。以防TUR综合征。(4)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如便秘、咳嗽等,手术前后,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术前行清洁灌肠,术后5日内禁止灌肠和肛管排气,以免造成前列腺窝出血;术后给予流质饮食或易消化的食物,并辅加多纤维食物,利于排便。(5)预防泌尿系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冲洗液及时倾倒,会阴护理每日2次,导尿管周围用无菌棉垫包裹,污染后及时更换,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液排出。(6)生活指导。术后12个月内,应避免受凉、劳累;避免剧烈活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性生活等,防止继发性出血;前列腺窝的修复需要36个月,因此,鼓励病人多饮水,勤排尿;多摄入粗纤维食物,忌饮酒及辛辣食物,以防便秘造成继发性出血;前列腺摘除术后,可因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仍会有排尿异常现象,应有意识地练习收缩腹肌、臀肌、及肛门括约肌,以训练排尿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成,赵定平.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防治方法的探讨.江苏医药杂志,2000,26(7):569. 2吴文通,胡可,严庆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中国临床医学,2003,10(5):717. 3梅华.泌尿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31. 4潘继荣.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中华当代医学,2005,3(2):83.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