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质量分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4580254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卷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卷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卷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卷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卷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卷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卷质量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质量分析如何进行试卷分析在考试结束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不但可以对试卷和考试作出恰当的评价, 为试卷编制积累经验,提高教师编制试卷的水平,为修改试题和给题库遴选试题提 供依据,而且有助于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为考试讲评准备材料。全面的试卷分析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试卷的结构分析主要包括:1(内容结构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各类知识点、计算、实验等方面的内容比 例乃至每一方面知识的结构分析。2(目标水平结构分析:按照考试大纲所列水平(通常分为知道、理解、应用、综 合运用等)种类,分析它们的组成比例并且作内容水平双向交叉分析。3(题型结构分析:各类题型的比例分析

2、。4(分数结构分析:内容分数和水平分数的双向交叉分析。5(难度和时限结构分析:对难度测验作难度分布描述,对速度测验作时限分布 描述。6(试卷特点及横向、纵向比较:就试卷是否符合考试(教学)大纲规定、是否反 映学科特点和内在联系、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合理性、适宜性以及其他特点作出描 述和判断。横向比较可以在学校学校或地区地区间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在不同 学年间进行。进行结构分析时,分析者要对测验各项目逐一分析和作出判断,因而结构分析 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分析者对项目的判断跟编制、设计者不一致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对于比较复杂的综合题尤其是这样。为此可以把试卷结构分析结果跟编制试卷 的结构设计进行比较。除

3、了难度结构分析跟答卷情况有关,只有在考试实施之后才能进行外,其他各 项分析跟答卷情况无关,在考试实施之前就可以进行,属于试卷的“静态”分析。二、答卷情况描述主要包括:1(成绩分布情况描述:列出频数分布表或频数分布图。2(统计量描述:列出平均分、标准差、优分率和低分率以及某些因素间的相关 系数等数据,还可以进一步作各内容跟其平均得分率、标准差、优分率和低分率的 双向交叉分析,各水平层次跟其平均得分率、标准差、优分率和低分率的双向交叉 分析,以便从中发现问题。3(分布形态判断:判断总体分布是正态还是偏态或其它形态。4(由样本统计量推测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成绩、总体标准差等)。三、试题及解答情况分析1

4、(题目的内容、水平分析:逐一分析各题的内容、水平和考核意图。2(题目的难度、区分度、灵敏度、识别度和题目反应分布:具体方法参见文后 所附题目分析部分。四、试卷质量分析1(试卷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参见文后所附“试卷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 析。”2(整卷难度分析。3(试卷质量评价:就考试目的和试卷内容、结构、形式的合理性、适宜性、有 效性和可行性等对试卷作出全面评价。五、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从得分、失分情况以及某些部分之间的比较、分析,发现教师、学生以及命题 等方面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为了使试卷分析全面、可靠和有效地发挥应有作用,试卷分析工作应实行教师 分析和学生自我分析结合

5、、“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 析结合,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简明、扼要、有重点地写出试卷分析报告。试卷分析是对教学测试的反思、是对教师教的反思、也是对学生学的反思,试 卷分析是提高命题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试卷分析包括:介绍考试基本情况;介 绍试卷的特点;统计学生解答情况;对今后教学的启示;对今后命题的建议。一、介绍考试类型试卷分析要说明本次考试是什么类型、什么范围的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试题由什么人命题的。二、介绍试卷的特点 试卷分析要介绍试卷考查的范围、知识点及分值、试卷结构(题型比例、分 值)、命题特点等。三、统计数据 试卷分析要统计有关数据,数据来源:全体考生

6、、也可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容 量尽可能大一些。有关数据包括:各题统计数据(难度、区分度);难度难度是指测验试题的难易程度。客观题的难度一般用正确回答试题的人数与参加测验的总人数的比值来表示,其公式为,其中P代表试题难度,R代表答对试题人数,N代表参加考试测试人数;主观题的难度一般用参加测试考生在这题的平均得分与该题的分值的比,其公 式为,其中P代表试题难度,表示所有考生在该题的平均得分,K表示该题所占 分值。由此可知,难度是试题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适合程度的指标,是一个相对概念,难度的高低与被试人员的水平直接相关,难度的取值范围为,当P=0时, 试题的实际困难程度最大,当P=1时,试题的实际难

7、度最小。在一般的教学质量检 测中,一份试卷的平均难度应在 之间,只有适中的难度,才能使试题产生区分不 同程度考生的最大效果。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水平的区分程度。 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该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该得低分, 它是评价试题质量,筛选试题的主要指标和依据。在计算区分度时,一般测验前先确定实际水平高的考生名单(称“高分组” ),和实际水平低的考生名单(称“低分组” ),有时也按考试总分各取参加 测试人数的27%来划定。客观题的区分度一般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D表示区分度,表示高分组难 度, 表示低分组的难度。主观题的区分度一般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D表示区分度,表示高分组平

8、均 得分,表示低分组平均得分,H表示该题最高得分,L表示该题最低得分。区分度的评价标准如下表:区分度 评价0.40以上 非常良好0.30-0.39 良好、如能改进更好0.20-0.29 尚可、用时需作改进0.19以下 劣、必须淘汰或改进 试卷统计数据(平均分、标准差、难度比例、区分度比例); 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分数段标准差 标准差是反映学生成绩离散趋势的指标,表示学生成绩的分化程度。计算公式:式中:s表示标准差,表示第i位考生成绩,表示平均分,N表示 考生总数变差数 变差数反映学生成绩差异程度的指标,用它可对不同学科的学生成绩分化程度 作出比较。计算公式:,式中:表示变差数,S表示标准差,

9、表示平均分。利用excel软件计算有关数据打开“excel”/选择存放位置/点击“” /点击“统计” /选择“类别” /点击 “确定”/选择数据/点击“确定” 。类别一:“平均分”点击统计中的“ AVERAGE” (参数算术平均数)类别二:“最高分”点击统计中的“ MAX”( 一组数值中最大值)类别三:“最低分”点击统计中的“ MIN”( 一组数值中最小值)类别四:“标准差”点击统计中的“ STDEVP”(给定样本总体标准偏差)类别五:“分数段”点击统计中的“ COUNTTF ”(数字参数和合数字的单兀格的个数)也可利用“excel”的计算功能,点击“ =”/输入公式来计算。相关图表分数段分布

10、图、各题难度分布图、各题区分度分布图、难度比例统计图、区分 度比例统计图,可利用excel软件统计画图,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四、学生答题情况统计 各题的好的解答、错误的解答及原因分析五、对今后教学的启示六、对今后命题的建议撰写人:王 敏一、试题分析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详见试卷2、试卷的特点等方面 试卷侧重词语的积累和句子的积累,注重知识的拓展,难度大,分量足。印刷密密麻麻,容易造成学生视觉疲劳。本试卷要求学生审题认真,否则很容易出错。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1、成绩数据分析人 总 平 及 优 后20%学生均 格 秀 0-40分人人数 平均分数数分分率率2191897.59.1 45

11、72.1 26 69 4.8 8% 3%2、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本试卷偏难,量太多,但题目有一定的区分度。因为侧重词语和句子的积累, 阅读题比较灵活,所以比较容易区别优差生。三、学生答题分析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基本上题目都有完成。卷面整洁度良好,大部分学生书写工整,但也有个别学生比较潦草,尤其是作 文书写。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1) 第二题部分学生把“奏”写成“凑”,需要仔细分辨它们的读音与意义。(2) 第四题错误率较高,一是看错题,圈出即书写于括号未改正;二是只找出三 个,写一遍订正一遍而漏写;三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一列”的“列”改成 “烈”。(3) 第五题第 2 小题部分学生将“本领”的

12、“领”写成“龄”。第六题第 2 小 题写句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题中部分孩子没有仿照运用比喻手法,有部分运用 了,但比喻不够贴切,感觉怪怪的;二是题中没有使用礼貌用语,“您”和“请” 有的只用上其中一个。(4) 第七题第一小题最后一个空格只有少数学生写正确。第二小题错别字较 多。(5) 课内阅读题中“拎”可以换成“拿”吗,为什么,这部分孩子完成不理想, 原因说得不明白。(6) 课外阅读第一小题题目有部分学生没有抓住主题;第二小题“无微不至”和 “微弱”中的“微”意思大部分学生选错;第四小题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意;第七小 题部分学生没有看清题目要求“什么行为,”(7) 口语交际出现三大普遍问题:一是

13、礼貌用语缺乏;二是表达不够精练;三是用 词不当,不能联系前后描述。(8) 作文出现三大问题:一是审题不仔细,有部分孩子写成两件事或两个人物了 二是个别班级内容雷同,缺乏真情实感;三是对母爱或师爱的具体描述不够。四、思考与建议1、对教学的启示(1)学生错别字较多,应该重视生字词的教学,尤其要多在备课中下功夫,利 用生动形象的儿歌或图片辅助教学,加强直观的视觉冲击。(2)句子积累,应该让 孩子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这样孩子记忆得深刻。同时注意经常复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利用课前的五分钟背诵时间。(3) 口语交际课应严格按要求上好,尽量注意防止方言的干扰。(4) 提醒学生充分审题,理解题意

14、非常重要。(5) 指导作文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挖掘,富有真情实感,抓准细 节描写。2、对命题与评价建议整体内容偏多,宜适当删除部分。3、其它意见与建议 写作指导要求学生熟练使用标点符号十分重要,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就不是好 文章。或者说标点符号乱用的就是不好的文章。要求学生在写话时,字迹清楚。字 迹清楚,工整漂亮,阅卷老师才赏心悦目,才不会扣太多分数。字迹潦草的学生, 会影响到文章的分数。 一、语文班级平均分:81 二、分数段: 90分以上的有:7人 80分89分有:29人 70分79分有:14人 60分69分有:4人 50分以 下:2人三、质量分析: (一)取得成绩: 1、大部分学生

15、能认真对待考试,态度端正, 试卷书写较工整、规范,卷面较整洁。这充分说明:任课老师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 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平常教学中能严格要求学生。 2、听写词语、写近义词、加 标点、理解词语、积累与运用等题得分率较高。 (二)存在问题: 1、语文学习常规 培养力度有待加强。月考试卷抽样分析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过好审题关。 表现为:闪电式审题,拎不清题目要求。比如,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好多学生根本 没弄清题目的意思,就随便从短文中抄写一句,答非所问。 2、阅读教学目标缺失 现象明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我们应该在平时的阅读中渗 透阅读方法和答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答题的快乐,而不把阅读理解当 成是老虎,不敢问津。 四、改进措施: 为了克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 高语文教学质量,针对本次的月考情况,结合当前的课改精神,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和态度的养成教育,坚 持长抓不懈。中国有句古话“字如其人”,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 的阅读习惯。“阅读短文”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 力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