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及回填监理的研究细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4831926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及回填监理的研究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土方开挖及回填监理的研究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土方开挖及回填监理的研究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土方开挖及回填监理的研究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土方开挖及回填监理的研究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及回填监理的研究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及回填监理的研究细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层住宅楼、商业与地下车库土方开挖与回填监理实施细如此 审批:第二十七监理部2013年8月6日目 录一、土方开挖1、工程概况2、监理依据3、本工程监理要点与目标值4、监理工作主要流程5、主要工作质量记录二、土方回填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施工准备4、施工质量控制5、回填土施工6、质量控制措施7、回填土旁站要点8、回填土验收9、施工质量检查三、土方开挖与回填雨季安全施工措施一、雨期施工人员管理职责二、土雨季施工措施1、土方回填2、土方回填3、雨季施工准备4、安全保证措施一、土方开挖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住宅楼与地下车库工程、工程地点:、工程规模:、参建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2、:施工单位:勘察单位:2、监理依据:2.1 地基与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22002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3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XGB5000720112.4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与专家论证审查方法(建质【2004】213号2.5关于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方法的通知建质【2008】75号 2.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8业主提供的施工图设计文件2.9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变更通知单2.10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3、本工程监理要点与目标值3.1、监理控制要点3.1.1、基

3、坑开挖一般规定1基坑开挖工程包括无围护结构的放坡基坑开挖和有围护结构的基坑开挖,以与与之相配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2基坑开挖前,应根据该工程结构型式、基坑深度、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周围环境、施工方法、施工工期和地面荷载等有关资料,确定基坑开挖方案和地下水控制施工方案。3基坑开挖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支护结构的龄期、机械选择、基坑开挖时间、分层开挖深度与开挖顺序、坡道位置和车辆进出场道路、施工进度和劳动组织安排、排水措施、监测方案、质量和安全措施,以与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需采取保护的措施等。4基坑边缘位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弃土堆置高度不应超

4、过1.5m,并且不能超过设计荷载值,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5施工中机具设备停放的位置必须平稳,大、中型施工机具距坑边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土质情况等,经计算确定。6采用机械开挖土方时,需保持坑底土体原状结构,应在基坑底留500mm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同时,要设集水坑,与时用泵排除坑底积水。7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8基坑周围地面应进展防水、排水处理,严防雨水等地面水浸入基坑周边土体。9基坑开挖完成后,应与时清底验槽,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11土方开挖过程

5、中,特别是雨季、汛期施工时,注意气候、降雨、降温等预报,按施工方案的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基坑开挖前,应熟悉围护结构撑锚系统的设计图纸,明确撑锚位置、标高与设置方法等设计要求。 2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理,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一般应“分层开挖、严禁超挖,撑锚与挖土配合,严禁超挖,在软土层与变形要求较严格时,应采用“分层、分区、分块、分段、留土护壁的开挖原如此。 3在挖土和撑锚过程中,由专人作检查、观测,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清原因,采取技术措施。 4限制坑顶周围振动荷载作用,并应作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部位的支护。 5基坑挖土时,做好挖土的机械、车辆的通道布置、挖土的顺序

6、与周围堆土位置安排。不得在挖土过程中,碰撞围护结构和工程桩。6基坑开挖后应对围护排桩的桩间土体,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砌砖、插板、挂网喷等处理方法进展保护。并应对工程桩进展保护,严禁碰撞损坏桩头。 7根底结构完成后,应与时在根底和坑壁之间进展回填。回填土通常用原挖出的土不得用腐植土、冻土与含水量大的土等作为填土,或按图纸要求的填料,分层回填夯实,满足设计密实度要求。1) 开挖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或引发的事故应预先制定抢救方案;2) 应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展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掌握基坑施工边坡、围护结构的变形值和变形速率,与时查明坑周地面的裂缝与其变化等;3) 调查相邻基坑施工情况并协调双方的施工;4

7、) 了解本地区类似场地已发生过的事故经验、教训,做好事故的防X;5) 严格控制基坑周边地面荷载,设计时不漏算荷载,施工时不乱加荷载;6) 对基坑周边的地上建筑、地下工程以与道路工程等应进展监测,采取预防保护措施;7) 基坑施工过程应随时密切注意气候(降雨、台风、地震、降温等)预报,以便做好相应防灾措施。多的可变因素影响而改变,不可仅按某些特定的参数判断基坑工程的安全度,无视基坑工程的实际动态变化。应对基坑工程的安全度进展随机分析,掌握可能引发病害事故的不利条件,提供有效的安全对策。1) 基坑工程发生危害事故时,应查明其确切原因,对基坑、相邻建筑物、道路与地下管线造成的危害程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8、进展抢救处理;2) 制定基坑危害事故处理方案时,不仅要对基坑事故能进展有效抢救,还要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与相邻基坑进展保护,不应产生不利影响;3) 基坑工程发生危害事故时,应与时迅速组织抢救,防止丧失抢救时机,酿成更严重后果;4) 基坑施工中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见附录;5) 事故处理后,应在事故发生部位与相邻部位增加监测点加强监测,与时进展预报工作,严防事故再度发生。并应抓紧进展诱发事故原因的整治工作,彻底去除事故隐患;6) 基坑事故造成工程桩或地下结构损坏时,应根据损坏状况和其重要程度,采取有效加固方法进展处理,恢复正常使用功能。一般规定 1基坑变形必须满足坑内和坑外周边环境两方面的控

9、制要求。2坑内变形控制要求:a围护体系向坑内位移不得影响地下室底板的平面尺寸和形状; b围护体系向坑内位移不得影响工程桩的使用条件。3坑外周边环境控制要求:a基坑周边地面沉降不得影响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正常使用或差异沉降允许值;b基坑周边土体变位不得影响相邻各类管线的正常使用或变形曲率允许值;c当有共同沟、污水管道、公路等重要设施存在时,土体位移不得造成结构开裂,发生渗漏。4当基坑变形不能满足坑内控制要求时,应采取土体加固、卸载等减少基坑变形的措施。5当基坑变形不能满足坑外周边环境控制要求时,应对被影响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类管线采取防X的措施,如土体加固、结构托换、暴露或架空管线等。6在地下水

10、位高的地区,围护体系必须有良好的截水系统,当有渗漏发生时,必须与时采取有效的堵漏措施,制止非正常变形开展。7在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围护体系必须有良好的地表水泄水和排水系统。8基坑内存在的水井、灌注桩预成孔、钻探取样孔等,必须用粘土等低透水材料回填,防止造成涌水或流砂。9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基坑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 基坑变形控制的设计措施1支护体系的平面形状,应使围护结构整体均衡受力。在转角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2对于无支撑重力式围护体系,边长过大时,应采取中部加强的措施。3在软土地区,支护体系的插入深度除满足稳定要求外,当有较好下卧土层时,支护体系的根部宜插入好土层。4当坑底土层比拟软弱时,宜对被动

11、区土体进展加固。基坑变形控制的施工措施1基坑工程施工,必须以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为原如此,减少基坑的后期变形。2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准备工作:a控制场地施工用水;b做好坑内降水,降水效果应满足设计要求;c做好止水堵漏的准备工作;d做好底板钢筋的加工工作,缩短底板施工时间。3围护体系有渗漏时,必须与时采取有效的堵漏措施。基坑暴露后,必须与时铺筑垫层,必要时可在垫层中加钢筋。4严格控制基坑周边的超载。在载重车辆频繁通过的地段,应铺设走道板或进展地基加固。5放坡开挖的边坡,坡度和坡高应通过计算确定,分级放坡时,应同时验算小坡和大坡的稳定性,并考虑卸荷回弹,雨季施工,土壤扰动等影响。控制在坡顶堆放弃土或其他荷

12、载。保持坡体枯燥并做好坡面和坡脚保护措施。6基坑周边防止地面水渗入。当地面有裂缝出现时,必须与时用粘土或水泥砂浆封堵。7应采用分层有序挖土,不得超挖。基坑变形控制的应急措施1当基坑变形过大,或环境条件不允许等危险情况出现时,可采取如下措施:a底板分块施工;b增设斜支撑。2基坑周边环境允许时,可采用墙后卸土。 3基坑周边环境不允许时,可采用坑内底脚被动区压重。压重措施有:a草袋土;b填砂或填土。一般规定1现场监测是指在基坑开挖与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展各种观测与分析工作,并将观测结果与时反应,以指导设计与施工。2在基坑开挖前制定现场监测方案,主要

13、内容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内容、测点布置、观测方法、监测项目报警值、监测结果处理要求和监测结果反应制度等。3严格实施现场监测方案,与时处理监测结果,监测工作应由有资质的勘察单位进展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与时向监理、设计和施工人员作信息反应。必要时,应根据现场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4基坑工程现场监测除应符合有关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X的有关规定。监测内容1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a自然环境;b基坑底部与周围土体;c与基坑相邻的周围城市道路路面。 2应根据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和实际情况具体特点选择确定现场监测项目。3.2.1进度目标:按进度计划完成。3.2.2造价目标:按投资预算控制。3.2

14、.3安全目标:安全施工无事故。3.2.4质量目标和控制标准:严格落实施工组织专项方案,以与国家相关规X。4、监理工作主要流程:1建设单位是否向施工、监理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地下管线与地下设施资料,查交接手续、资料是否充分 2建设单位是否委托房屋安全鉴定单位对毗邻建筑物做安全鉴定,或检查评价评估资料3建设单位是否对超过7m深的深基坑设计方案组织专家进展评审并提供书面评审报告,设计应对评审意见作出回应.当基坑设计方案发生重大变更,应重新进展评审和审批4 建设单位是否委托第三方对基坑变形进展监测 甲方应做的前期工作 见右格施工单位编制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工程 土方开挖工程的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应急预案,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如深度5m,或地下室3层,或深度虽小于5m,但水文、地质、地下管线复杂的基坑,企业应组织不少于5位专家进展论证评审并提供书面评审意见监理编制专项安全监理细如此监理审查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应急预案,检查是否经过专家论证评审、评审意见是否落实?施工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开工申请表报监理监理审查开工报告余泥排放证,连同运土司机驾驶证、运土车准用证复印件监理审查相关证件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