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4595688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摘要:矿山资源是确保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是矿山 开采过程中容易造成地质灾害以及生态环境破坏,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地质灾 害的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情况,在此 基础上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 对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关键词:矿山开采;地质灾害;生态修复1矿山生产引发地质灾害1.1井采矿山引发地质灾害对于矿山区域地下水位出现波动比较大,在疏干排水条件下,井采矿山采空 区上部岩土体失去原有的应力平衡。如果留设矿柱的数量,没有符合支撑性能要 求,会导致

2、地面出现塌陷情况,尤其是矿体埋藏比较浅区域,很容易出现塌陷问 题。针对埋藏很深区域,如果崩落采空区没有及时做好回填工作,会产生大面积 塌落问题,这对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既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威胁了工作人 员生命安全。开采矿山过程中,井巷两壁及顶、底岩体的力学平衡被破坏,导致岩石处于 应力释放的状态,可能会引起片帮、冒落等问题。若不及时采取支护措施,可能 会对周围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伤害,严重时可能造成井巷坍塌。1.2露采矿山引发地质灾害露采矿山一般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的开采方式,一般不会引起地质灾害。若 矿山未能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安全平台,或者切坡过陡,则极易引发崩塌、滑坡地 质灾害。若组成矿山露

3、采边坡岩体为层状结构,若露采边坡坡向与岩体倾向相近,构 成顺向坡,则该露采边坡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另外,若露采边坡节理裂隙发育, 这些结构面之间一旦组成优势结构面组合,易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1.3地质构造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影响若矿山所在区域断层构造发育。一方面,断层本身就是不利结构面,一旦顺 层发育或与岩石层理、节理裂隙等次级结构面构成优势结构面组合,容易引发地 质灾害;另一方面,断裂构造发育的区域一般岩体受应力影响大,多破碎呈碎裂 状,岩土体稳定性降低。2矿山生产破坏生态环境2.1矿山生产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若矿区矿体主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尤其是井采矿山疏干排水会形成降落漏 斗。在降落漏斗范

4、围内的地下水位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造成周边水井、池塘十 枯,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另外,矿体本身含有毒有害物质,比如铜矿石。若管理措施不当,在地下水 的浸泡、雨水的淋滤作用下,会析出有毒有害的铜离子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体造成 污染。2.1矿山生产对植被的破坏露采矿山在生产过程中,会对开采宕口造成挖损,损毁挖损区域的原生植被。 另外矿山生产设备、生产建筑的建设会压占矿山场地,破坏原有植被。一方面会 造成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会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尤其是在重要的交通干线周 边的矿山,一旦裸露区域出现在交通干线的可视范围之内,则会严重影响当地的 市容市貌,破坏城市形象。3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原则不同地区

5、在地质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适合作为耕地,有些只能种 树,因此在进行治理及修复工作时也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在开展具体工作前,工 作人员需要做好矿区地质环境的勘查工作,对所得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对 现有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此来更好的提升环境治理效果。3.2利益协调原则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是一项耗时长、参与方多的复杂工作, 各个部门间可能出现利益冲突的情况。在具体的工作中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纽 带作用,要做好协调工作,从而使各利益主体能够互相融合,共同处理灾害治理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对利益主体的权益造成侵害。3.3节约资金原则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工作通常工

6、作量大,内容众多,资金需求 量也较高。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现代技 术,降低成本支出,确保治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争取利用最少的成本支出保障 治理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治理工作效率和水平4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分析4.1加强矿山地面减沉技术的应用随着矿山资源开采的持续进行,会造成矿区大规模的出现空区情况,对于周 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降低采空区问题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常常应用矿山 地面减沉技术来对其进行治理。矿山地面减沉技术在应用时就是通过砂、厂砂炉 渣、尾矿等材料对于矿山开采之后的空区实施填充,防止发生地面变形、坍塌以 及地面沉降等问题,可

7、以有效降低矿山开采活动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污染。 从地质环境的角度来看,地面沉陷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例如降水会对沉 陷地面造成冲刷、对于周边土层结构造成破坏、产生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 通过矿山地面减沉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沉陷地表的面积,能够降低对于 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防止产生水土流失、洪流等自然地质灾害。植被一直被视为稳固水土、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的利器, 尤其是在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区域,复垦种植植被能够有效降低 以上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开采团队需要重视对土 地复垦的必要性,组织土地复垦工作,并根据实际需求扩大复垦规

8、模。若在矿山 开采过程中采用的是露天开采的作业模式,为了保证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 在边坡进行土地复垦、植被种植非常有必要。在土地复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所选用的复垦植被应与矿山原本的植被环境保持一致,与种植环境相匹配,降低 复垦成本的同时保证边坡治理的效果。且由于被人为开采而形成的矿坑边坡通常 比较贫瘠,土壤中有机物少而重金属多,复垦团队应注意选用一些耐贫瘠、抗旱、 抗寒的当地植被,提高复垦植被成活的可能性。复垦团队需要根据边坡等复垦地 带的实际情况来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当边坡角度30,可用矿区废渣、废土 来进行土壤修复,可用客土法进行土壤改良,然后进行植被的种植;当边坡角度 大于30但

9、45。时,可考虑用植生袋来进行复垦,保证植被扎根前的边坡稳定 当边坡角度在4560之间时,削坡+水泥网格才能够保证植被的稳定;如果边 坡角度超过60则需要考虑使用喷播的方式或安装槽板等容器,让植被可以在边 坡扎根。4.3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为降低矿产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各相关利益方的协调和平衡,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共同完成对开采活动的动态监测。监测内 容有:矿山地表水污染监测、矿山地下水污染监测、矿山地下水位监测、矿区土 壤污染监测、地面变形监测、露采边坡变形监测、地形地貌监测等。各利益相关 方可根据开采工作实际情况组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小组,依法赋予这个组织一定 的执法

10、权,从而实现从矿产开采到闭坑全过程的监督,严格管控矿山地质环境治 理情况,确保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修复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升执行力。 此外,相关部门应当选用科学的技术和设备开展不定期的监测,监测重点在于矿 上周边土壤、地下水等地质环境指标情况,一旦发现存在污染物超标问题时,必 须要进行及时的整改,并依法进行惩处,从源头上提升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水平, 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结语综上所述,矿山地质灾害种类众多,引发这些灾害出现的原因也较多。相关 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开采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灾害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这些 原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地质灾害进行 科学的管控,确保矿产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1.李聪伟,郑杏玉.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 2020(10).2 甄娜,张刚,钱雨薇.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探究J.建筑 技术研究,2020,3(8):21-22.3 牛磊;赵志芳;曾诗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研究综述 J.科技资讯,2018(09): 34-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