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沧州市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454672879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189 大小:3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沧州市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2018-2019年沧州市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2018-2019年沧州市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2018-2019年沧州市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2018-2019年沧州市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沧州市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沧州市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1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沧州市朝阳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 选 经 典 试 题,有 针 对 性 的 考 点 中 的 难 点、重 点、考 点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力口强记忆。第1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9 T 2题。(共1 6分)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

2、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橘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都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日:“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领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

3、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 债 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都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注】债军:溃败的军队。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友谅以舟师寇 寇:敌人B.缚尽裂 缚:捆绑的绳子C.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擢:提拔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盍:何不1 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罢剑跃马冲阵而进 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贼缚云,云奋身大呼起夺守者刀,杀五六

4、人 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A B C D n.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B.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到太祖身边。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D.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

5、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1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4分)(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分)第2题:文 言 文 阅 读(1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4-7题。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日:“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 曰:“臣请陈之:臣故畜衿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日:牛不能生马。遂 持 驹 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

6、!夫何为而与之?桓 公 遂 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日:“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治),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如果有人遇见了像这位老人所遭遇的这样的凶暴),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一一西汉刘 向 书苑第二十卷 注释惇牛:母牛。夷吾:即管仲。咎繇:人名,法官。4 .下 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以臣名之(命 名)B.公诚愚矣(诚恳)C.臣故畜将牛(养)D.管仲正衿再拜日(使正,或:整理好)5 .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7、是(3 分)()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6 .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3 分)()A.夷吾之过 B.卖之而买驹C.为愚公之谷 D.狱讼之不正7 .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1)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3 分)翻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8、_ _ _ _ _(2)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3 分)翻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4 分)翻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9、_ _ _ _ _ _ _ _第3 题:阅读王羲之 兰亭集序中的文字,完成7 1 0 题。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殛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

10、,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信可乐也信:相信虽趣舍万殊趣:同“取终期于尽期:至、及D.修短随化修短:长短,这里指寿命的长短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当其欣于所遇/而君幸于赵王B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已为陈迹/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夫人之相与/耳得之而为声9.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B.选文第二段,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导出本文正题“死生

11、 二字。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殛”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1 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 分)(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殛为妄作。译文:_第 4 题:第 5 题:文言文阅读(2 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3 题。(1 5 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12、乎?星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 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

13、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选 自 韩 愈 师说)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老师。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源:Z x x k.C o m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2、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孰:谁。来耻:耻辱。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9分,每 题3分)师:(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14、,则耻师焉。第6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4-7题。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赞养客礼贤不爱藉。闻包恺在绥山,往从之。以蒲鞫乘牛,挂 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日:“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密至,谋曰:“今天子远在辽左,若鼓而入蓟,直扼其喉,高丽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粮竭,举麾召之,众可尽取,然后传檄而南,天下定矣,上计也。关中四塞之地,彼留守卫文升,易人耳。若径行勿留,直保长安,据函、

15、嶂,东制诸夏,是隋亡襟带,我势万全,中计也。若因近趣便,先取东都,顿兵坚城下,不可以胜负决,下计也。玄 感 曰:“公之下计,乃吾上策。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密计不行。玄感至东都,所战必克,自谓功在旦暮。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专密。福嗣耻见执,策议皆持两端。密揣其贰,谓玄感曰:“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请斩以徇。”不从。时东郡贼翟让聚党万人,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曰:“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之辽海,和亲绝于突厥,南巡流连,空弃关辅,此实刘、项挺兴之会。足下资豪桀,士马精勇,指罪诛暴,为天下先,杨氏不足亡也

16、。”让由是加礼,遣说诸贼,至辄下。因为让计曰:“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不如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让听之,遂破金堤关,徇荥阳诸县,皆下。荥阳太守杨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合兵讨让,让素惮须陀,欲引去。密曰:“须陀健而无谋,且骤胜易骄,吾为公破之。”让不得已,阵而待。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伏发,与游军乘之,遂杀须陀。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适恰好B.顿兵坚城下顿驻扎C.此实刘、项挺兴之会会时机,机会I).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 少却稍稍休息5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密“趣解雄远、多策略”的一组是(3 分)()挂 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公之下计,乃吾上策。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待土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越国公杨素在路上碰见骑着黄牛,一边走一边读书的李密,赞叹他勤奋好学;与他交谈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