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昭苏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454672953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204 大小:36.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昭苏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2018-2019年昭苏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2018-2019年昭苏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2018-2019年昭苏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2018-2019年昭苏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昭苏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昭苏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2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昭苏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 选 经 典 试 题,有 针 对 性 的 考 点 中 的 难 点、重 点、考 点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力口强记忆。第1题: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完 成8-1 1题。(共1 5分)放 鹤 亭 记 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

2、翔于云表;暮则像东山而归,故名之曰 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日:“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 其 为 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 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 公 作 酒诰,卫 武 公 作 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

3、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 易 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卫 武 公 作 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B.升高而望,得异境

4、焉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C.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1 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D.第五自然段中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这表面上是招鹤,实则表达了苏轼虽羡慕隐居之乐,但仍眷恋仕途的情感。1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2)而刘伶、阮籍之徒,

5、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 8题。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壁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镶。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

6、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 言 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 如 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S:“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鸳,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1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相如功大,拜

7、为上卿 拜:授予官职B.按诛五人 按:追究,查办C.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徒:空,白白地D.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董:督责2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莫不殷忧而道著D.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项王按剑而跟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A.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B.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C.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D.常以身翼蔽沛公4 .辨析下列各句,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

8、组()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敛费财以送其行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卒廷见相如A.B.C.D.5 .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恐年岁之不吾与B.求人可使报秦者C.夫晋,何厌之有?D.大王来何操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8.用 斜 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滞君

9、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选自 荀子 劝 学)注 麻:芝麻。渐:浸。潴:脏水.臭水。第3题: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日:“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巨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 以?”唐日:“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

10、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 谢 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舞,杀北地都尉印。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 ,曰:陶 以内者,寡人制之;闹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

11、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推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注】尚食监:官名。朝舞

12、(s d n):地名。毂:g i 车轮的中心部分。闹:k u n郭门的门坎。这里指国门。尺籍伍符:军中条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B.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C.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D.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唐说文帝即使得到廉颇、李牧那样的将领,也不能任用,又

13、说“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可见冯唐有识见但性耿直,这让他仕途多舛,所以唐代王勃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B.魏尚把军中交易市场获得的税金全拿来犒赏将士,并拿出私人的俸钱,每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这样使匈奴人不敢靠近云中边关要塞。但后因虚报战功被削去爵位。C.冯唐告诉文帝,边关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不知道“尺籍”“伍符”这些军中法令,他们奋力作战得到军功时应该赏赐,但他们在向衙门报功时,常常有些不符实情,也必须绳之以法。D.苏轼在 密州出猎 词中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诗句,其典故即来自本文,苏轼希望宋朝廷能像本文中所写汉文帝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以让自

14、己能赴边疆抗敌。(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5、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8-20小题。黄盖传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携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摘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

16、,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盖姿貌毅严,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 在 瑜传。拜武锋中郎将。武陵变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昨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选 自 陈 寿 三国志?吴书十,有删节)注释:摞:huan,穿。施:t l,挑出,揭发。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察孝廉,辟公府B.诸山越不宾 宾:成为宾客辟:征召C.初皆怖威,夙夜恭职 夙:早D.自春讫夏,冠乱尽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