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4678757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 一、大棚内光照特点 在蔬菜的生产栽培过程中,许多菜农往往只注意大棚的保温作用,而常常忽视了光照的作用.大棚内的温度条件一般用人工较易控制,但光照条件至今依靠自然光照,而其利用率只有自然环境的4060,大棚内光照条件不仅影响蔬菜的生育,而且还直接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大棚内对光照的要求,一是要最大限度地透过光线,二是受光面积大,光照分布均匀。蔬菜需要光照,而大棚内的光照有它的特点. 1. 光照强度弱 由于大棚骨架、覆盖材料挡光,棚内光强度明显低于露地。一般在距地面1米高处,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只有露地的70左右。影响大棚光照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大棚

2、类型和结构,农膜的种类和新旧.据测定,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采用透明薄膜覆盖的第一年,其透光率为7080,第二年为65左右,被尘泥污染的旧薄膜,其透光率仅40;同样的覆盖方式,若采用毛竹大棚,其透光率又将下降10。 一天中不同时间,大棚内的透光率差异较大。一般三连栋大棚用新膜覆盖7天后的晴天,在日出后到9时左右,棚内雾气较大,透光率只有5560,9时以后逐渐提高,到1213时可达70%72%,15时前后的透光率又降到55左右。 2。 光照分布不均匀 大棚内的光照强度是上面强、下面弱;棚架越高,近地面的光照强度越弱。棚内光照强度的这种垂直分布还受棚内湿度、蔬菜种类、高度、密度和叶片形态等的影响.棚内

3、水平方向的光强,南北延伸的大棚,上午大棚东侧的光照强度大于大棚西侧,下午相反,但全天大棚两侧光照强度的差异不大;东西延长的大棚,全天大棚两侧的光照强度差异达20%以上。大棚内光强度的水平分布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情况下有相似之处。 3。 光照时间短 大棚由于采用覆盖保温,而且常常是下午提早覆盖,上午延迟揭开,故大棚内的光照时间比露地要少得多。日照时间的减少又受天气情况、大棚内操作管理的影响。大棚内光照时间的缩短明显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如光合作用时间,花芽分化的早晚或雌雄花的发生规律等。 4。 光谱组成发生变化 同一个地区、特定的季节,大棚内光谱的组成随覆盖农膜的种类而发生变化。一般大棚内紫外线的

4、透过率低,但在大棚生产中,如果缺乏紫外光会影响作物干物质的积累,植株徒长,其品质成分(如维生素C)的含量比露地低.红外线有利于植物体和土壤温度升高,对冬季保护地生产非常重要。 二、提高大棚内光照的技术措施 光照强度对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花、结实及产量品质都有影响,大部分果菜作物如瓜类(黄瓜除外)、茄果类蔬菜均要求较强的光照,光照不足,不仅不能进行较为旺盛的光合作用,而且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如造成叶片大而薄,颜色淡,茎秆细长,植株徒长,抗性降低,影响茄果类蔬菜的授粉受精,落花落果严重。因此,在大棚蔬菜生产中,应特别注意进行大棚的增光. 1. 优化棚室结构 一个好的大棚,首先要能充分利用太

5、阳能,既能充分利用太阳直射光,又能充分利用散射光。所以在建造时,应注意建在背风向阳,周围无高大建筑物遮阴的地方。在保持原有采光、保温性能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高度及跨度。尽力增加采光面的倾斜度,因为角度越大,冬季日光射入量越多,大棚内光照条件越好.尽量减少大棚内的支柱、拱架、拉杆的数量,或采用悬梁吊柱式结构,节约材料,以减少大棚内遮阴面积,改善光照条件. 2. 改善采光条件 选用透光率高的薄膜是增加大棚光照的关键,如聚乙烯膜透光率64。6,聚氯乙烯膜透光率70.2,无滴膜为77,故大棚顶膜原则上应采用新膜,特别是冬季育苗,而且最好使用无滴膜;合理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减少顶膜水滴;在确保植株不受冷(

6、冻)害前提下,对草片、遮阳网、无纺布等不透明或透光率低的覆盖材料,尽量做到早揭晚盖,延长作物光照时间,要晴天在日出后1小时揭开,日落前半小时覆盖,连阴雨后遇晴天不宜全揭,且最好有人工补充光照;即使在雨雪天气,中午前后也应揭开覆盖物,保证有2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下雪天气及时清扫棚顶积雪。 3。 挂反光幕,增加反射光 双层薄膜覆盖影响白天的光照,最好把固定式双层覆盖改为拉帘式覆盖。采用覆盖地膜、刷白架材、棚内挂反光幕等措施.挂反光幕是在后部横拉一道铝丝,将聚酯镀铝膜上端搭在铝丝上,下端卷入竹竿细绳中,可增加光照25左右。利用反射光是一种廉价的补光措施,方法是在建材和土墙上涂白。 4。 人工补光 若

7、遇连续阴雨天气(冬季或早春),可采用人工补光.人工补光必须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照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光源,如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及高压钠灯等。注意灯具的安装位置、补光强度及连续补光的时间:一般灯具应悬挂在苗床上方80100厘米处,白炽灯和卤钨灯尤应控制其高度,以免灼伤秧苗;补光的强度应根据光源及棚内自然光强度确定,一般在连续阴雨天,用白炽灯补光的功率应掌握在80瓦/米2的水平。一天中的补光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由于此法成本较高,生产上很少采用,主要用于育种、引种、育苗. 5。 合理布局 将对温度要求相似而生长习性不同的蔬菜种类安排在同一个大棚内,即将植株高大的作物

8、安排在大棚的中间,矮小的作物安排在大棚两侧,采取高秧与矮秧、速生与迟生、喜强光与喜弱光等不同蔬菜进行间、混、套作,合理利用光能.双斜面塑料大棚,育苗宜采用南北延长,栽培宜东西延长,大棚内的做畦方式应南北向,定植密度根据植株的生长势及开展度确定。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整枝搭架和引蔓,摘除植株下部的病叶、老叶,及时打顶等,以改善大棚内的光照条件。 三、大棚蔬菜遮阴技术措施 蔬菜生长发育要有适宜的光照条件,但并非越强越好,大棚内光照过强,容易发生日灼现象,叶片日灼多发生在晴天的中午,首先叶片边缘被灼伤,严重时整株叶片被灼伤.因此在保证蔬菜一定营养面积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植株相互遮阴,又要保持一定的密度

9、和合理的株行距。 遮阴的目的是降低温度和光照强度,避免蔬菜秧苗、植株受高温、强光的伤害。遮阴对68月的大棚蔬菜栽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冬春季育苗,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需要遮阴。 遮阴不但可以减弱大棚内的光照强度,还可以降低大棚内的温度,这在光照过强时相当有用。大棚遮阴2040%能使室内温度下降24,光照过强或幼苗移栽都需要遮阴,遮光材料要求有较高的反射率,一定的透光率和较低的吸收率。 1。 夏、秋遮阴 一般在大棚顶部覆盖遮阳网。遮阳网可以在大棚骨架上直接覆盖,也可以在原有的大棚顶膜外覆盖,后者除了能遮阴外,还具有避雨的作用。在夏秋季的秋冬蔬菜育苗、秋冬季果菜类反季节栽培上,一般需要进行遮

10、阴.遮阴效果取决于遮阳网的种类(规格)、覆盖时间、覆盖率,应根据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对光照、温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遮阳网及覆盖方法。 2. 冬、春遮阴 在冬春季果菜类蔬菜育苗中,有时同样需要遮阴。例如,秧苗假植时若光照较强、温度较高,就需要遮阴,待秧苗缓苗后再使其接受正常光照。遇到连续阴雨(雪)天气,秧苗生长瘦弱,特别是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如果突然遇到晴朗天气,若不遮阴,秧苗容易出现萎蔫现象,甚至死亡。所以,在遇连续阴雨(雪)天相连后的晴朗天气,应对秧苗进行遮阴,以使秧苗逐渐适应比较强的光照条件,恢复生长。 遮阴还可采用其他方法,如玻璃面涂白;覆盖苇帘、竹帘、无纺布等遮阴物,可遮光50%55%,降低室温3.55。0;玻璃面流水,可遮光25,降低室温4.0.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邮编:413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