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笔记节日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483136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南笔记节日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甘南笔记节日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甘南笔记节日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甘南笔记节日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甘南笔记节日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南笔记节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南笔记节日(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南笔记节日亮宝节亮宝节是一个迎接春天的节日,每年正月十四在甘南碌 曲县西仓寺举行。天麻麻亮,我们一行人从碌曲县城出发,沿洮河水岸前 往西仓寺。毕竟是春天了,河面上冰已融解,滔滔水流碰撞 着石块,而后形成大大小小的水花,蜿蜒东去。公路上,满 是穿着“则加”(没有缎面的羊皮袄),打着口哨,骑着摩托 车飞驰而过的年青人。活泼、浪漫、青春的身影,使小小县 城显得别致而温暖。碌曲,藏语意为洮河。这里曾有十二个部落,他们的祖 先是吐蕃人。唐时期,吐蕃大军从青藏高原一路东进,穿越 河西走廊至河州、洮州。这支东征部落远离家乡,散落在青 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南草原上,远离故国的支援,顽强生存 下来,部落之间有争

2、斗,有和解,互被统治,互被征服,后 来在民族政策的照耀下, 十二部落合并小寺,创建西仓新寺, 从此人心凝聚,每年举行的亮宝节就是明证。我想起初的亮宝节是为怀念遥远的故土家园而举行的 纪念活动,带有乡愁情结。在安稳和平的年代,亮宝节已演 变为一种对岁月及大自然的感恩仪式了。亮宝节有隆重仪式的。在西仓寺僧人主持下,煨桑、诵 经、洒净水。当隆达(风马,幸运之马,印有骏马图案的纸 片,是佛事活动时抛撒的吉祥物)像雪片一样飞扬时,人们 高喊着“啦嘉 ?”(神胜利了) ,举起五彩织锦的庆贺旌旗, 请出村庄里德高望众的“将军” ,身披铠甲,胸挂珍宝,气 宇轩昂地走出寺院,绕过白塔,在僧人高声祈诵里行进在村

3、庄的路上。同行的人告诉我说,他在赞颂森林、河流和林间 梅花鹿,有了神的恩惠人们才这样生活的安逸。我忽然明白,什么是藏族人认为的宝?他们感恩自然, 守护自然的忠诚和虔敬令人敬佩。那些山上的云杉、雪松, 山下的桦树、 河流,几百年几千年顶天立地生长着、 流淌着、 守护着十二部落,更重要的是它们养育着水源,洮河、白龙 江都是黄河、长江的源头和支流。什么是宝?一棵树,一朵花,一条河,一只鸟 , 一代一代,亮宝节以这种庄严的仪式传承一种理念,从 这种感恩的仪式中你可以感受到心灵与自然的亲切。这支祖先来自青藏的东征军,在丰绕的洮河岸边定居下 来,刀耕火种,游牧牛羊。拿什么怀念远逝的故国呢?胸前 一串红亮亮

4、的珊瑚陪伴着整个家族。那是青藏高原曾经沧海 时馈赠给先人们的珍宝,那是故乡,那是亲人,那是雪域高 原的气息,那是一辈一辈人传承的地球上越来越稀少的精魂。 那不是财富的炫耀,而是一种呼唤,是一种悲悯情怀。谁说不是呢,你看,再冷再大的雪也阻挡不住亮宝节上 年青人的身影,穿戴一新的小伙子们三五成群,胸前闪着红 亮亮的珊瑚串,长发飘逸,笑脸如花,他们的摩托车停在洮 河边。河岸上整排的姑娘们临水照镜,把红珊瑚、绿松石、 黄米腊细细的穿在发辫上,有调皮的小伙子相中了哪位姑娘, 他会拿一颗珍贵的红珊瑚靠近,问姑娘需不需他帮忙戴珠子。 姑娘们招呼他的大多是一捧水花,一片笑声。也有互相中意 的,拿了小伙子送的红

5、珊瑚幸福地戴在发间,不一会儿,在 一片喝彩声中一对恋人骑着摩托车向梅花鹿出没的林子深 处去了。梦暖,雪生香。亮宝节谁为谁准备了一颗明亮的心呢!盛妆的少女环 ?叮当的腰牌,花氆氇的裙边一走一闪。 这歌曲多好:歌声飘过的地方,撒下一路悠香, 那是高原的杜鹃,开得像火一样, 哦姑娘走过的地方一路鸟语花香, 那是春天的使者,我心中的姑娘 , 亮宝节后,卓玛腰间的环 ?或许会成为一个人梦中的遥 远绝响。等待下一个亮宝节,一双追寻的眼眸仍然会相遇。 那时,谁又是谁的依靠?岁月早已模糊了容颜,那串红珊瑚 的念想和一段昨日风情只成为一瓣心香,永存心间。一串珊瑚,一串玛瑙,一块烟玉,在暗香残红里重温惊艳一回的流

6、年。青春已逝,再回首,谁又是谁的宝!日子依旧珊瑚一样鲜红,只因纯洁与美好,只因青春年 少的情怀与简单。亮宝节,虽然人们戴上了最值钱的珍品,穿上了最漂亮 的民族服装,但它不是我们俗人心目中的夸富贵。藏族人亮 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它是迎接春天到来的一 次生命欢舞。春的绚烂化身于姑娘小伙的胸前、裙边、发丝 间,在甘南草原,在寂寂山谷,他们的笑语欢颜把一河冰凌 化开。他们的青春圆润如珍珠,闪着莹洁的暖光。亮宝节一一人心向着光明,始终对生命满怀憧憬:为大 自然,为前面更长的路,为更美的人,为更多的宝,这一切 足以使你内心丰盈如春日花开。走在路上,穿戴盛装的少女孩童都似春花摇曳,甘南草 原清冷

7、的风里,相遇那一刹,我迎来满怀芳香。他们才是这 寂寂高原真正的宝。香浪节“浪”字总让人想到青春女子的风情万种和温婉可人。“浪”字还可以让人想起无拘无束、自由飞翔。一想起这个 字,内心就有萌生出某种激情和兴奋。在中国西部的甘南草 原上,有一个与“浪”字相关的节日一一香浪节。香浪节流行于甘南一带,是藏族群众的传统节日,“香浪”是藏语米薪之意。草原最美好的时节,香浪节(一般在 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前后举行)就开始了。蓝天透亮,牛肥 马壮,洁白的帐房林立于一碧万顷的草原之上,袅袅炊烟牵 动着远游者的梦,跋山涉水,归心似箭。一席草地,三五成 群,青稞酒,酥油茶,祝福与欢乐在高原的天际缭绕成无法 忘怀的画卷

8、。载歌载舞,自由徜徉。如此盛会里,还有什么 放不下的牵牵绊绊!醉一回,舞一回,这大概是香浪节的主题了。三年前的夏天,我们相约在香浪节。当周草原在我们未 曾赶到的时候已醉了。当我们的双脚踏进这片深情而炽烈的 草原时,心早就融入到热浪滚滚的歌舞海洋之中。起先大家 都在想,将近十年未曾见面,胖了?瘦了?会不会相对无言 而潸然泪下?或者拥抱一起接而相互“谩骂”(在甘南,同学朋友见面之时便会相互谩骂,或朝胸捣几拳,表示亲热)? 我们那一届同学大多都在学校当老师,聚会一次是很困难的。 生活这个巨大而无形的“杀手”在缓慢的光阴下已将大家昔 日的狂欢之心掏之一空,剩下唯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精 心打理生命中无

9、法数清的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了。想想看,好多年前我们都是孩子。孩子的心思很纯。孩子的心灵 世界里没有过多的杂念。穿戴鲜艳民族盛装的男男女女们络 绎不绝,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我感觉再次返回到人生的孩 提时代。草原以她慈爱的心怀和独有的魅力接纳着众生,众 生在辽广而热烈的草原上享受自然给予的厚爱。孩子们在草 地上追逐, 老人们在阳光下掐着念珠; 年轻男子们骑马摔跤, 美貌姑娘们诉说内心的秘密;一望无际的格桑花平铺在草原 上尽情怒放。“阿克班玛耶 /你是展翅翱翔的雄鹰 / 你落在悬崖 上/是山峰的荣耀” ,弦子弹响了每个人心怀深处的激情和向 往。追溯香浪节的渊源,可谓久远矣。据史料记载,香浪节 最早是

10、拉卜楞寺四世嘉木样大师格桑图旦旺秀之时所创。拉 卜楞寺初建时,有僧侣百人,因附近施主供者很少,所以布 施有限,难以维持僧侣们的生活,特别是燃料问题。为了解 决这一问题,僧侣们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内赴野外山巅或峡谷 深处去采薪,这一习俗延至第四世嘉木样 ?格桑图旦旺秀大 师,他进一步明确了“香浪” (采薪)制度,规定每年的三 至九月份为“香浪”活动的时间,每次“香浪”之际,各扎 仓(藏传佛寺内有严格的习经制度,设有专门研究佛学学科 的学院,藏语称为“扎仓” 。)的僧侣纷纷携带帐篷、炊具和 食品,前往山林峡谷,置身于大自然,去接受一次最质朴、 最原始、也最令人难忘的的洗礼。久而久之,居住在寺院附 近村

11、庄的人们也竟相效仿,把僧人的这项活动当做一个非常 好的劳动娱乐风俗,推广并传承了下来,相沿成习。古老传统的香浪节还有节日仪式,如“煨桑” “插箭” 等。节日期间,还要开展一些富于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的娱 乐活动,如赛马、赛牦牛、摔跤等。随着牧民群众产业结构 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居住点的定居化,加上 大众传媒的普及,香浪节逐步被现代娱乐形式所代替。文体 表演、商贸交往、旅游、文化等尽揽其中。这无疑给传统意 义上的香浪节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如今香浪节已是甘南旅 游的重要内容,也是外地游客走访甘南的一个重要原因。盛大的篝火晚会和千人锅庄舞应该是香浪节的高潮。 傍晚时分,大家会不约而同走出帐

12、房,在草原腹地,男 女老少围成几层大圈,跳起欢乐的锅庄舞,一直持续到深夜。诗人扎西才让写过香浪节,他说:山上,神一指点,就长出各种奇异的花朵 河里,晚风鼓荡,会游来各种古怪的生物 它们也发声,也睡眠,也喧嚣 看上去,让人忐忑不安,又心怀感恩 酒香里飞出蝴蝶,扑进花丛 山梁上走来曾经到处游荡的山神 他们也坐着,也说话,也发怒 看上去,让人无可奈何,又心怀担忧 那么多的人,疲倦了,那么多的神,睡着了 就有一头牛,在草地上慢慢地走 却始终走不出它的月下的阴影 我不想喝醉,匆匆赶回来,躺在草原深处 我的女人找到了我,她像个骑手骑着我到了遥远的天边香浪节,让人浮想联翩,这家伙写尽了香浪节所有的想 象和欢

13、乐,就连最为最为隐秘部分都不放过。香浪节真的让 人心里怀揣无穷的愉悦。 “浪”很显然在香浪节期间是不针 对生活困境而言的,反而多了出狂野和释放。这样的狂野和 释放谁敢说不爱?采花节采花节,一听这个名字,估计你已经心花怒放了。其实 诱惑我的不仅仅是“采花”这个词语,而是包含在这个词语 里你所不知道的那些民情风俗。从合作小镇出发,路经洮州花儿的故乡临潭和藏王故里 卓尼,到达岷县后, 再翻越共和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腊子口, 沿白龙江顺流而下,就到“塞上江南”的舟曲县城了。这一 路山清水秀,群峰起伏。山与路穿插着、交错着、扭结着, 将生命的全部繁盛呈现出来。一行七八人都被大自然鬼斧神 工般的恩赐震慑住,

14、无言无语。抵达舟曲县城之后,于匆忙之中安慰了一下饥饿的肠胃, 便又向博峪前进。舟曲县有别于甘南其它县市,它地处西秦 岭山地,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是典型的温热带。当玛 曲、碌曲(平均海拔 4000 米左右)等地大雪飞扬时,舟曲 早已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了。博峪乡在舟曲县城南端,与县 城相距 300 多公里,和九寨沟相隔一山之遥。我们经过武都 的两水镇,翻越海拔 3500 多米的插岗梁,终于到了博峪。 当地人说,没有修通博铁公路(博峪至铁坝)的时候,从舟 曲山后一代来博峪,要穿林海翻山梁,在原始森林里看见了 “二十四个亮晃晃” (森林稠密,只有二十四处方可见到天 空,故而有此说法)时,才算到达博

15、峪境内。有不少人由于 路径不熟而迷失在森林里,最后和亲人诀别,除非是经常出 没在那里的熟客,一般人是不会走那条路的。当然了,我们 谁也没有那样的胆识去冒险。博峪乡是典型的藏族聚居地,居住在博峪的藏人和文县 的汉族,以及四川永和乡的回族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同时又 保持着各自的礼俗、语言和生活方式。博峪和其他藏区一样 有自己的寺院,寺院里喇嘛不多,他们的宗教传承带有宁玛 派遗风,可以娶妻生子,平常在家务农,逢佛事活动才去寺 院。完全将心灵浸入大自然之中,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呢! 博峪山高坡陡,森林茂密,自然风光保存了它固有的风貌, 采花节扎根在这里,大概源于上天对这片相对闭塞的小地方 有着偏爱吧。博峪

16、采花节是当地群众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四 开始举行。早上天色未明时,身着艳丽服饰的姑娘们便在阿 哥的陪同下赶往自己村落的神山上去采撷达玛梅朵(批粑 花)。采花姑娘们把采撷来的花朵要奉送给结婚多年仍然没 有子女的家庭,所以,博峪藏人在达玛梅朵上寄托了种族延 续的社会学意义。这个风俗习惯从博峪人的祖先那里开始传 承,延续了多少年已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采花节是属于 姑娘们的节日,也是属于欢乐的节日。所以,倘若那一个村 子当年有人过世就不能举办采花节了。采花节的来历在当地有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从外地来了一位名叫兰芝的汉族姑娘, 她心灵手巧、花容月貌,把纺线、织布、绣花缝衣的技术传 授给这里的藏族姐妹,而且还抽空上山采集百花给乡亲们治 病。有年五月初五,她上山采花时不幸遇上狂风暴雨,堕死 于石岩之下。后来,大家为了表达哀思,就上山采花,并以 此为节,代代相传。初五清凌晨,我们跟随寨子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