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监利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454672803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202 大小:36.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监利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2018-2019年监利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2018-2019年监利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2018-2019年监利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2018-2019年监利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监利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监利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2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监利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第1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 27题。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H 一年,翦将攻赵阕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轲为贼于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秦使翦子王贲击楚,楚兵败。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楚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楚,于将军度用

2、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日:“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楚。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楚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日:“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

3、。”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濡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日:“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日:“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怛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果代李信击楚。楚闻王翦益军而,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楚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日:“士卒可用矣。”楚数挑战而秦不

4、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军。至薪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楚地城邑。岁馀,虏楚王负刍,竟平楚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选 自 史 记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篇)2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翦言不用,因谢病 谢:推托。B.楚人因随之,三 日三夜不顿舍 顿:困顿、疲弊。C.夫秦王怛而不信人 怛:粗疏,鲁莽。D.秦因乘胜略定楚地城邑 略:攻占。2 5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翦带兵作战勇敢或用兵多谋善断的一组()少而好兵,事 秦 始 皇 岁 馀,遂

5、拔赵,赵王降,尽 定 赵 地 为 郡 还 击 魏,魏王降,遂 定 魏 地 翦 将 攻 赵 阕 与,破之,拔 九 城 始 皇 问 王 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A.B.C.D.2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时,王翦假托有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自己是迫不得已回到家乡频阳养老的。B.当国难当头之时,王翦义无反顾,重新带领军队攻打楚军,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C.秦国在攻取楚国前夕,李信认为只需用兵二十万,王翦却坚持非六十万不可。这说明秦代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局势极不稳定。D.秦王为扭转局势,亲自驰往

6、频阳,请王翦挂帅出征并且满足他的要求,将全国兵力六十万人都归其指挥。2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今闻楚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译文:一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 成1 2-1 6题。(共1 4分)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

7、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婺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那千里,旌旗蔽空,酗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蟾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1 2 .下列

8、词语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客有吹洞箫者 者:人 B 正襟危坐 危:端正C 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砍柴捕鱼 D 举匏樽以相属 属:劝酒1 3 .选出“然”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 分)A.苏子愀然 B.凌万顷之茫然C.何为其然也 D.其声呜呜然1 4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 分)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1 5 .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渺渺兮予怀1 6 .翻译下列句子。(6 分)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B.相同,相同D.不同,不同)(

9、2 分)B.何为其然也?D.何陋之有?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第 3 题:文言文阅读(1 6 分)韩铺,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者仅百之一,由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帝乃欲以中书参议傅岩起为吏部尚书,铺上言:“吏部掌天下徐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制可其奏。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击奸暴,黜贪墨,而特举乌程县尹干文传治行为诸县最,所至郡县,为之肃然。二年,转江浙财赋副总管。至顺元年,除国子司业,寻迁南行台治书侍御史。顺帝初,历佥宣徽及

10、枢密院事。至正二年,除翰林侍讲学士,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言事者诬劾其赃私,乃罢去。五年,台臣辨其诬,遂复起参议中书省事。七年,朝廷慎选守令,参知政事魏中立言于帝:“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铺者。”帝乃特署铺姓名,授饶州路总管。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铺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皆毁之。人初大骇,已而皆叹服。铺知民可教,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 五经师。旦望必幅巾深衣以谒先圣,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每治政之暇,必延见其师生,与之讲讨经义,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镭居官廨,自奉淡泊

11、,僚属亦皆化之。先是,朝使至外郡者,官府奉之甚侈,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往往腾谤于朝,其出使于饶者,镭延见郡舍中,供以粉饭,退皆无有后言。其后有旨以织币脆薄,遣使笞行省臣及诸郡长吏。独铺无预。铺治政,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十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相脱脱在位,而龚伯璇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铺有言,不见听。人或以铺优于治郡,而执政非其所长,遂出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及脱脱罢,用事者悉诛,而铺又独免祸。乃迁西行台中丞,殁于官。(选 自 元史)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击奸暴,黜贪墨 贪墨:贪官污吏B.所至郡县,为之肃然 肃然:恭敬的样子C.无加镭者 无加:

12、没有人超过D.往往腾谤于朝 腾谤:肆意诽谤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B.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C.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D.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元朝时,显要官职往往是由吏职出身的人来担任,很少有人能以进士的身份做官,韩铺却是个例外。B.韩铺在担任侍御史时,因为刚正不阿被当时

13、官员们忌恨,议论政事的人诬告他贪赃肥私,于是他被罢免了官职。C.饶州地区民俗崇尚鬼神,就连做盗贼的人准备抢劫时,也必定到觉山庙中占卜吉凶,韩铺到任后,就拆毁了庙宇,将泥塑偶像沉入江中。D.朝廷外派的使臣,往往贪得无厌,以致于各地方州县都很讨厌他们。他们到了饶州,韩铺只供给他们粗糙的米饭,他们回去之后也不敢有什么议论。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铺知民可教,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 为 五经师。(2)而龚伯道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铺有言,不见听。第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8 11小题。(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圮(音y i,桥)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14、,直堕其履圮下。顾 谓 良 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所,表约数;里所,即一里路左右),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 日 平 明,良往,父已先去,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日:“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 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史 记 留侯世家)淮阴侯

15、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薜(内室的床)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 怒 日:“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日:“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挎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挎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选 自 史记淮阴侯列传)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顾谓良曰:“

16、孺子,下取履!”B.旦日视其书,C.始为布衣时,贫无行D.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顾:回头看旦日:第二天布衣:平民百姓若:假若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食时信往,不为具食B.常从人寄食饮C.直堕其履圮下乃为装遣荆轲张良是时从沛公吾其还也。亦去之。D.父以足受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1 0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良能忍辱为老父取履,穿履,并能听从老父训导,如期赴约,终有所得。B.从张良愕一忍一怪一异的心理变化中,可以看到他性格转变的过程。C.漂母的大怒是为了激发韩信作为男子汉的尊严。D.韩信受胯下之辱中,在 他“孰视”、“蒲伏”中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1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3分)(2)于是信孰视之,俯出挎下,蒲伏。(3分)(3)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3 分)第 5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47题。王戎,字溶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力虎吼震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