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惠东县惠东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454672593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201 大小:36.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惠东县惠东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2018-2019年惠东县惠东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2018-2019年惠东县惠东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2018-2019年惠东县惠东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2018-2019年惠东县惠东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惠东县惠东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惠东县惠东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2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惠东县惠东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第1题:精段阅读,回 答1621题(16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 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胪千里,旌旗蔽空,酬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蟾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

2、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端正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盘绕C.不知东方之既白 既:既然 D.洗盏更酌 更:更换17.下列

3、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何为其然也/耳得之而为声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相与枕藉乎舟中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19.作者用曹操的典故的用意是()A.惋惜曹操如此英雄竟兵败赤壁 B.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C.慨叹人生无常,人生短暂 D.借曹操自比,对自己功业无成的悲愤20.对这三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

4、的化身。B.苏子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C.第一自然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自然段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21.翻译下列句子(6分)(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2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题目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

5、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芨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 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

6、妾。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学奇窘甚。一日,值髯于途,告之故,且曰:“若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然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学奇感泣。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得出入内阔。邹女果为其第三妾。髯得间,以陈情告。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髯曰:“毋迫。”一日,显者夫人率群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乃邹氏也。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群仆骇变,号呼来追。髯拳三人仆地,不能出声。徐去,则女舟已至陈门矣。学奇得室忻感,谓古押衙不是

7、过也。髯谓学奇,亟宜鸣之官以得妻状。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询知义由于髯,赐帛酒花彩以荣之。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自是义樵名益著。(清?顾 彩 髯樵传)【注】征:五倍。昆仑:即昆仑奴,唐 传 奇 昆仑奴中的义士。绐:欺骗。古押衙:唐 传 奇 无双传中的义侠,押衙为官名。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伟:身材魁梧赡:赡养讶:惊讶,奇怪干:岸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有樵子者,貌髯而伟B.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C.人或讶问之D.迂道疾行,至河干8.A.若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C.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然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

8、B.一日,值髯于途询知义由于髯D.亟宜鸣之官以得妻状赐帛酒花彩以荣之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髯樵胆量过人,常常在夜间独自上山砍柴,不怕碰上毒蛇猛虎。B.以砍柴为生的髯樵,虽然目不知书,但有勇有谋,疾恶如仇。C.髯樵低价出卖自己的柴草,主要是为了更容易把柴卖出去,这样也照样能获利。D.营救邹氏、帮助陈学奇夫妇团圆的义举,赢得学奇深深钦佩。1 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3分)吾力倍征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9、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分)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 3 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0 1 3 题。(1 2 分,每小题3 分)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

10、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

11、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 0.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秦伯说,与郑人盟C.失其所与,不知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邻之厚,君之薄也。B.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其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D.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 2 .下列各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樊将军以穷困来

12、归丹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若属皆且为所虏1 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夫晋,何厌之有?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第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 4题。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作 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

13、达旦,速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遂遣积翁谕旨,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积翁欲合宋官谢昌元等十人请释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已。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至元十九年,有闽僧言土星犯帝坐,疑有变。未几,中山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召入谕之日:“汝何愿?天祥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而死

14、。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子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亡,吾分一死矣 分:按照本分、甘愿B.留梦炎不亘 可:赞成C.遽 麾 之 退 麾:指挥D.天祥临刑臻从容 殊:非常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宁死不降的一组是()左右命之拜,不拜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国亡,吾分一死矣天祥出,复号召江南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 014-2 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B.C.D.3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天祥被捕之后,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了。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 零丁洋诗给他,以此表明心志。B.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的途中,文天祥绝食八天求死,但没有死。当时世祖在南宋官员中大量寻求人才,王积翁推荐文天祥,说他是难得的人才。C.元世祖本打算释放他,但是留梦炎不赞成这样做。元世祖把文天祥召入宫中,问他有何心愿,文天祥表明自己的态度,元世祖仍不忍心赐他一死,就让他退下了。D.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表明心志,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视死如归,死前从容坦荡,死后仍面不改色,在文天祥的身上充分体现

16、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气。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5分)译文:(2)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5分)译文:第5题:课 内文言文阅读(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祭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金且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镂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嵯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3)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