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方路基标计算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4579759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方路基标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挖方路基标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挖方路基标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挖方路基标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挖方路基标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挖方路基标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方路基标计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 电子教案第四章 路基施工放样和测量一、本章重点1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中桩、边桩放样2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高程测量二、本章难点1极坐标法2角度交会法3距离交会法第一节 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中桩、边桩放样 研究将设计图纸中的各项元素按照规定的精度准确测设于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将在地形图或平面图上的构造物的设计位置和形状按规定的精度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方便施工。 施工测量内容:确定控制点位置、恢复公路中线测量、测设施工控制桩、复测与加密水准点、路基边坡桩放样、路面放样、构造物放样。 施工测量的任务: 1复测、加密水准点。 2恢复公路中线的位置。 3测设施工控制桩。 4路基边坡桩

2、和路面施工的放样。 5公路桥涵放样。 6隧道放样。 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中桩、边桩放样原则同一般测量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测设建筑物:将建筑物的特征点在相应的地面上标定出来的工作。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中桩、边桩放样的根本任务:点位的测设。测设点位的基本工作:1、已知长度的测设。2、已知角度的测设。3、已知高程的测设。4、已知坡度线的测设。放样的基本方法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根据已知点的位置(平面位置和高程),确定未知点的位置,实质上是确定点间的相对位置或者确定点的绝对位置。一、已知距离的放样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长度的直线,有距离与方向,确定另外一点。1、钢尺量距放样如图所示:已知图纸上直

3、线AB,水平距离D,地面上A点位,要求在地面上测设B点位。对水平距离D进行尺长、倾斜与温度改正,计算出在地面上直线长度D1:2、测距仪测距放样观测所得水平距离与设计所需的水平距离相等(或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可定出最终点的位置。二、已知水平角的放样水平角放样是根据一个已知方向AB和角顶点A的位置,按设计给定的水平角值把另一个方向AC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在地面上测设已知水平角时,已知角度的一个方向AB,A点位置,根据已知水平角 ,将另一个方向AC在地面上定出。1、正倒镜分中法 盘左与盘右法在A点安置经纬仪,盘左瞄准B点,归零,拨水平角 得C1点,盘右瞄准B点,归零,拨水平角 得C2点,平分C1

4、C2得C点。2、垂线改正法如图所示:在A点安置经纬仪,用正倒镜分中法放样,定出角BAC,用测回法测定 , ,计算垂直距离CC1。 ,得C点。三、已知高程的放样在地面上测设已知点高程是根据一个已知点的高程测设另一个点的高程。1、水准测量法已知BM点高程为H,在A处放出Ha的点(在A处打一木桩),将水准仪安置于两点中间,在水准点BM上立水准尺得后视读数a, 计算前视读数b:b=H-Ha+a,在A处上下移动水准尺当读数为b时,为A处高程为Ha的点。2、三角高程法四、已知坡度的放样在地面上测设已知坡度线是已知AB直线水平距离为D,A点高程为Ha,从A处开始沿AB方向放出 %的坡度线。B点的高程Hb=

5、Ha+D* %,根据在地面上测设已知点高程定出B点桩高。在A点上安置经纬仪,量出仪高 ,将望远镜瞄准B点上的水准尺,使 中丝读数为 ,固定望远镜的制动螺丝,定P1、P2、P3、点。五、在地面上测设已知点的方法在地面上测设已知点的方法:一)直角坐标法适用于待测点距已知控制点较近、方便量距的地方。先确定坐标原点,后用测距仪沿X、Y轴方向量距二)极坐标法(坐标增量)极坐标法是指在建立的极坐标系中,通过待测点的极径D和极角 ,来确定放样点的平面位置。此法适合于用经纬仪加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设。A、B为现场已知点,其坐标分别为 、 ;p点为测设点,其设计坐标为 。则: 三)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是指在地面上通

6、过测设两个或三个已知角度,根据各角提供的视线交出点的平面位置的一种方法,方向交会法。适用于待测点距已知控制点较远、不方便量距的地方(如桥墩)。四)距离交会法根据两段已知距离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称为距离交会法。适用于地面平坦、量距方便、待测点距已知控制点较近的地方。分别从A、B点作a、b圆弧,两圆弧相交点M。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中桩放样恢复路线中线、施工控制桩、路基边桩的放样及竖曲线的放样。 一、路线中线的恢复测量恢复中线所采用的测量方法与路线中线测量方法基本相同。对路线水准点进行复核。 二、施工控制桩的测设放样能够有效地控制中桩的位置,需要在不易被施工损坏、便于引测和保存桩位的地方设置施工控制

7、桩。常用的测设方法有以下两种。1、平行线法平行线法是在设计的路基范围以外,测设两排平行于道路中线的施工控制桩。用于地势平坦、直线段较长的地区。2、延长线法 延长线法是在路线转折处的中线延长线上或者在曲线中点与交点的连线的延长线上,测设两个能够控制交点位置的施工控制桩。 用于坡度较大和直线段较短的地区。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边桩放样路基边桩测设是在地面上将每一个横断面的路基边坡线与地面的交点用木桩标定出来。边桩的位置由两侧边桩至中桩的距离来确定。常用的边桩测设方法如下:1、图解法直接在横断面图上量取中桩至边桩的距离,在实地用皮尺沿横断面方向测定其位置。2、解析法路基边桩至中桩的平距系通过计算求得。

8、(1)平坦地段路基边桩的测设填方路基称为路堤, 堤边桩至中桩的距离为 D = + mh 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堑边桩至中桩的距离为D= +S+mh B为路基设计宽度;1:m为路基边坡坡度;h为填土高度或挖土深度;S为路堑边沟顶宽。(2)倾斜地段路基边桩的测设在倾斜地段,边桩至中桩的距离随地面坡度的变化而变化。路堤边桩至中桩的距离为斜坡上侧 D上= +m (h中-h 上) 斜坡下侧 D下= +m (h中+h 下) 路堑边桩至中桩的距离为斜坡上侧 D上= +S+m (h中+h 上) 斜坡下侧 D下= +S+m (h中-h 下) B、S和m为已知,h中为中桩处的填挖高度,已知。h上、h下为斜坡上、下侧

9、边桩与中桩的高差,在边桩未定出之前则为未知数。根据地面实际情况,参考路基横断面图,估计边桩的位置。测出该估计位置与中桩的高差,据此在实地定出其位置。采用逐渐趋近法测设边桩。四、竖曲线的测设放样在路线纵坡的转折处,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当竖曲线转坡点在曲线上方时为凸形竖曲线,反之为凹形竖曲线。竖曲线的形状,通常采用平曲线或二次抛物线两种。竖曲线测设元素: 竖曲线的转角 当0时为凸形竖曲线,0时为凹形竖曲线。 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E = 竖曲线上任一点P距切线的纵距(亦称高程改正值)为y= 第二节 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高程测量公路工程高程控制测量:公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测量一般应采用国家高

10、程基准。三级公路可用假定高程,采用方法为水准、光电测距。公路分三、四、五等。根据设计高程和地面线来确定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水准路线依据工程的性质和测区的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1闭合水准路线。如图4-1a)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A出发,经过测量各测段的高差,求得沿线其他各点高程,最后又闭合到BMA的环形路线。2附合水准路线。如图4-1b)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A出发,经过测量各测段的高差,求得沿线其他各点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BMB的路线。3支水准路线。如图4-1c)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1出发,沿线往测其他各点高程到终点2,又从2点返测到BM1,其路线既不闭合又不附合

11、,但必须是往返施测的路线。a)闭合水准路线 b)附合水准路线 c)支水准路线图4-1水准路线图采用普通水准测量(五等水准测量)的方法,通常用经检校后的DS3型水准仪施测。水准尺采用塔尺或单面尺,测量时水准仪应置于两水准尺中间,使前、后视的距离尽可能相等。具体施测方法如下:(1)如图4-2,置水准仪于距已知后视高程点A一定距离的处,并选择好前视转点ZD1,将水准尺置于A点和ZD1点上。(2)将水准仪粗平后,先瞄准后视尺,消除视差。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值a1,并记入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3。(3)平转望远镜照准前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值b1,并记入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至此便完成了普通水

12、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任务。(4)将仪器搬迁到第站,把第站的后视尺移到第站的转点ZD2上,把原第站前视变成第站的后视。(5)按(2)、(3)步骤测出第站的后、前视读数值a2、b2,并记入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6)重复上述步骤测至终点B为止。图4-2普通水准测量示意图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表4-1测 点标尺读数(m)高 差(m)高 程(m)备 注后 视前 视+-A1.8510.5830.7530.8730.71850.000HA =50.000mZD11.4251.26850.583ZD20.8630.67251.336ZD31.2191.58150.618B0.34651.4915.3592.8

13、672.2090.718计算检核a -b = 5.358 - 3.867 = 1.491h=2.209 - 0.718 = 1.491HB - HA = 51.491 - 50.000 = 1.491HB - HA = h = a -b (计算无误)注:此表为假设从A B只设4站的记录。点高程的计算是先计算出各站高差:hi = ai - bi (i = 1,2,3,n) (4-1)再用A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各转点的高程,最后求得点的高程。即: h1 = a1 - b1 HZD1 = HA + h1h2 = a2 - b2 HZD2 = HZD1 + h2 hn = an - bn HB = HZD

14、n + hn将上列左边求和得:h = a - b = hAB (4-2)从上列右边可知:HB = HA + h (4-3)需要指出的是,在水准测量中,高程是依次由ZD1、ZD2等点传递过来的,这些传递高程的点称为转点。转点既有前视读数又有后视读数,转点的选择将影响到水准测量的观测精度,因此转点要选在坚实、凸起、明显的位置,在一般土地上应放置尺垫。高程放样高程放样主要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有时也采用钢尺直接量取垂直距离或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高程放样时,首先需要在测区内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点(临时水准点)作为放样的起算点,然后根据设计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放样点的高程位置。高程位置的标定措施可根据工程要求及现场条件确定,土石方工程一般用木桩标定放样高程的位置,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