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益阳市十四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454672905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190 大小:3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益阳市十四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2018-2019年益阳市十四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2018-2019年益阳市十四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2018-2019年益阳市十四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2018-2019年益阳市十四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益阳市十四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益阳市十四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益阳市十四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 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 选 经 典 试 题,有 针 对 性 的 考 点 中 的 难 点、重 点、考 点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力 r i 强 记 忆。第 1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4-7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 子 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

2、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日:“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口:“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推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选 自 荆轲刺秦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行而无信。信:相信。B 顾计不

3、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 今闻购将军之首购:重金收买,悬赏征求。D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5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式的一组(3分)A 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群臣侍殿上者。6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B 果断坚决,见 太 子 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

4、现代汉语。(10分)(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013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其国之戮支.我阈汉军b而皆楚歌,项 壬 乃 大 惊“汉皆已符曼乎?是何是人之多也产项壬则衣夬,饮怅中.有美人名友,常幸从,较马名雅,常骑之.于是项壬乃悲歌慷慨,自为埼日,力城山令气姜世!时不利今薜不道!推不逆令可半付!或去虞兮亲若付!M歌数阕,美人也之.项王注数行下,左右皆泣,莫修仰视.一是,王乃上马就度:下壮士翦从老八百余人,鸟*淡 国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黄杵濯罢以五千班追之.项王波淮,弱

5、能腐者百令人耳.项王史的依,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口“左。左,乃陷去学中.以教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置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友王自度不得脱.谓其蔚EJ:“善起兵至今八岁失,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永岩败北,递雳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士我,非战之圣也.今日团决死,思为诸君快战,处三胜之,为诸君港网,轿将,M然,令诂君如天亡域,#枝之界也了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6、。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土日。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7、”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1 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直夜:当夜。B.左,乃陷大泽中大泽:大河。C.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溃围:突围。D.乌江亭长船待 船:拢船靠岸。1 1.以下句子,全都体现项王“英勇豪迈”的一组是()(3分)A.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B.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C.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

8、靡,遂斩汉一将。D.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1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慷慨悲歌。B.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对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估计自己不能脱身了。C.在东城快战中项羽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

9、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但项羽还是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D.乌江亭长劝项羽东渡乌江,可是项羽认为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并且把自己的宝马送给了乌江亭长。1 3 .翻译下列句子(1 0分)(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5分)(2)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5分)第3题:阅 读 劝学和 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1 6 1 9题。(共1 8分,每小题3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10、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其可怪也欤!(师说)16.下列文言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参省乎己(检验反省)B.而闻者彭(清楚)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D.非能丞也(游水)今之众人(许多人)士大夫之族(类)而绝江河(横渡)其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17.下列句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皆出于此乎?C.非能水也,面绝江河 小学面大遗D.王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王师1 8.下列对原文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同时把他们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

12、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 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1 9.文言文翻译(共9分)(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译:(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译:(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第 4 题:第 5 题: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 1 3 题。韩凭妻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怒,王囚之,论为城旦久妻密

13、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而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日:“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相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桓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声音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

14、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选自干宝 搜神记)注释 城旦:一种苦刑,受刑者白天防备敌寇,晚上筑城。缪其辞:故意把话说得曲折隐晦,缪(m i d),通“谬”。日出当心:太阳照着我的心,意思是向太阳立誓,表示自杀决心。衣不中手:意思是衣服己经腐朽,经不住手拉。8、对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王囚之,论为城旦 论:定罪。B、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 缪:故意使含义曲折隐晦C、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 宿昔:旦夕,形容时间短。D、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 旬日:半个月,即十五天。9、对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宋人哀之河大而深A、和相同;和不同C、和相同;和也

15、相同1 0、选出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例句: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A、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学而不思则罔B、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也不同)(3 分)B、肇锡余以嘉名D、为仲卿母所遣1 1、对本文思想内容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 分)A、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韩凭妻不慕富贵,忠于爱情,投台自杀,终与韩凭合葬一处的故事,故事曲折动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B、本文热情地歌颂了韩凭夫妇坚贞不渝的爱情以及韩凭妻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不慕富贵的高贵品质。C、本文通过写韩凭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也从侧面揭露了宋康王之类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无耻。D、本文

16、的结局写韩凭夫妇的墓上长出两棵大树,根交枝错,且有鸳鸯栖鸣于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1 2、下列断句正确一项的是()(3 分)A、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B、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C、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I)、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1 3、翻译下面的句子。(7 分)其妻乃阴腐其衣。(3 分)翻译:宋 人 哀 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4分)翻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6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4-8题。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