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护理综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479242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肠癌的护理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直肠癌的护理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直肠癌的护理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直肠癌的护理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直肠癌的护理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肠癌的护理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肠癌的护理综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肠癌的护理及并发症护理1、心理护理直肠癌病人往往对治疗存 在许多的顾虑,对疾病的康复缺乏信心, 而巨大的治疗费用也是造成病人不良心理 反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关心体贴病人, 及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其提 出的合理要求。指导病人及其家属通过各 种途径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 进展,以树立与病魔做斗争的勇气及信心。 术前可通过图片、模型及实物等向病人解 释造口的目的、部位、功能、术后可能出 现的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必要时,可 介绍数位恢复良好、心理健康的术后病人 与其交流并示范,使其了解只要护理得当, 人工造口并不会对其日常生活、工作造成 太大的影响,以消除恐慌情绪,增强治疗 疾

2、病的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应争取 社会、家庭的积极配合,从多方面给病人 以关怀和心理支持。2、营养支持(1)术前:1)饮食;术前应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少渣饮食。2)支持治疗的护理;必要时,根据医嘱 给予少量多次输血、清蛋白等,以纠正贫血 和低蛋白血症。若病人出现明显脱水及急性 肠梗阻,应及早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 失衡,以提高其对手术的忍耐性。(2)术后1)非造口疾病;1术后早期禁食、胃肠减压, 经静脉补液及营养液,并准确记录24小时 出入量;2 4872小时肛门排气、拔出胃管 后,可喂食少许温开水,若无腹胀、恶心、 呕吐等不良反应,可进流质饮食如米粥、瘦 肉汤

3、等;术后一周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2 周左右可进少渣普食,注意补充高热量、高 蛋白、低脂、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如豆制品, 蛋和鱼类等。2)造口病人;1进易消化的饮食,防止因 饮食不洁导致食物中毒或细菌性肠炎等引 起腹泻。2调节饮食结构,少食洋葱、大蒜、 豆类、山芋等可产生刺激性气味或胀气的食 物,以免频繁更换肛门袋影响日常生活和工 作。应以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少 渣食物为主,以使大便干燥成型。3避免食 用可致便秘的食物。3帮助病人正视并参与造口的护理 虽 然病人在术前已被告知人工肛门对日常生 活所造成的不便,但在术后真实面对时仍有 许多病人表现出悲哀、绝望的消极情绪。因 此术后应;(1)与

4、病人热情交谈;鼓励病人说出内 心的真实感受,及时发现其否认、悲哀、失 落的消极情绪反应;针对病人的情况给予内 心的解说。可通过组织讲座。座谈会等方法, 让病人及家属多与相同病种的病人或志愿 者交流,以排解其孤立、无助感,促使其以 积极的态度面对造口。(2)尊重病人隐私;在进行换药、更换人 工肛肠袋等护理操作前,应予屏风适当遮 盖,以维护病人的尊严和尊重其隐私。(3)培养病人的自理能力;术后应正确引 导病人,确立其自信心,与病人及家属共同 讨论进行造口自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 决方法,并适时予以鼓励,促使其逐步获得 独立护理造口的能力。(4) 动用社会支持系统;在进行造口护理 时,鼓励病人家属在

5、旁边协助,以消除厌恶 情绪。当病人及家属熟练掌握造口自理技术 后,应进一步引导其自我认可,以逐渐恢复 正常生活、参加适量的运动及社交活动。指 导其注意掌握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增加腹 压,导致人工肛门结肠黏膜脱出。4指导病人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1) 人工肛门袋的选择及安放;根据病人 情况及造口大小选择适宜的肛门袋。清洁造 口及周围皮肤并待其干燥后,除去肛门袋底 盘外的黏纸,对造口贴紧周围皮肤,袋口的 凹槽与底盘扣牢,带囊朝下,尾端反折,并 用外夹关闭。必要时用有弹性的腰带固定人 工肛门袋。(2) 人工肛门袋的清洁;当肛门袋内充满 三分之一的排泄物时,需及时更换清洗。可 用中性皂或05%氯己定溶液清

6、洁皮肤,擦 干后涂上锌氧油,以保护皮肤,防止局部炎 症、糜烂;同时观察造口皮肤有无湿疹、充 血、水疱、破溃等。(3) 人工肛门袋的替换;除一次性造口袋 外,肛门袋取下后可打开尾端外夹,倒出排 泄物,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水洗净,或用 1:1000氯己定溶液侵泡30分钟,擦干、晾 干以备下次替换。5 病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预防切口感染1) 术前阴道冲洗;为减少或避免女性病人 术中污染、术后感染。尤其癌肿侵犯阴道后 壁时,术前3日每晚进行阴道冲洗。2) 术后a保护腹壁切口;结肠造口开放时间一般与 术后23天。病人取侧卧位,腹壁切口与造 痿口间用塑料薄膜隔开,切口渗出多时,应 及时清除并更换渗湿的敷料,

7、避免造口内排 泄物污染腹壁切口,导致感染。观察局部切 口有无充血、水肿、剧烈疼痛等。b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前引流 管引流液的色、质和量;根据引流液的量和 性状调整负压的大小,防止负压过大损伤局 部组织或负压过小导致渗血、渗液蓄积。保 持负压吸引通畅,避免管道脱落、受压、扭 曲、堵塞等。及时清理引流管周围皮肤,更 换敷料。c保持会阴部清洁;对会阴部切口,可与 术后47天以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每日2次。若发生感染,则开放伤口,彻底 清创;尊医嘱应用抗生素。(2)预防吻合口痿1)术前肠道准备;大肠癌病人术前充分的 肠道准备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术中污染,术后 感染,有利于吻合后愈合,

8、增加手术成功率。 a传统肠道准备法;1术前3日进少渣半 流质饮食,术前2日进流质饮食,以减少粪 便;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2术 前3日每天上午用15g番泻叶泡茶500ml引 用;亦可术前2日口服1520g硫酸镁或30ml 蓖麻油。术前2日晚用1%2%肥皂水灌肠一 次,手术前一日晚清洁灌肠;灌肠期间应注 意观察,若出现剧烈腹痛、面色苍白、出冷 汗等,要立即停止操作并处理;3 口服肠道 抗生素,如新霉素、甲硝唑、庆大霉素等。 b全肠道灌洗法;将适量的氯化钠、碳酸 氢钠、氯化钾溶解于37度的温开水中配成 等渗平衡电解质液,总量达6000ml以上, 与手术前1214小时开始口服,引起容量性 腹

9、泻,以达到彻底清洗肠道的目的。开始口 服灌洗液的速度应达到20003000毫升每小 时,开始排便后可适当减慢速度至 10001500ml每小时,直至排除的粪便呈无 渣、清水样为止,全过程需要34小时。灌 洗过程应注意监测,若病人感到腹胀、恶心 时可嘱其在室内适当活动,呕吐时给予止吐 处理,最后1000ml灌洗液中,可加入甲硝 唑等抗生素。年迈体弱、心肾等脏器功能障 碍以及肠梗阻者不宜选用此法。c 口服露醇肠道准备法;术前1日午餐后 052小时内口服20%的甘露醇250ml,半 小时后口服5%的葡萄糖盐溶液 10001500/h .甘使露醇是一种高分子碳水 化合物,为高渗性,在肠道几乎不吸收,口

10、 服后可吸收肠壁水分,使肠内容物在短期内 剧增,刺激肠蠕动增加,同时甘露醇被肠道 大肠杆菌属所分解,产生的大量气体,可进 一步升高肠腔内压,从而达到有效腹泻、清 洁肠道的目的。因甘露醇可被肠道中的细菌 酵解,术中使用电刀时可引起爆炸。应予注 意;对年老体弱、心、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此 法。d ,其他;直肠癌肠腔狭窄者,灌肠时应 在直肠指珍引导下,选用适当管径的肛管, 轻柔通过肠腔狭窄部位。高位肠癌应避免采 用高压灌肠,以防癌细胞扩散。因此,目前 有主张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不宜灌肠而只 用腹泻剂。2) 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1积极改善病人营养状况。2术后710天内忌灌肠,以避免刺激手术 伤口和影响吻合口愈

11、合。3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膜炎、腹腔脓 肿等吻合口痿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现相关 症状和体征,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助理, 包括根据医嘱;1禁食、胃肠减压;2胃腔 灌洗和引流3肠外营养支持。(3) 泌尿系统损伤及感染的预防和护理1)术前置导尿管;为防止术中误伤导尿管 或膀胱、术后膀胱后倾导致尿潴留或因麻 醉、手术刺激盆腔神经引起反射性抑制而至 排尿困难,在手术日晨置导尿管,维持膀胱 于排光状态。2)留置导尿管的护理;1术后导尿管放置 时间约为12周,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每 日冲洗膀胱1 2次,并清洗会阴部。2导尿 期间应注意导尿管畅通,避免扭曲、受压。 观察尿液性质,若发现脓尿、血尿等应及时

12、报告和协助助理。3拔管前先试行夹管,每 46小时或有尿意时开放,以训练膀胱舒缩 功能,防止排尿功能障碍。拔管后若有排尿 困难,可予热敷、诱导排尿、针灸、按摩等 处理。(4)结肠造口病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加强对造口的护理和观察;造口开放前, 造口周围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保护;造 口开放后,及时清洁造口分泌物、渗液和保 护造口周围皮肤,更换敷料,避免感染。观 察造痿口肠粘膜的色泽、造口肠段有无回 缩、出血或坏死等。2)避免结肠造口狭窄;术后由于瘢痕挛缩, 可引起造口狭窄。故应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腹 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肠梗阻症状。为避免造口狭窄,在造口拆线、愈合后,可定时用示指、中指扩张造口。3)预防便秘;术后观察病人排便情况,若 进食后34天仍未排便,可适当调整饮食结 构,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鼓励病人下床 活动,并与腹部按摩等,以促进肠蠕动。(5)预防肠粘连;术后早期,鼓励病人在 床上多翻身、活动四肢;23天后病情许可 的情况下,协助病人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 动的恢复,减轻腹胀,避免肠粘连。活动时 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牵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