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4832385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责任教师XX本次心理学概论作业评讲(3)主要针对重庆电大编制的心理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中的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是说明和解释。二、简答题(一)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1. 考核知识点:动机的特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2. 解答提不:动机的特点有: 动力性; 指向性; 隐蔽性; 活动性; 维持性。xx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的需要构成的:生理的需要,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安全需要,它表 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

2、等;归属和 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 加一个团体等;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 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 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 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二)简述情绪的成分与功能。1. 考核知识点:情绪的成分与功能2. 解答提不:情绪的成分。情绪是一个多成分的复合心理现象。它是由以下三种成分组成的。 主观体验 外部表现 生理XX情绪的功能: 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情绪是

3、激励行为的动机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情绪是人际交流的手段(三)举例说明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1. 考核知识点: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2. 解答提不: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1)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 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 动机。例如,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学生 希望成为优等生,在班上拔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的学生为了报答父 母的养育之恩,不愿辜负父母、亲友的期望;有的学生是在英雄、模范人物的 影响下,希望学好本领,将来

4、为建设祖国服务;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动机,上 学只是为了混日子;等等。这些不同的动机都表现在同一种学习行为中。学习 动机不同,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 为。例如几个人都想休息,但有的去剧院,有的去散步,有的去划船等。(2)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心理 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 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 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 阻碍作用。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

5、忆和 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是由动机过 强造成的。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 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 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 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 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 耶克斯一道德森定律。(四) 在学校环境中,如何发挥社交动机的积极作用?1. 考核知识点:发挥社交动机的积极作用2. 解答提不: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社交动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

6、得以满足:xx之间的沟通和同伴之间的沟通。(1) xx沟通良好师生沟通的作用。良好的师生沟通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必 要的社会心理背景,可以使学生获得社交的满足,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 到社会中人与人之问的温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和乐观性格。良好 师生沟通的要素。在课堂背景中要实现良好的师生沟通,有三个构成要素:真诚、“接受、“理解。(2) 同伴沟通同伴沟通主要表现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它是儿童社交活动的又 一重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同伴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种影 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同伴并可能取代父母和老师在儿童心目中的第一地 位。如果缺乏同伴沟通,儿童的社

7、交需要和情感得不到满足,常常会引发一些 不正常的问题状态和行为表现。同伴沟通对儿童的社会化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同伴间的交往为 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演习、观摩及模仿的机会和场所,提供了榜样和强化的作 用,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来学习、巩固和内化各种社会行为规则。同伴沟通有助于儿童从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 和需要。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影响了以下几方面的活动:有效地获得信息,有效地综合信息,建设性地解决人际问冲突,有效地解 决团体中的问题,能与人合作。同伴沟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在友好的、相互关怀的同伴关系中,同学之 间相互得到支持和鼓励,更能发挥学习的潜力。(五) 什么是表情

8、?表情有哪些类别和功能?1. 考核知识点:表情;表情的类别和功能2. 解答提不:(1) 情绪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发生时,又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 现,这些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叫表情。(2) 表情包括情绪在面部、言语和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称为面部表情、语调 表情和姿态表情。表情起着求偶、顺从、维持接触行为以及警告、求救和威胁等信号作用, 在人类,表情特别是面部表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工具。面部表情:人类表达情绪的最主要的一种表情,是情绪在面部的表现。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将人的面部分为 额眉一鼻眼区、眼一鼻颊区和口唇一下巴区等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的活动构 成了不

9、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着响应的情绪。将各区肌肉的细微活动综合起来就 可表达不同的情绪。在表现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中,起主导作用的肌肉各有不 同。愉快时:额眉区放松,眉毛下降;眼鼻区眼睛眯小,面颊上提,鼻面扩张;口唇部 嘴角后收、上翘,这三个部分的肌肉运动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笑的面部表 情。姿态表情:是情绪在身体姿势和动作方面的表现。其中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 身体动作部位。欢乐:手舞足蹈;悔恨:顿足捶胸;惧怕:手足失措;虔诚:肃立低头。语调表情:情绪发生时在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方面的表现。高兴时音调轻快;悲 哀时声音低沉缓慢;愤怒时说话大声而严厉;撒谎时声音会比平时高一些;同 样一句话用不同的

10、声音讲出,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理解:你干吗升调表示怀疑;降调表示不耐烦;用感叹语气强调吗字,则表示 责备。情绪识别是借助于许多线索,特别是借助面部那些活动性更大的肌肉群的 运动而实现的。面部表情如果和姿态表情与语调表情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准 确地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六) 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 考核知识点:能力差异的主要表现2. 解答提不: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能力的类型差异;(2)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注意:简要说明。四、论述题(一) 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1. 考核知识点:什么是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的策

11、略。2. 解答提不:(1)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 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包括削弱或祛除正在进行的不适当的 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某种情绪。所以情绪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 程。也就是说,情绪调节实际上是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过程,使自己的情绪状态 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的需求。(2) 情绪调节的策略 回避和接近策略 控制和XX策略 注意转移策略 认知重评策略 表达抑制策略 合理表达策略3.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论述。(二)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 考核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2. 解答提

12、不: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为自己设立的目标和愿意冒的风险,人们感知的自 我效能感越强,选择的目标越高,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毅力也越强。相反,那 些认为自己缺乏应付生活能力的人容易焦虑,可能形成回避倾向。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1) 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学生亲身经历的成功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 提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在教学中,要使 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首先,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建立适当的目标。目 标定得过高,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仍然达不到,那么他们就不会产生成功的体 验;反之,目标过低,即使达到了目标,也不会使学生产生

13、能力感。其次,要 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有亲历成功的机会。例如,鼓励学生自己办 数学墙报,鼓励同学之间自己开展数学竞赛等。(2) 树立学习榜样观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水 平差不多的同学解决了一道难题,会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可完成同样的任务, 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树立好的榜样,好的榜样不 一定指一个人,也可能指一件事。教师要善于发现榜样,敏感地抓住,及时地 指出,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榜样身上,让他们从榜样身上看到自己的潜能, 增强自我效能感。(3) 设立短期、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研究表明目标应是短期的、具体的,下一次或下一周的

14、要比6星期后或半 学期的目标更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及内在动机。目标还要具有挑战性,即具有一 定的难度。(4)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在 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当粗暴训斥,也不要包办代替,而要耐心启发、 循循诱导。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应当讥讽,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 启发学生一起来寻找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对学生学习上的优点和点滴 进步要善于发现、及时肯定、给予鼓励和表扬。总之,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提高。(5) 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

15、或维持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 它对调节人的行为很重要,是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又一关键。进行自我强化 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然后根据设立的标准来评价、检查自己的行为 及效果。当达到自己的标准或目标时,个体就会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 或增强自我效能感。3.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论述。(三)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1. 考核知识点:动机的激发2. 解答提不:(1)内部动机的激发 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13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决定,就要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使用下面的 教育行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教师要理解、欣赏和尊重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努力,鼓 励学生充满兴趣和热情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将学习气氛建构成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培养学生的胜任力教师怎样创造一个有利于胜任力培养,确保学生的胜任力体验的课堂气氛? 可提供最佳挑战。只有面临最佳挑战时的成功,才能产生真正的成功和成就体 验。学生在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可能体验到成功与愉快,也可能体验到失 败与沮丧。中等难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