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私立玉垒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454672917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201 大小:36.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私立玉垒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2018-2019年私立玉垒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2018-2019年私立玉垒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2018-2019年私立玉垒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2018-2019年私立玉垒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私立玉垒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私立玉垒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2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私立玉垒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题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蟋帖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己: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技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癌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5.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翱翔蓬蒿之间。B.彼且奚适也?C.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阕者。D.之二虫又何知!6 .下列对

3、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用“朝菌”“蝇蛀”“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鹏与斥需的对比表述了世间存在小大之辩的观点B.这段文字,用“朝菌”“蟋蛀”“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对比,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C.像列子那样修道有成,虽然有所凭借,但他能御风而行,也是一种逍遥游的境界。D.像 那 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虽然才德出众,但还被宋荣子嘲笑,所以他们无法达到逍遥游的境界。第2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 成9一13题。妃嫔媵婿,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

4、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缀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遮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像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

5、怜焦土。9.选出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相同的一项A.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B.戍卒叫,函谷举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10.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的不同是A.六王毕,四海一 B.蜂房水涡 C.朝歌夜弦D.骊山北构而西折11.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A.六 王 毕(灭亡)蜀 山 兀(变得光秃秃)杳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B.直 走 咸 阳(趋向)各 抱 地 势(随着)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让)C.雷 霆 乍 惊(突然)而 望 幸 焉(宠幸)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D.缰立远视(长久)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是、成为)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6、(让)12.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A.杳不知其所之也 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B.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辇来于秦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D.盘盘焉,困困焉 缪立远视,而望幸焉1 3 .选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A.第二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后世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C.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 于 诗经和 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D.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

7、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1 4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第3题:文言文阅读(1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6 9题。【甲】嗟 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缎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

8、也!(节 选 自 五人墓碑记)【乙】黄宗羲,字太冲,余姚人,明御史黄尊素长子。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思宗即位,宗羲入都讼冤。至则逆阉己磔,即具疏请诛曹钦程、李实。会廷审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时钦程已入逆案,实疏辨原疏非己出,阴致金三千求宗羲弗质,宗羲立奏之,于对簿时复以锥锥之。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思宗闻之,叹曰:“忠臣孤子,甚恻朕怀。”【注】磔:古代酷刑之一,车裂肢体以处死。(节 选 自 清史稿)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意思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且矫诏纷出B.宗羲入都讼冤C.阴致金三千求宗羲弗质D.忠臣孤子,甚恻朕怀矫诏:假托君命发布的诏令都

9、:京城金:黄金恻:悲痛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一致的是()(3 分)例句:素不闻诗书之训A.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待圣人之出而投缀道路B.宗羲立奏之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8.简答题。(3 分)面对魏阉及其党羽的倒行逆施,【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均表现出了哪些品质?(3 分)9.翻译下列语句。(9 分)(1)会廷审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4 分)(2)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3分)(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2分)第4题: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译:不知句读的要

10、从师,有疑问解不开的却不从师B.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译:砍下树木做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的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如影子似的跟着他C.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译:你这样长期不能回国,白白的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岁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译:张衡下车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第5题:第6题: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4一7题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也。性敏悟好

11、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与族兄知柔同补太学生,俱有名于时,人以大、小宋称之。七年,太宗命子贞为行台右司郎中。中原略定,事多草创,行台所统五十余城,州县之官或擢自将校,或起由民伍,率昧于从政。甚者,专以搭克聚敛为能,官吏相与为贪私以病民。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之制,命官分三道纠察官吏,立为程式,与为期会,黜贪堕,奖廉勤,官府始有纪纲,民得苏息。东平将校,占民为部曲户,谓之脚寨,擅其赋役,几四百所。子贞请罢归州县。实 “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人以为便。实卒,子忠济袭爵,尤敬子贞。请于朝,授参议东平路事。兼提举太常礼乐。子贞作新庙学,延前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招致生徒几百人,出粟赡之,俾习经艺。

12、每季程试,必亲临之。齐鲁儒风,为之一变。岁己未,世祖南伐,召子贞至濮,问以方略。对日:“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所以拒命者,特畏死尔。若投降者不杀,胁从者勿治,则宋之郡邑可传檄而定也。”世祖善其言。中统元年,授益都路宣抚使。未几,入觐,拜右三部尚书。时新立省部,典章制度,多子贞裁定。李H叛,据济南,诏子贞参议军前行中书省事。子贞单骑至济南,观3 1形势,因说丞相史天泽曰:“理拥众东来,坐守孤城,宜增筑外城,防其奔突,彼粮尽援绝,不攻自破矣。”议与天泽合,遂擒理。又请建国学教胄子,敕州郡提学课试诸生,三年一贡举。有旨命中书次第施行之。帝颇悔用子贞晚。三年十一月,恳辞,乃得请。特敕中书,凡有大事,

13、即其家访问。卒年八十一。【注】实:严实,元朝大臣。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 原 略 定 略:大略B.民 得 苏 息 苏:恢复C.擅 其 赋 役 擅:占有D.特 畏 死 尔 特:特别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子贞有治国才能的一组是(3分)实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之制立为程式,与为期会,黜贪惰,奖廉勤时新立省部,典章制度,多子贞裁定子贞单骑至济南,观瑁形势有旨命中书次第施行之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子贞很有才学。他成年后就被举荐进了礼部,并和族兄一起被称为“大、小宋”;省部刚刚建立时,他

14、还参与制定了很多典章制度。B.宋子贞很受元世祖信任。元世祖南伐时,就听取了宋子贞的建议;宋子贞辞官后,世祖命中书省有大事即向宋子贞请教。C.宋子贞很重视教育。他曾建立新庙学,招收的学生有几百人,让他们学习经艺;后来他又请求建立国学,还规定了考试和人才荐举制度。D宋子贞很有军事才能。李殖叛乱,他建议丞相史天泽在济南城外加建外城,围困李遭,最终擒获了李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行台所统五十余城,州县之官或擢自将校,或起由民伍,率昧于从政。译文:一(2)若投降者不杀,胁从者勿治,则宋之郡邑可传檄而定也。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5、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8题:阅读下面文段,回 答1 7 2 5题。(2 1分)(一)战马记 明 罗洪先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忠义家莫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

16、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居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日勒民兵,夹曹、柴两人赴之,与贼夹水阵。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贼欲降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中,马逸去。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秘与家人负餐往寻乱尸,见衣白纱丰臂者,公也。载簧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发尽赤,众始骇公已死,而贼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然贫甚,不能归,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竞徒手得之。距殓之二十五日,夜且半,马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荃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己,自起视杨。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