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检测地球上的水(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454595693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检测地球上的水(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检测地球上的水(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检测地球上的水(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西)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检测地球上的水(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西)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检测地球上的水(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检测地球上的水(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检测地球上的水(含解析)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检测地球上的水(时间:90分钟,满分:IOO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3年 8 月,中国某集团“永盛”号货轮试水北极东北航道,这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此次试航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的第一步,为未来中国商船大规模通行北极奠定了基础。下图为“永盛”号货轮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此次航行过程中()A.甲一乙段一直顺水B.乙一丙段常遇大雾C.丙一丁段可见极夜现象D.丁一戊段布满浮冰2.北极航道通航环境受到诸多自然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A.海雾 B.潮汐C.

2、洋流 D.海冰3.北极东北航道若能开通,对下列海上要道航运影响最大的是()A.麦哲伦海峡 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 D.霍尔木兹海峡:1.B:12.D23.C3解析:第1 题,甲一乙段经过千岛寒流时逆水而行,A项错;乙一丙段经历沿海寒流,此时正值夏季,陆地气温高,陆上较暖空气运动到沿海寒流上空遇冷会形成雾,B 项正确;丙一丁段虽处于北极地区,但此时为夏季,极地地区出现极昼现象,C 项错;丁一戊段为暖流控制,旦此时为夏季,浮冰融化,D 项错。第 2 题,对北极航01/14线影响最大的是海冰,可导致轮船发生事故等,故选D项。第 3 题,北极东北航道若能开通,通过北极航线,亚、欧两洲的海上距离相

3、比原来绕道苏伊士运河航线的距离将大大缩短,故选C项。(20 1 9 广东佛山一模)桑沟湾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一处海湾,这里是我国最早开始海带人工养殖的地方。近年来,中国水产黄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此海湾成功探索出了海带、鲍鱼和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新模式(见下图)。据此完成第4 6 题。4.桑沟湾由单一的海带养殖到海带、鲍鱼、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优质的海洋环境B.养殖技术的进步C.市场的需求升级D.保鲜技术的出现5 .与单一养殖相比,该混合养殖模式的突出优点是()节省饵料投放,提高经济效益 吸收海水中的C 0.减缓温室效应 调整生产规模,市场适应性强改善水质,减少海洋养殖污染

4、A.B.C.D.6 .冬季,农户们常将鲍鱼和海参送往福建和广东沿海养殖,其最主要目的是()A.靠近消费市场 B.获得优惠补贴C缩短养殖周期 D.躲避大风暴雪:4.B :4 5.C 5 6.C 6解析:第4题,桑沟湾由单一的海带养殖到海带、鲍鱼、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养殖技术的进步,B 项正确。养殖业发展,海洋环境质量会下降,A 项错。市场的需求、保鲜技术不是实现混合养殖的条件,C、D两项错。故选B 项。第 5 题,结合箭头方向,与单一养殖相比,该混合养殖模式中,海带、鲍鱼、02/14海参三者形成循环,突出优点是节省饵料投放,提高经济效益,正确。吸收海水中的COe是海带的作用,不是混

5、合养殖的优点,错。该混合养殖不是混合农业,不能调整生产规模,错。鲍鱼、海参排泄物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改善水质,减少海洋养殖污染,正确。故选C 项。第 6 题,冬季,我国北方寒冷,水温低,农户们常将鲍鱼和海参送往福建和广东沿海养殖,其原因是我国南方水温较高,最主要目的是缩短养殖周期,C项正确。消费市场面向全国,A项错。获得优惠补贴、躲避大风暴雪不是主要目的,B、D 两项错。故选 C 项。深泓点是指河流断面的最深处,其海拔变化能反映河床的冲淤情况。黄河某河段几乎无支流汇入,河道宽浅。初春时上游来水受冰坝阻挡,导致该河段水位上涨,形成凌汛。下图为某年3 月 173 0 日该河段S 处在凌汛洪峰前后流

6、量与深泓点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第7、9 题。7.该河段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8.该时段,S处河床在流量下降过程中()A.持续发生淤积B.先冲刷,后淤积C.先淤积,后冲刷D.持续发生冲刷9.此次凌汛发生时,上游来水()A.含沙量较低且泥沙颗粒较细B.含沙量较高且泥沙颗粒较粗C.含沙量较低且泥沙颗粒较粗D.含沙量较高且泥沙颗粒较细03/14:7.D:78.C89.B9解析:第7 题,根据材料该河段无支流汇入,河道宽浅,说明该河段地势起伏较小,而黄土高原地区地势起伏大,C项错误;根据深泓点海拔在IOOO米左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大于4000米,华北平原海拔

7、低于200米,A、B两项错误,据此判断该河段最可能位于内蒙古高原,D项正确。第 8 题,读该河段S 处在凌汛洪峰前后流量与深泓点海拔的变化示意图,该时段,当流量下降时,深泓点海拔先升高后降低,深泓点海拔升高,则以淤积为主,深泓点海拔降低,以冲刷为主,S 处河床在流量下降过程中为先淤积,后冲刷,C项正确。第 9 题,凌汛发生时,冰坝阻挡上游来水,使其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图示随着径流增加,深泓点海拔上升,表明泥沙沉积作用强烈,故上游来水含沙量大;凌汛退水时流速较快,侵蚀作用强,但深泓点海拔先升后降,说明退水时先以沉积作用为主,上游来水挟带泥沙颗粒较大,后深泓点海拔下降,说明河道原有泥沙颗粒较小,被

8、搬运到下游,B 项正确。苏木吉林湖是我国的一个湖泊,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读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图 I)及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图II),完成第1012题。图 I图 II10.苏木吉林湖()04/14A.位于青藏高原B.处于湿润地区C.湖盆呈漏斗状D.湖面海拔1 1 8 0 米11.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邻湖湖水 B.大气降水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12.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淡水湖泊,含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 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 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离冬季风源

9、地远,沿湖地区植被茂密A.B.C.D.:1 0.C:.1 1.D l l.D 1 2.B解析:第1 0 题,图示等水位线,外围海拔高处较稀疏,湖盆部海拔低处较密集,说明湖盆形状口大底小,呈漏斗状,则C项正确。材料显示“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说明位于沙漠地区,则 B 项错误;图示离湖泊最近的等水位线为1 1 8 0 米,湖面要低于该高程,且湖面应不断变化,则 D项错误。第 1 1 题,图示总补给量冬春较少、夏秋较多,常年变化不大,与地下水补给特点一致,则可能是地下水补给。第 1 2题,该地气候干旱、海拔高,可能位于北方,冬季气温低;处于被沙山包围的低洼区域,周围沙山也对风起到阻挡作用,风

10、速较小,故说法正确。沙漠地区湖泊多为咸水湖,湖泊周边为沙山而植被稀疏,则错误。下图示意某区域1 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第1 3 1 4题。66o34zN66o34zN匚 海域河流1月平均气温13.影响图中0 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盛行西风、洋流05/14B.距海远近、地形C.地形状况、洋流D.盛行西风、纬度14.图示地区河流()A.流量小,含沙量少B.水量大,利于通航C.支流多,流域狭小D.流程短,呈平行状答案:1 3.C 1 4.D解析:第1 3题,图中半岛西部为山地,受其影响等温线大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海洋上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出。第 1 4题,根据图示信息

11、,结合气候可判断,图示地区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但冬季结冰期长,流程短,不利于通航;因各河流间有山脉阻隔,河流支流少,呈平行状。读图,完成第1 5 1 6 题。15.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16.图中洋流对沿岸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答案:1 5.B 1 6.D06/14解析:由图中所给的1 6 W 1 4 W及北回归线等信息,可确定图示区域为非洲的西北部沿海地区。非洲西临大西洋,西北部沿岸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寒流对沿岸陆地环境的影响是降低温度和湿度。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

12、成第1 7 1 8 题。1 7.图中洋流是()A.北半球的暧流B.北半球的寒流C.南半球的暖流D.南半球的寒流1 8.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多时令河B.乙地分布有沙漠C.湖泊冬季结冰D.湖水补给河水答案:1 7.D 1 8.B解析:第1 7 题,图中洋流位于纬度30。附近大陆西岸,由南向北流,结合中低纬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为南半球寒流。第 1 8 题,甲地为地中海气候,故不可能多时令河;乙地位于副热带大陆西岸,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根据等高线判断图中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湖泊,河水补给湖水;该湖泊地处亚热带地区,冬季不结冰。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 9 2 0 题。,

13、500 等高线/m沙漠O水域r何面-季节性河流0 7/1 41 9.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沿岸农业丰富的灌溉水源B.是沙漠向南扩展的天然屏障C.活跃该地区水循环D.对沿岸河流起调节作用2 0.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形态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A.甲河下游地势平坦B.甲河径流量更大C.乙河沿途植被覆盖良好D.乙河入湖处湖面狭小答案:1 9.C 2 0.B解析:第1 9 题,巴尔喀什湖属于咸水湖,湖水不能用来灌溉农田,A 项错;图中沙漠位于湖泊南面,湖面能抑制沙尘,阻碍沙漠向北扩展,B项错;湖泊能够活跃地区的水循环,C项正确;湖泊对下游河流起调节作用,不能调节湖泊以上河

14、流,D项错。第 2 0 题,三角洲是因河流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甲河上游地处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河流流量大,挟带的泥沙多,在入湖口处泥沙沉积多,形成的三角洲明显。而乙河为季节性河流,河流的流量小,挟带泥沙少,在入湖口处泥沙沉积少。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阔的麦哲伦次南极生态区,境内有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玛纳人和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株相对较小)。下图为麦哲伦次南极生态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 r 2 2 题。2 1.达尔文在1 8 3 4 年穿过比格尔海峡时写道:“雅玛纳人生活在杂乱的巨石、高山和原始的森林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的

15、原因主要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沿岸暖流的影响寒冷的西南风影响寒冷的西北风影响A.B.C.D.08/1422.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内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A.气候湿冷 B.风力较大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答案:2L D 22.B解析:第21题,图示地区位于南美洲南端,位于西风带,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主要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对,错;南半球西风带是寒冷的西北风影响,错,对。第 22题,根据材料,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内的“微型森林”是指植株相对较小的森林,成因是风力较大,不利于植株长大。海水温度距平值表示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偏离值,下图是某时段热带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温度距平

16、(单位:C)示意图。据此完成第2324题。1200 160 160 120 8023.以下说法,与图中水温分布情形一致的是()A.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强,处于厄尔尼诺现象期间B.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弱,处于厄尔尼诺现象期间C.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强,处于拉尼娜现象期间D.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弱,处于拉尼娜现象期间24.图中海水温度的异常,可能导致()A.南美洲西部飓风活动减弱B.澳大利亚大陆东部降水增加C.东南亚地区出现暴雨洪涝D.秘鲁渔场的捕鱼量明显减少答案:23.B 24.D解析:第23题,图示信息表示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偏离值。根据数值变化分析,南半球信风带太平洋东侧海水异常增温,西部海水异常降温,东南信风较弱,处于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第 24题,图中大洋东岸海水水温异常升高,上升流势力减弱,可能导致秘鲁渔场的捕鱼量明显减少。09/14二、综合题(共5 2 分)25.(1 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图 1 为太平洋沿某条经线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随纬度分布图,图 2为该经线上甲、乙、丙三处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