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堂探究案33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454595500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堂探究案3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堂探究案3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堂探究案3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堂探究案3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堂探究案3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堂探究案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堂探究案3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课堂互动探究案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点一种群的概念、特征及关系(国考5年4考)(全国卷:2018全国卷I、m;2017全国卷HI;2016全国卷II)【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 务 1完善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1)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直 接 决 定 种 群 密 度 的 是、。(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 龄 组 成 通 过 影 响 种 群 的,从而 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 别 比 例 能 够 影 响 种 群 的,从而间接影响种群任务2 种群的空间特征常见类型:(1)均匀分布型:如水稻的空间分布。(2)随机分布型:如田野中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

2、3)集群分布型:如瓢虫的空间分布。任务3探究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不同点【易错警示】与种群特征有关的4个易错点比较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1、毋旳评全J五点取样法选取样方1等距取样法11计算种群密度(计算取值为:_)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数量为M)1捕获数也1标记数No计算种群数量(计算公式为:义 嘅)1根据面积或体积计算种群密度注意事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_样方数量_宜选用双子叶植物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_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_,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1)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

3、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2)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教,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3)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4)样方法计数时应遵循的原则。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对种群相关基础知识的考查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

4、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江苏卷,T5A()(2)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江苏卷,T5B()(3)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 0,死亡个体数为 1 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浙江卷,T4A()(4)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 1,则出生率越高。浙江卷,T4B()(5)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浙江卷,T4C()(6)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浙江卷,T4D()(7)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全国卷,T6D()(8)某岛屿动物种群的年龄

5、结构随着季节的更替及天敌的迁入可发生变化。全国卷,T6B()(9)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低。安徽卷,T30()高考 VS 教材高考溯源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版必修3 教材P60-63,考查角度侧重种群的四大特征及种群数量的取样调查,准确记忆各恃征具体内容及其内在关系,并把握种群密度调查的两种常用方法是解题关键。I即时对练 必修3P63思考与讨论改编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 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0A.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调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允许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这是防止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过度严重的重

6、要决策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a 图所示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c图所示类型D.年龄组成为b 图所示的种群,其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考向二种群密度及教量调查2.经典高考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

7、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3.2021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l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 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別比例(率建)约为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n?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

8、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2184.经典高考 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 固定的能量。草 原 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和。考向三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糸的辨析5.2021.甘肃平凉高三一模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蛾类的分布呈现随机分布B.蜉蟒和蝉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极短,生殖后期为零C.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采用标志重捕

9、法D.岀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6.经典模拟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7.2021湖南雅礼中学模拟 图 中“*”表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推测该地区未来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B.因幼龄人口过少,故该地区的女性多于男性C.该地区0 14岁人口的比重约为23%D.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该地区的年龄组成可能会变为增长型

10、 题后归纳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1)统计图(2)曲线图(3)柱形图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增长曲线分析(国考5年3考)(全国卷:2019全国卷I、III;2017全国卷I)【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 务 1 “J”型曲线分析(1)条件:。No:tz时间(2)公式:N,=N!亜*稀释倍数。【题后反思】实验应注意如下内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计数。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

11、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其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减小误差。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5.计算1mL菌液的数量时必须搞清如下等量关系:lmL=1 cm3=1000mm3。考向三酵母菌计数实验的综合考查6.2020.海南卷 用 4 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原因是。(2)曲线a 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种群增长所需的 最丰富。(3)曲 线 d 为对照组,对 照 组 的 培 养 方 式 是。该组酵母菌数量增长

12、到一定程度后,种群增长逐渐变慢,其限制因素有(答出2 点即可)。(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有限的空间中,每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达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网络建构提升|长句应答必备I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岀生率与死亡率以及迁入率与迁出率,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岀率,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依据。3.“J”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其特点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Q 倍)增长(数学模型:NLN版)。4.“S”型增长曲线的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

13、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从而使岀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5.在自然界中,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故大多数种群数量总处于波动中。示例J渔业捕捞中,让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的原因是 翻阅教材品原味1.2019全国卷I 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 3 h,得 到 a、b、c 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0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

14、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h之前,a 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 型增长阶段高考 vs 教材 人教必修3 PW 人教必修3JP662.2019全国卷m l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 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 型,且种群数量为 时,种群增长最快。(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 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 值)(填“增大”“不变”

15、或“减小”)。若 在 5m L培养基M 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 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高考 VS 教材 人教必修3正67 历届比对研考向3.2018全国卷I,5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4.2018 全 国卷III,6 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16、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5.2017全国卷III,5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同类选做找共性I6.2020山东卷 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X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 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养时对乙藻的影响较大7.2018海南卷,25 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钱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o第三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