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运动和力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471694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运动和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内容提要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2.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

2、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等)作为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运动的快慢1。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

3、方法(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2)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2.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计算公式:v=s/t.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6km/h.(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因为

4、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无论通过多远的路程,也不管运动多长时间。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式中,t为总时间,s为路程.正确理解平均速度:A.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平均的快慢程度,它实际是把复杂的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运动来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B。由于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程,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谈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便失去意义。长度时间的及其测

5、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m;1m=103nm。(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认、放、看、读、记、算。“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读”

6、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4)长度的估测:受条件的限制,有时需要对长度进行估测,此时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比如指头的宽度大约为1cm,拳头的宽度大约为10cm等。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秒(s)。其他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s)”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s。(2)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3。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7、。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力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2.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

8、:牛,符号是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示意图(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由此我们认识到: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

9、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2.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

10、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确定研究对象

11、。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3。二力

12、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4.力和运动的关系(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改变典型例题例1小明乘船去广州,睡至半夜醒来,他能判断自己乘的船是停着还是航行着的参照物是 ( ) A他乘的船 B河上的其他船只 C河水 D航标灯塔解析: 船的停和航行是指相对于岸而言的在海面上看不到岸,那么只能选取与岸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例2一个美丽的氢气球吊着重物在空中缓缓上升,如图1297所示,在上升过程中,若以气

13、球为参照物,重物是 的(填“静止”或“运动”)解析: 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重物与气球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答案:静止 例3在一列以1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上,某乘客以2 ms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车厢长2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乘客用l 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 B乘客用11 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 C乘客用10 s的时间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D乘客用1.25 s的时间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解析: 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我们首先想到的参照物是地面本题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和乘客都在运动,问题很复杂,如果我们选取匀速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问题就会简单许多,只剩下一个

14、相对于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乘客,无论乘客从车头走到车尾,还是从车尾走到车头,相对车厢走的路程都为车厢长20 m,相对于车的速度为2ms,由v=10s,则乘客无论从车头走到车尾还是从车尾走到车头所需时间均相等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例4一列火车以20 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长154 km的隧道需要1 min30 s,则这列火车的全长为多少米?解析: 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指从火车车头进入隧道开始计时,到火车车尾穿出隧道计时结束,因此火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仅是隧道长,还要加上火车全长解:设火车全长为l车,则火车通过的路程s=l车+l隧,火车速度v20 ms,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t1min 30s90s,由v得svt20ms90s1800 m,则l车sl隧1800 m1540 m260 m,所以火车全长为260 m答案:260 m例5李明的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了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成以15 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1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2全程所用的时间tt1+t2=300 s+200 s500 s,全程的平均速度v=1.2m/s答案:1.2m/s例6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26cm的是 ( )A教室黑板长 B双人课桌长C物理课本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