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风险规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475497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风险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地铁风险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地铁风险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地铁风险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地铁风险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风险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风险规范(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P GB2009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Code of Risk Management for Underground Works of Urban Rail Transit (征求意见稿)(2009年9月1日)2009发布 201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33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5号文件的要求,由主编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组织各参编单位,并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勘察设计单位、城市轨道交通公司等单位的协助下,在对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试行)(建质2007254号)(

2、以下简称“指南”)应用总结的基础上编写制定。当前正值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多个城市建成了城市轨道交通,共约有20余条线路投入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达730千米,部分城市已基本构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另外,我国正在筹建轨道交通的城市有近40个,拟建运营轨道交通线路有60多条,预计到2015年,线路总长将达1700多千米。本规范的编制即在当前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形势下开展。在规范编写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和分析了原指南的试行应用情况,总结了近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中引入的新技术和积累的新经验,同时,认真分析借鉴了国

3、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理相关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在此基础上又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有关专家和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论证研究多次修订,最后经审查定稿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用于指导、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各参与单位实施风险管理,并可为从事工程风险管理和建设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相关参与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并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编制组负责具体技术条文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

4、和建议寄到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学术部(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邮编:100835,传真:010-58933953,Email:),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同济大学参编单位:上海城建集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张雁,黄宏伟,胡群芳,杨秀仁,廖鸿雁,杨树才,白云,郭陕云,罗富荣,王元丰,李志厚,薛亚东,金淮,周文波,张晋勋,

5、王良,王占生,李军,周与诚,李丹,张凌,文捷。- 3 -目录前言1目录1CONTENTS31总则42术语53基本规定83.1一般规定83.2风险管理83.3风险辨识93.4风险分析与评估方法103.5风险控制104工程风险分级标准124.1一般规定124.2风险等级标准124.3风险分级标准135工程规划风险管理155.1一般规定155.2工程风险管理155.3重大风险源155.4风险评估报告编制166可行性研究风险管理176.1一般规定176.2工程风险管理176.3工程风险分析与控制186.4风险评估报告编制187招标与投标风险管理197.1一般规定197.2招标单位风险管理197.3投标

6、单位风险管理207.4承包单位风险管理218勘察与设计风险管理238.1一般规定238.2工程勘察风险管理238.3总体设计风险管理248.4初步设计风险管理248.5施工图设计风险管理258.6风险评估报告编制269施工风险管理279.1一般规定279.2施工准备期风险管理279.3现场施工风险管理289.4监理方及第三方监测风险管理309.5机电系统安装与调试风险管理319.6试运行和竣工验收风险管理329.7施工风险管理控制339.8施工风险管理责任349.9施工风险管理文件编制34本规范用词说明35Contents1总则1.0.1为了规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做到有效规

7、避或控制工程建设风险,减少各类风险事故的发生,降低因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而达到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进度、效益和环境保护等各项目标,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国内各类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新建及改扩建项目。1.0.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0.4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施工应特别重视生态环境恶化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与振动,对施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城市环境保护规定。1.0.5本规范涵盖了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进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参建各方按照法定责任进行风险管理

8、并承担各自的风险责任。建设单位应负责组织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并应与其它各参建单位以合同形式约定责任范围和实施内容,并加强互相合作。- 4 -2术语2.0.1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各种形式导轨为导向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一般采用电力牵引,线路可在地下、地面或高架上敷设,是城市地铁与轻轨的总称。2.0.2 风险 Risk事故或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频率)及其损失的组合表示。2.0.3 风险事件 Hazard可能造成工程发生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耐久性降低或其他等各种事故或不利事件的统称。2.0.4 损失 Loss工程建设中任何潜在

9、的或外在的不利后果或负面影响,包括人员伤亡、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工期延误、耐久性降低或其他等。2.0.5 风险因素 Risk Factors导致风险发生的各种可能的主观或客观的有害因素、危险事件或人员错误行为。2.0.6 风险源 Risk Sources所有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风险因素集的统称,如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操作等。2.0.7 孕险环境 Risk Surroundings风险潜在的客观与主观环境,如工程场地、周边环境、施工工艺及管理方案等。2.0.8 承险体 Elements at Risk遭受或承担风险损失的具体对象,如:人员、机械设备、工程结构和周围的建(构)筑物(包括

10、建筑物、道路、管线及其它等)及生态环境等。2.0.9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包含风险界定、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在内的一套完整的管理过程和程序。2.0.10 风险接受准则 Risk Acceptance Criteria风险可接受或可容忍的等级水平或分级标准,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指标来描述。2.0.11 风险界定 Risk Definition明确工程风险管理目标及对象,划分风险评估单元的过程。2.0.12 风险辨识(识别) Risk Identification调查识别工程建设中潜在的风险类型、发生地点、时间及原因,并进行系统筛选、分类的过程。2.0.13 风

11、险估计 Risk Estimation对工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不利后果进行估算的过程。2.0.14 风险评价 Risk Evaluation根据制定的工程风险分级标准及接受准则,对工程风险进行危害分析、等级评定与风险排序的过程。2.0.15 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包括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即风险发生的原因和机理,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表示风险结果的过程。2.0.16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为预防风险及应急措施制定管理策略的过程,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对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估计、对比与排序。2.0.17 风险控制 Risk Co

12、ntrol为降低或减少风险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及应急措施的过程或程序,包括:降低工程风险损失应采取的处置对策或抢险技术方案等。2.0.18 风险处置 Risk Treatment风险控制的措施或方案,一般包括:风险消除、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四种方式。2.0.19 风险记录 Risk Register对风险管理过程中所识别风险的正式记录,包括:风险名称、风险状态、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处置效果的完整描述。风险记录是监督记录风险管理过程的一种主要方式。2.0.20 工程本身 Project指工程结构及相关的附属工程设施。2.0.21 第三方 Third Party不参与工程建设,但受到工程活动影响

13、的周边区域环境或社会群体中的其他机构或人员等。2.0.22 经济损失 Economic Loss指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事故发生后造成建设项目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的总和,包括:项目建设直接费用、事故处理与修复所需的各种直接费用等。2.0.23 工期延误 Project Delay指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因某种风险事件引起工程建设工期的延长。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可表示为风险发生可能性(P)与潜在损失(C)的组合表示,表达式为:。3.1.2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应明确工程风险的定义。3.1.3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应采取合理、可行的

14、措施避免或降低各类风险或由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或破坏,尤其是应注意减少人员伤亡,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与破坏。3.1.4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必须从规划、可研、勘察设计、施工直至竣工并交付使用全过程实施风险管理,并形成正式的管理记录文件。3.2风险管理3.2.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范围包括:1 工程建设相关的人员安全和健康风险,包括:个人伤害直至死亡。2 第三方的人员安全和健康风险。3 第三方的经济损失风险,主要针对邻近既有各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尤其注意历史保护性建筑物、地表和地下基础设施的施工风险。4 周围区域环境风险,包括对土地、水资源、动植物的破坏,以及对空气的污染、电磁辐射、噪声及振动等。5 工程自身可能造成经济损失以及意外损坏的风险。6 因工程工期的延长或非正常提前所需承受的风险。7 周边环境改变或第三者活动对本工程造成的风险,如邻近施工及堆载等。3.2.2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分类型原则,考虑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类型实施风险管理。2 分目标原则,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目标实施风险管理。3 分内容原则,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工作内容实施风险管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