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482200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丁识宝库考加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部分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一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1. 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 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根据一定法则对人的行为用数字加以确 定的方法;心理测量测的是人 的行为,即是一个人对测量题目所进行的反应。一个 测量不可能包含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的所有可能的题目,它所包含的只是全部可能 题目的一个样本。另外,在编制、实施、评分和解释方面依据一套系统的程序,依照严格的科学程序去编制和使用的测

2、验称为标准化测验。标准化有3点好处: 可以减少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使测量准确客观。 有统一标准便于对不同的人的测验成绩进行比较和交流。 同一份测验可用于许多人并可反复使用,较为经济。2. 心理测量的性质 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研究者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也 就是说,只能通过一个人 对测量题目的反应来推论他的心理特质 心理测量的相对性:在对人的行为作比较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就是没有绝对 的零点,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谓测量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上的 什么位置。 心理测量的客观性:测量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量的标准化问题。首先测量 用的题目或作业、施策说明、 施策

3、者的言语态度及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等均要经过 标准化,其次,评分记分的原则和手续要经过标准化,最后,分数的转换和解释都要经 过标准化。(二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1按测验的功能分类能力测验:分为一般的智力水平测验及特殊能力测验。学绩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 能掌握的程度。人格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等个性特点2. 按测验的对象分类个体测验:通常是一个主试与一个被试面对面进行。团体测验: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对多数人施测。3. 按测验的材料分类文字测验:所用测验材料是文字,受测着用文字做答。非文字测验:也称操作性测验,测验的材料多是图片、实物、工具、

4、模型。受测 者用手操作。4. 按测验的目的分类描述性测验:测验的目的在于对个人或团体的能力、性格、兴趣、知识水平等 进行描述。诊断性测验:目的在于对个人或团体的某种行为问题进行诊断。预示性测验:目的在于从测验分数预示一个人将来的表现和所能达到的水平。5. 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速度测验:题目数量多,并严格限制时间,主要测量反应速度。难度测验:包含各种不同难度的题目,由易到难排列,测量被试解答难题的最高能 力。6. 按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行为测验:要求被试尽可能做出最好的回答。典型行为测验:要求被试按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反应。7. 按测验的性质分类构造性测验:在测验中,所呈现的刺激和受测者的任务是明

5、确的。透射性测验:在测验中,刺激没有明确意义,问题模糊,对被试的反应也没有明确 的规定。8. 按测验的应用分类教育测验:是测验应用最广的领域,用得最多的是学绩测验。职业测验:主要用于人员选拔和安置,可以是能力和学绩测验,也可以是用人格测临床测验:主要用于医务部门。许多能力和人格测验可用来检查智力障碍或精 神疾病,为临床诊断和心理咨 询工作服务。(三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1实得分数、真分数及测验误差的关系真分数为被试在无数个平行的测验上得分的平均值(或期望值。CTT对实得分数、真分数和测验误差的假定: 实得分数与真分数存在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 出来,即X=T+E式

6、中X表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即某被试在一个测验形式上的得分;T表示真 分数;E表示测验误差,即在测验某一具体形式上产生的随机误差。 测验误差的期望为零,或误差的平均数为0,即E(E=0上式是对一组被试而言的,对一组被试,其测验误差的和为0,平均数也为0。由上面两个假定可得一组被试真分数的平均数与实得分数的平均数相等。 误差与真分数独立:E是测验中产生的随机误差,只与偶然因素有关,而与真分 数T的大小无关,也就是说,测验误差并不随被试能力或心理特质水平的变化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即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相关系数为 0。用表示被试真分数与误差 分数的相关系数,则有,该式也可表示为真分数与误差的协方差为

7、0,即Cov (T,E=0。 rrs 实得分数方差等于真分数方差与随机误差方差之和:若以表示实得分数方差, 以表示真分数的方差,以表示误差方差,则有。2. 平行测验的假定与测验信度平行测验指两个测验内容相似,测验长度、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均相同的测 量同一特质的两个测验形式,对参加两个平行测验的每一被试者,其真分数相同,误差 分的条件方差相同,且%由这些假设,可推得:由此可得,一个测验两个平行形式之间的相关系数就是该测验的信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平行测验来 计算测验的信度。二、测量的信度(一信度的定义1信度的一般定义:信度指测量的一致性或可靠性程度,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换句话说,若

8、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 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 性程度就叫信度。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必须稳定,每次测量的结果要保持一致,否则便 不可信。由于系统误差对测量的影响是恒定的,所以信度只考随机的、偶然的误 差 影响,如被试样本、实施条件、动机水平和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在研究信度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测验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即不同时 间、不同测验条件下所的分数 之间的一致性有多大;一个人的 获得分数”和真实 分数”之间接近程度如何;测验的测量一致性是否可以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一是关 于分数不一致的原因: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这些效应的相对作用如何。

9、2.信度 的等价定义定义一:一组测验分数的真实变异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即:rrs式中代表测量的信度,代表真分数的变异数,代表实得分数的变异数。该定义有两点要注意:信度指的是一组测验分数或一系列测量的特性,而不是个 人分数的特性。真分数的变 异数是不能直接测量的,因而信度是一个理论上构想的 概念,只能根据一组实得分数作出估计。定义二:信度乃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即:定义三:信度乃是一个测验X(A卷与它的任意一个 平行测验”(B卷的相关系数其中,定义一和定义二只具有理论意义,定义三则具有实际意义(二信度系数的估计1重测信度重测信度(test-retest re

10、liability指的是用同一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的结 果的一致性程度。重测信度的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 逊积差相关系数。使用的前提条件: 所测量的心理特性必须是稳定的。 如一个成人的性格特点一般是稳定的,所 以许多人格测验常使用重测信度,而刚入学儿童的识字量是极不稳定的,只要两次施 测的间隔时间稍长,儿童的识字量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重测信度不能由于这种情 况。 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互相抵消。 在做第一次测验时,被试可能会获得某 种技巧,但只要间隔的时间适 度,这种练习效果会基本上被遗忘掉,至于两次测验的 间隔时间要视问题的性质和测量目的而定。 在两次施测的间

11、隔时期内,被试在所要测查的心理特质方面没有获得更多的 学习和训练,以保证被试具有 稳定的心理特质。2复本信度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首先要构造出两份或两份以上真正平行的测验 (即A、B卷。真正平行测验要 求复本测验之间必须在题目 内容、数量、形式、难度、区分度、指导语、时限以 及所用的例题、公式和测验等其他方面都相同或相似。换 句话说,平行测验就是那 种用不同的题目测量同样的内容而且其测验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都相同的两个测 验。被试要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这一条件取决于时间、经费等几个方面。

12、在使用复本信度时,被试在作第二测验时仍会受到练习和记忆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解题的策略等技能技巧也会产生迁移效应。对于稳定性与等值性稀疏,在报告 结果时,也应报告两次施测的间隔,以及在此间隔内被试的 有关经历。3. 分半信度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 的一致性程度。分半信度可以和等值性系数一样解释,即可以把对等的两半测验看成是在最短时间内施测的两个平行测验。此外,由于分半 信度描述的是两半题目间的一致性,所以它有时也被称作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通常是在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而且,在使用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时,要求全体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变

13、异数要相等。4同质性信度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系数,它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题目间的一致性含义有两层:一是指所有题目都测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其二是指 所 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当一个测验具有 较高的同质性信度时,说明 测验主要测的是某一单个心理特质,实测结果就是该特质水平的反映。5.评分者信度评分者信度指的是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三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1. 影响因素受试者方面一一就单个被试而言,其身心健康状况、动机、注意力、持久力、 求胜心、作答态度等会影响测 量误差。就团体被试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 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

14、测量信度,当被试团体 异质时,全体被试的总分分 布必然较广,以相关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信度值必然会大,这就很有可能高估实际 的信 度值。当团体内部水平相差不大时,其得分分布必定会较窄,以相关为基础计算出来 的信度值必然会小,这是又有可能低估真正的信度值。此外,若团体的平均水平太高 或太低,同样会使测验总分的分布变窄,低估测量的真正信度。主试者方面一一不按规定实施测验,制造紧张气氛,给以特别协助,评分主观等。测验内容方面 试题取样不当,内部一致性低,题数过少,题意模糊等。施测情景方面一一测验现场条件,如通风、温度、光线、噪音、桌面好坏、空 间宽窄等。测量工具方面一一试题的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

15、试题的难度等是影响 测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个测验的试题取样不当,则难以测查到被试心理特 质的全面情况。若是被试采取押题方式应考,则所的结果的随机性更大。这是的测 量的信度就必然不 高。相反,当一份测验中的同质性的题目数量增多之后,同一心理 特质被考察到的次数就会增多,被试的成绩也就能被有效的拉开,整个团体的测验分 数分布就会更广,从而提高测量的信度。如果一个测量内部的试题之间彼此异质,则无法使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提如果测验的题目太难,则会引起被试的随机猜答,并使得大部分人的得分偏低,整 个分数的分布变窄,从而影响测量的信度。如果题目太容易,则大部分被试都将获得 高分,同样会使测验分数的分布变窄,影响测量的信 度。间隔时间一一以再测法或副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 大;间隔时间越久,其他变异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的影响也越多,信度系数便越 低。2改进: 适当增进测验的长度。由于项目数量太少会降低测量的信度,所以,提高测量信度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增 加一些与原测验中项目具有 较好的同质性的项目,增大测验长度。这时要注意两 点: 新增项目必须与试卷上原有项目同质,新增项目的数 量必须适度。因为,测验过长有 可能引起被试的疲劳和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