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466447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填空(每空 1 分,可能占 10 分)如:1. 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起伏形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规 律的科学。2. 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 动物群,中更新世的动物群,晚更新世的萨拉乌苏动物群。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动物群,中更新世的周口店动物群,晚更新世 的萨拉乌苏动物群。2 判断题(每题1分,可能占 10分)如:1. 地貌学属于地球科学,而第四纪地质学属于历史地质学。(对)2. 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2、因此大陆冰盖地区可以经常看到冰斗地貌。(错)3 名词解释:(每组 35 分,可能占共 20 分)3.1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参考教程p23 ) 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起伏形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 生、发展、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研究第四纪地壳、气候和生物界演化历史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叫第四纪地 质学(Quaternary Geology)。3.2 山地/平原/高原:(参考教程 p46、53) 山地是地面上四周都被平地环绕的孤立高地,其周围与平地的交界部分,有一明显的坡度转折。它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 陵。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

3、200 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 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高原是指海拔超过 l000 米,面积较大,顶面起伏较小,周围形成陡坡的高 地。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3.3 山岭/山脉/山系:(参考教程 p46) 山岭:成线状延伸的山地,具有陡峭的山坡和鲜明分水线。山岭的顶部称为山脊。山脉:若干条走向平行的山岭组成的山地系统。如我国的秦岭山脉、龙门山 山脉等。山带:一条山脉若被巨大的纵或横谷分隔成数段,并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时, 对某些段来说则称为山带。如四川龙门山山脉,可分成前山带和后山带。 山系:包括若干条山脉的山地

4、系统,称为山系。例如天山山系和横断山山系。3.4河床/河漫滩/阶地(参考教程p69、70或73) 河床:平水期河水所占据的谷底。河漫滩:洪水期才能淹没的浅滩。其中,一般洪水均能淹没者称为低河漫滩, 较大洪水才能淹没者称为高河漫滩。阶地:沿河流两侧分布的由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平台。一般位于洪水位以上。3.5石芽/石林:(参考教程p85及课件)石芽:相对突出于沟槽之间的尖形岩石,竖立在沟槽包围中的齿形岩石称为 石芽。高大而密集的石芽,又称为石林或石林式石芽。在近水平的巨大厚层或厚层 石灰岩地区,沿两组以上相互交叉的垂直裂隙发育而成。3.6岩溶漏斗/溶蚀洼地:(参考教程p8687和课件)岩溶漏斗:是岩

5、溶化地面上的一种口大底小,底部有垂直通道的圆锥形洼地。 溶蚀洼地:因岩溶作用形成的小型封闭洼地,面积一般有数平方至数十平方 千米,平面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后者长轴多沿构造线而发育。3.7峰丛/峰林/孤峰:(参考教程p88和课件)峰丛:成簇突起的石灰岩山地或高原面上的溶蚀残丘,其顶部多呈尖锐或圆 弧形,与溶蚀洼地、溶蚀漏斗、溶蚀槽谷或干谷相互套生在一起,常分布在石灰 岩山区的中心部位,形成大面积的峰丛山地。峰林: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100200 m,直径小于高 度,坡度较陡,大多在 60以上,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平地上,形似树林,故而得 名。孤峰:是岩溶区的孤立石灰岩山峰,常分布在

6、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相对 高度由数十米至百余米。3.8石钟乳/石笋/石柱:(参考教程p90和课件)化学沉淀物:重碳酸钙的地下水从岩壁裂隙中渗出,由于压力变小和水分蒸 发,使水中的重碳酸钙过饱和,溢出CO2,部分重碳酸钙重新沉淀说造成的化学 沉淀物。悬挂于洞顶的沉淀物称为石钟乳,滴落于洞底,由于向上生长的沉淀物 称为石笋,而上下相接称为石柱。3.9冰斗/刃脊/角峰:(参考教程p96和课件)冰斗:冰斗是一个围椅状的洼地,为陡壁所围,朝向坡下的一面有个开口, 外形呈围椅状。刃脊:冰斗不断扩大和后退,山坡受到显著的刻蚀,两个相邻冰斗间残留的 山岭(刀刃状的锯齿形山脊),便成为尖锐的刃脊(arete)

7、。角峰:由三个以上的冰斗发展所夹峙的残留尖锐山峰,叫做角峰(horn)。3.10冰川谷/悬谷:(参考教程p96和课件)冰川谷:冰川流动过程中下蚀和扩展先成谷形成的横断面形似“U”型的谷 底。悬谷:在支冰川和主冰川的交汇之处,常有冰川底高低的悬殊,当支冰川的 冰进入主冰川时必为悬挂下墜成瀑布狀,称之为悬谷。3.11冰碛丘陵/终碛垄(堤):(参考教程p97和课件)冰碛丘陵:在冰川消融后,原来随冰川运行的表碛、中碛和内碛等都坠落在 底碛之上,形成低矮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或基碛丘陵)。终碛垄:当冰川末端补给与消融处于平衡时,冰碛物就会在冰舌前端堆积成 弧形长堤,称为终碛垄(堤)。3.12 风沙流/风

8、沙作用(参考课件和教程 p104)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所发生的侵蚀(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称为风沙作 用。含沙的气流称风沙流。3.13 新构造运动(参考课件和教程 p134)晚新生代以来的地壳构造运动,一般称新构造运动。3.14 例题:准平原/夷平作用/夷平面准平原:山地经外力作用剥蚀,变成较平坦的地区,这种近似平原的地形叫 做准平原。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夷平面:地壳运动处于上升时,使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平 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又会受到侵蚀破坏 变为山地,但在山顶部分还残留着古平原面,这种地形就称

9、为夷平面。如果山地 曾发生多次间歇性上升,则会形成若干个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夷平面。这种多层地 形是判断区域间歇性升降运动的重要标志。4 简答题(每题 510 分,可能占 3040 分)4.1 例题:比较冰川地貌中的羊背石和鼓丘的形态特征和成因。(以课件为主 书上关于鼓丘的形态描述有误)参考:(1)羊背石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在山岳冰川作用区多见;而鼓丘属 于冰碛地貌,多见于大陆冰川。(2)组成鼓丘的冰碛物中,含泥量较高,而羊背 石是基岩质的。(3)羊背石是冰床上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平面上呈椭圆 形,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鼓丘是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一种流线型丘陵, 平面上呈蛋形,长轴与冰流

10、方向一致。(4)羊背石剖面形态两坡不对称,迎冰流 面坡度平缓作流线形,背流面表面呈锯齿状的陡坡;鼓丘两坡也不对称,但迎冰 坡陡,背冰坡缓。(5)羊背石迎冰流面以磨蚀作用为主,表面留下许多擦痕刻槽、 磨光面等痕迹,背流面则在冻融风化和冰川挖蚀作用下,形成表面坎坷的陡坡; 而鼓丘是冰川的搬运能力减弱时,冰碛沉积压实形成的丘陵。4.2山地组成与组合(教程p46) /高度分类(教程p47) /平原的形态分类和 特点(教程p53)山体由三部分组成:最高处为山顶 (形态有平、圆和尖);最下部,即与平原 的交界处,称为山麓。自山顶到山麓的倾斜地面,称为山坡,形态有平直(倾斜 或垂直)、凹(凸)形、或复式。它

11、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 的高度区别于丘陵。中科院地理研究所高度分类方案高度分类(海拔高程)绝对高程:M相对极高山5000m1000高山强烈切割的高山3500-5000m1000中等切割的高山500-1000轻微切割的高山100-500中山强烈切割的中山1000-35001000中等切割的中山500-1000轻微切割的中山100-500低山中等切割的低山500-1000500-1000轻微切割的低山100-500丘陵100平原的形态分类和特点:根据地表形态可分为平坦平原(如冲积平原),倾斜平原(如海岸平原、山前平原),碟状平原(如内陆平原、湖成平原)、波状平 原(如冰碛平原,多河

12、流泛滥平原)等。4.3河谷的形态要素(教程p67) /河流侵蚀种类及特征(参考教程p68和课 件)/牛轭湖及离堆山(参考教程p70及课件)/河流阶地及形态要素组成(参 考教程p73和课件)/阶地的构造成因(参考教程p74和课件)/阶地类型及主 要特征?(参考教程p74和课件)河谷由谷坡和谷底两大部分组成,谷底由河床及河漫滩组成。河床是河谷中 最低部分,它有经常性的水流,在它两侧为高起的河漫滩,它只是在洪水泛滥时 才被淹没,故又称为洪水河床。(见图)(1)垂直侵蚀(下切、下蚀):它是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结果是加深 沟床或河床。(2)溯源侵蚀(向源侵蚀):侵蚀方向是不断向源头(即上游方向)进

13、行。侵蚀结果是使沟谷或河谷长度增加。在溯源侵蚀过程中,常常以裂点(瀑布)后 退的方式表现出来。(3) 侧向侵蚀:指流水对沟谷和河谷两岸进行冲刷的作用。侧向侵蚀的结果 使谷坡后退,沟谷或河谷展宽。离堆山:深切曲流不断发展,也会发生截弯取直,取直后在原弯曲河道的中 间,留下相对凸起的基岩孤丘,称为离堆山。牛轭湖:截弯取直后被废弃的弯曲河道称为牛轭湖阶地:一般位于洪水位以上,由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沿河平台。一般高于河 床河漫滩。阶地组成:阶面、阶坡、阶地后缘、阶地坡脚,有时还有基座。图1 7阶地的形成I.阶面:2+阶坡;X 阶地前爆;也阶地冶缘;二除地坡脚:仇基座.化河漫滩樵h X河嫌相阶地成因:阶地

14、是河流在谷底范围内间歇性下切的产物,引起间歇性下切的 原因有很多,新构造运动是最常见的原因。地壳上升使河流下切,把原有的谷底 抬升到一般洪水位之上而形成阶地。阶地的生成主要是地壳的相对升降运动、侵蚀基准变化和气候的变化所引起, 使原来河谷底部的河漫滩脱离了现代河面及河流作用范围。阶地的类型:河流阶地根据形态和结构特征,可划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 基座阶地和埋藏阶地四种基本类型。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有时阶地面上残留极薄层河流冲积物。它多发育在 河谷上游及山区河谷中,在不太长的河段中,高度比较稳定。这类阶地的阶地面 是河流侵蚀削平不同的岩层而成,故称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阶地全由河流冲积物所组

15、成,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最为常见。堆 积阶根据多级阶地之间的接触关系,还可分为上叠阶地、内叠阶地等。基座阶地:阶地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是河流冲积物,下部是基岩。它是由 于河流下切的深度超过了原冲积层的厚度,切到基岩内部而形成的。它分布于新 构造运动上升显著的山区。埋藏阶地:早期形成的阶地被后期冲积物覆盖埋人地下,就成为埋藏阶地, 这种阶地不显露于地面。通常上游以侵蚀阶地和基座阶地为主,下游以堆积阶地和埋藏为主。4.4石芽和石林的形成?(参见教程p85和课件)/溶蚀漏斗和溶蚀洼地的形成和形态(参见教程 p8687 和课件)/溶蚀洼地与坡立谷的形成和形态特征(参见教程 p8788 和课件) /峰丛石山、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残丘)之间的关 系与区别以及组合分布特点。(参考教程p88和课件)/溶洞和溶洞的化学堆积 形态(参考教程 p8990 及课件)石芽和石林形成:当可溶性岩石在地表出露后,在流水的作用下,发生不均 匀的溶蚀,在层面上形成许多凹槽,称为溶蚀沟,期间突出部分称为石芽。特别 巨大的石芽称为石林,在近水平的巨大厚层或厚层灰岩地区,沿着两组以上的相 互交叉的裂隙发育而成。溶蚀漏斗和溶蚀洼地的形成和形态:岩溶漏斗是地下水沿两组裂隙的交汇处 或原始地形低洼处向下侵蚀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