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454677175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124 大小:2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1 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 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 写“晨、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鲜艳、服装、打扮”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学习抓住印象深刻的场景和词句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边疆小学的特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4.学习课文写法,抓住校园生活的一个场景,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和抓住印象深刻的场景交流感受的阅读方法,了解边疆小学的特点,体会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课前准备1.查找有关少数

2、民族服饰、风情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师生)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观察比较,揭示课题(用时:8分钟)1.出示课文插图。鼓励、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学校与自己的学校的区别。2.导入新课,设疑引读。3.引导学生浏览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4.引导学生交流对我国各民族的认识。教师适时出示课后资料袋,简介几个1.交流汇报。(1)图中的校园里有小动物,我们的校园里没有。(2)图中学生的穿戴和我们不同。2.朗读课题,交流自己特别想了解的问题,如:这是一所怎样的小学?这些穿戴不同的学生来自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资料

3、袋的内容及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少数民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少数民族。哪 里?这所学校在什么地方?3.带着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组讨论:这所学校里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这所学校在什么地方?4.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我国各民族的了解。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20分钟)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自主学习。(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 字 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标好自然段序号。(2)自主认读生字表中的生字,然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读得是否准确。(3)相互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法。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课

4、文,相机正音:“绒、装、摔”是翘舌音,“粗”是平舌音。(2)出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并正音。引导学生进行形声1.根据要求,开展自主学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标好自然段序号。(2)自主认读生字和词语,读不准的做好标记,对照拼音再读或者请教小组同学。(3)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2.在教师的组织下展示自学成果。(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朗读生字词语,进行生字归类,熟记字音、字1.在评价识字效果时,教师应肯定预习的重要性,并检测预习情况。2.教师要重视识字和写字训练,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3.教师要突出多种形式的朗

5、读,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字归类,通过一定的规律识记字形,认读字音。(3)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达到熟练、流畅的程度。形。(3)在教师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准确、读通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8分钟)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这所 边 疆 小 学 的 哪 几 个 场景。2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 容,理 清 课 文 顺 序。3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1.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2.了解课文写了各民族小学生在边疆小学里学习的情景。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边疆小学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6、写边疆小学的同学们上课、下课的情景。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结尾点题,抒发了对民族小学的热爱之情。3.在教师的引领下朗读课文。在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叙述顺序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表 示 时 间 顺 序 的 词语、使学生体会课文是 按“上学的路上一来到学校一上课一下课一文末点题”这样的顺序写的。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用时:4分钟)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把握书写注J d l 八、2 .指 导 学 生 认 真 书 写 生字。1 .认真阅读田字格中的生字,交流书写注意点。2.练习书写生字词语。教师要注重学生书写前的观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

7、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6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生字词语。2.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课文之后这所学校给自己留下的印象。1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2.各自交流自己对这所学校的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不断提高学生的品悟能力和交流能力。二、自主品读,体悟特色(用时:25分钟)1.引导学生围绕“边疆小学的哪一个场景给你留下了 深 刻 的 印 象?为什么?”学习全文。2.组织学生交流。场景一:上学场景(1)引导学生围绕第1自然段,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 交 流“上学场景”令你印象深刻的原因。(2)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1 H 1 面。场景二:上课场景(1)引导学生围绕第3自然段,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

8、交 流“上课场景”令你印象深刻的原因。(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猴子好奇地听着,听完了它们会说些什么?(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场景三:下课场景(1)引 导 学 生 交 流“下课1.自主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阅读的感受体会。场景一:上学场景(1)读后交流印象深刻的原因,交流过程中抓住课文中的三个“从,三个“有”、三 个“向”,从上学路上的景色、学生的服饰及学生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体会边疆小学的特点和小朋友们的活泼可爱。(2)反复朗读语段,边读边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场景二:上课场景(1)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交流过程中抓住“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

9、、一起朗读”来体会这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学校;1.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体会,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2.在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窗外的情景,在朗读中要表现出人物、动物和景物的和谐美。指导学生朗读时声音可以轻缓些,节奏慢一些。3.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对“铜钟”“凤尾竹的影子”的描写,体会作者对边疆小学的难忘和怀念的情感。可以播放铜钟悠悠不绝的声音,展现凤尾竹的影子绵绵萦绕的情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场景”令你印象深刻的原因。(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自己的课间活动,体会融洽快乐的氛围。(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引导学生

10、反复诵读”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以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4.进行思维拓展,体会课文结尾省略号的作用。抓住“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奇地听着”体会课堂的精彩、同学们的认真。(2)想象说话。(3)有感情地朗读。场景三:下课场景(1)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交流过程中抓住“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看热闹”体会同学们的团结、欢乐及校园的和谐融洽。(2)交流自己课间的活动是怎样的,并说说课间活动时的心情及感受。(3)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3.反复诵读,体会边疆小学的和谐,感受作者对边疆小学的赞美。4.充分发挥想象,想一想结尾处还能再接着说点什么。通过有感情地朗

11、读来表达感受。4.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语言表达的指导,如想象小猴子会说些什么,边读边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等,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三、朗读全文,积累背诵(用时:5分钟)1.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2.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从 而 保 证 训 练 不 落空。的部分。四、回顾课文,开展活动(用时:4 分钟)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边疆小学的感受。2.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1.谈一谈自己是否喜欢这所学校,为什么喜欢。2.学生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

12、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教师可以结合综合性学习的相关活动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2 花的学校导学案课题花的学校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 识“荒、笛”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 写“落、荒”等 13个字,会 写“阵雨、荒野”等 12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 仿 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教学重难点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搜集泰戈尔的资料及儿童诗。(学生)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3、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用时:3 分钟)1.激趣引入,板书课题。2.引导质疑。3.简要介绍作者。1.齐读课题。2.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3.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 新月集。在诗集中,诗人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烈地歌颂了童真与母爱。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 5分钟)L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2.检测生字掌握情况。(1)同桌互相考一考。(2)摘苹果游戏检查。荒笛罚假裳(3)读词语卡片,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假”。3.指名读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师生评价。4.理解词语,侧重理解

14、“簌簌”。5.出示练习,指名补充完整。走过()吹着()()的东风()地响雷云拍着()扬起()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2 .(1)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注意倾听。读 一 读 苹 果 上 的 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荒”和“裳”是后鼻音;“笛”和“罚”读第二声。(3)“假”表 示“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时,读第四声,如“请假、放假、病假”;表 示“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跟 真相对”等时,读第三声,如“真假、假话”。3 .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从字音、停顿、语调方面进行评价。4.找 一找自己不理

15、解的词语与同学交流。5.补充填空,积累优美的1.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指导重点字的读音:“裳”在“衣裳”中读轻声;假 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 J i a。2.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读好带问号的句子,注意语气。3.在 理 解“簌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听到的树叶抖动的声音是怎样的,从 而 理 解”簌簌”。词语。三、朗读课文,整 体 感 知(用时:10分钟)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2.小组合作读课文。3.指名读。4.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轮读课文。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根据课文,发挥想象,描述

16、自己看到的画面。1.强调学生在读课文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帮助纠正字音。2.鼓励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展开想象,描述画面,有的放矢。四、指导书写,积累词语(用时:12分钟)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读。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2.指导观察,运用三点关注法:看结构,看笔画,看部件。3.教师范写重点字。4.重点指导“舞、假、臂”。5.积累词句。L 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2.观察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一看结构,整体把握,明确大小宽窄;二看笔画,精细观察,写好主笔画;三看部件,合理安排,想好空间布局。)3.观看教师范写,掌握生字书写时的笔顺及结构安排。4.注意“舞”的笔顺规则,上部三个横画中第三横最长,四个竖画向中心聚拢。“假”第三、四、五画的笔顺是横折、横、竖,整个字各部分都要写得紧凑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关键笔画所在的位置及书写特点。教师示范书写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的执笔姿 势、运笔动作,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学生动笔前,端正书写姿势一一头正、肩平、腰直、足安。些。“臂”上 部 略 扁,下部第 一 笔 是 竖,要 写 直。5.积累课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