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新余市大一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454672786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210 大小:38.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新余市大一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0页
2018-2019年新余市大一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0页
2018-2019年新余市大一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0页
2018-2019年新余市大一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0页
2018-2019年新余市大一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新余市大一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新余市大一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新余市大一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第 1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 2 题。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S:“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铁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铁,歌曰:“长铁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

2、,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锲,歌曰:“长狭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日:“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 长铁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

3、,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 云 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

4、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节选自 战国策?齐策四)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右以君贱之也 贱:卑微 B.比门下之客 比:和一样,等同于C.过其友 过:拜访 D.臣窃矫君命 矫:假托1 0.以下各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孟尝君笑而受之A.比门下之客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左右皆笑之1 1.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冯谖有远见的一组是:()倚柱弹其剑 因烧其券视吾家所寡有者使吏召诸民当偿者窃以为君市义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A.B.C.D.1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5、A.冯谖生活贫困,他托人转告孟尝君,愿到他门下做食客。孟尝君虽然知道冯谖没什么才能,但还是收留了他。B.冯谖以无法养家为由要回去,孟尝君亲自向他了解家里情况,知道他家中有老母,就派人给他母亲送去衣食。C.冯谖到薛地收债,很快就办完事,又马不停蹄,一大早赶回齐都,这让孟尝君感到十分奇怪。D.冯谖曾主动问孟尝君,到薛地要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后来,除了义,他什么东西都没买,虽然做了一番解释,但孟尝君心里还是不快。第 2 题:第 3 题:第 4 题:文言文阅读(1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7 题。李大亮,京兆泾阳人。有文武才略,性忠谨,外若不能言,而内刚烈。隋末,署庞玉行军兵曹。李密寇东都,玉战

6、败,大亮被禽。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遂定交。高祖入关,走亮自归,授土门令。方岁饥,境多盗贼。大亮招亡散,抚贫瘠,卖所乘马,稍稍资业之,劝垦田,岁大熟。间出击盗,所至辄平。贞观初,出凉州都督。时突厥亡,帝进欲怀四夷,诸部降者,人赐袍一领、帛五匹,首领拜将军、中郎将,列五品者赢百员。又置降胡河南。诏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使以绥大度设、拓设、泥熟特勒及七姓种落之未附者,峙粮磺口赈其饥。大亮上言:“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中国,天下本根,四夷犹枝叶也。残本根,厚枝叶,而曰求安,未之有也。臣以为诸藩请附者,宜羁縻受之,使居塞外,畏威怀德,永为簿臣。河西积困夷狄,州县萧条,加因隋乱,

7、残耗已甚。臣愚愿停招慰,省劳役,使边人得就农晦,此中国利也。”帝纳其计。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会讨吐谷浑,为河东道行军总管,与李靖俱出北道,与虏遇蜀浑山,大战,破之,俘其名王,获杂畜数万。拜右卫大将军。晋王为皇太子,帝诏大亮兼右卫率,又兼工部尚书,身三职,宿卫两宫。每番直,常假寐。帝劳日:“公在,我得酣卧。”尝以张弼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时弼为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之不能得。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0 乃言于帝曰:”臣及事陛下,张弼力也,愿悉臣官爵授之。”帝为迁弼中郎将、代州都督。世皆贤大亮能报,而多弼不自伐也。十八年,卒,年五十九。将敛,家无珠玉为含。惟贮米五斛、布

8、三十端。帝哭为恸,谥曰懿,陪葬昭陵。(节选自 新唐书 列传第二十四)注:古代丧葬之礼俗:以米及具填死者口中,谓 之“含饭”。天子、贵族可含珠玉等。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臣愚愿停招慰,省劳役 省:x i n g,探视,问候B.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 绥:安抚C.劝垦田,岁大熟 劝:鼓励D.而多弼不自伐也 伐:夸耀5.以下各句中,全都表现李大亮“文武才略”的一组是()(3 分)为剑南道巡省大使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间出击盗,所至辄平每番直,常假寐与虏遇蜀浑山,大战,破之家无珠玉为含A.B.C.D.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大

9、亮知恩图报。显贵时,总想着如何报答曾免他一死的张弼,甚至想把自已的官职爵位全让给张弼,受到皇上的称赞。B.大亮忠心奉主。每次轮到他值班,只是坐着打吨,太宗慰劳他时说:“有你在,我能睡个安稳觉。”C.大亮有文武才略。他曾上书皇上停下安抚未归附的部族的工作,使边地的百姓能从事农业生产,皇上接受了他的建议。D.大亮为官清廉。去世后,为他穿衣入棺时,家里拿不出珠玉给他含在嘴里,只能在棺中放普通之物了。7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5分)(2)中国,天下本根,四夷犹枝叶也。残本根,厚枝叶,而曰求安,未之有也。(5分)第5题:古代

10、诗文阅读(2 4分)阅读文言文语段,完 成4一一7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 子 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月-,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日:“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

11、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日:“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携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 误的一项是()(2分)A.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B.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D.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5.下列划线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2 分)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B.事所以

12、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C.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6.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如J。7.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 分)(2)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3 分)第6 题: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父会,侍御史。舒少为从兄敦所知,

13、以天下多故,不营当时名,恒处私门,潜心学植。年四十余,州礼命,太傅辟,皆不就。及敦为青州,舒往依焉。时敦被征为秘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洛阳,委弃公主。时辎重金宝甚多,亲宾无不竞取,惟舒一无所眄,益为敦所赏。时将征苏峻,司徒王导欲出舒为外援,乃授抚军将军、会稽内史,秩中二千石。舒上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舒复陈音虽异而字同,求换他郡。于是改“会”字 为“会,舒不得已而行。在郡二年而苏峻作逆,乃假舒节都督,行扬州刺史事。时吴国内史庾冰弃郡奔舒,舒移告属县,以吴王师虞斐为军司,率众一万,与庾冰俱渡浙江。前义兴太守顾众、护军参军顾陶等,皆起义军以应舒。舒假众扬威将军、督护吴中军事,随监

14、晋陵军事,于御亭筑垒。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场后继。冰、场等遣前锋进据无锡,遇贼将张健等数千人,交战,大败。贼遂入吴,烧府舍,掠诸县,所在涂地。舒遣子允之行扬烈将军,与将军徐逊、陈孺及扬烈司马朱煮,以精锐三千,轻邀贼于武康,出其不意,遂破之。斩首数百级,贼悉委舟步走。是时临海、新安诸山县并反应贼,舒分兵悉讨平之。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自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及侃立行台,上舒监浙江东五郡军事,允之督护吴郡、义兴、晋陵三郡征讨军事。既而晃等南走,允之追蹑于长塘湖,复大破之。贼平,以功封彭泽县侯,寻卒官。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穆。(选自

15、晋书列传第四十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A.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B.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C.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D.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A.“从弟”在中古时期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且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B.“中二千石”为俸禄,按汉时体制,俸禄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C.“假”,这里为官职用语,意思是代理,临时充

16、任。它与正式任命不同。D.“贼”,原指偷盗之人,如贼寇,在本文中则指进犯中原的外族侵略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一A.王舒淡泊名利,长期在家,多次谢绝官府的征召,对从兄离职时留下的财物毫不动心。B.王舒有军事才能,在征讨逆贼苏峻的战争中,亲白率领军队在武康击败敌寇,斩首众多。C.王舒为人忠厚,因在讨贼之战中多次失利,而主动上书贬职去节,且不听从陶侃劝解。D.王舒颇具战功,在贼乱平定之后,因功被封为彭泽县侯,死后又被迫赠为车骑大将军。(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舒上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飕后继。第 7 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鳏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