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第二中学发展规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4579731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江市第二中学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晋江市第二中学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晋江市第二中学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晋江市第二中学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晋江市第二中学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晋江市第二中学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江市第二中学发展规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晋江市第二中学10年发展规划(19992009年)一、前言晋江二中创办于1993年秋,1999年秋经泉州市政府批准增设高中。学校校园总面积达62649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在建和即建工程1.8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5个,其中初中部21个教学班,高中部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部800多人,高中部近200人;学校教职工总数也78人。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爱国侨胞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池店镇党委、政府“建设教育强镇”、“举全镇之力,建设晋江二中”的富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下,晋江二中各方面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学校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树立起了池店镇的教育品牌。这

2、一切为新生的“完中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决定以创建高中部为契机,制订晋江二中 1999 年 2009 年十年发展规划。二、今后十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 今后十年,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深化学校各项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把晋江二中建成全省一流的、有特色的中学而奋斗。三、奋斗目标总的奋斗目标是:用十年 (1999 2009 年 ) 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办成全省一流的,具有独自办学特色的重点中学。具体分二步走

3、:第一步:用五年( 1999-2004 )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的福建省达标重点校。第二步:再用五年 (2004-2009) 左右的时间,使学校真正成为具有独自办学特色,在全省叫得响的一流重点中学。四、实施十年规划的基本思想和总体要求今后十年,全校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突出一个“中心”,落实两个“坚持”,抓好三个“工程”,实现四个提高。一个“中心”:全校一切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二个坚持:一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学校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和办学模式。三个“工程”,一是金锁匙工程,即通过教师的创造性教育,让全体学生掌握学习和

4、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锁匙,努力创一代名师,育大批名学生。二是金榜工程,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绝大部份二中毕业生都得以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三是金牌工程,即要在全国性、国际性大赛中拿名次,夺金牌。四个提高:一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二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三是提高整体办学效益和水平,四是提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按照上述工作思路,今后十年的总体工作要求:加快校园基本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投入和政府支持,各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力争五年内全面完成校园总体规划、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和教育全校师生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高举创新旗帜,建立和健全素质教育的引导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力争在 3-5 内形成具

5、有二中特色的素质教育新体系。坚定不移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教职工竞争上岗的风气,对为学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进行重奖。坚持“以勤立校、从严治教、育人为本”的宗旨,确立“科研兴校”的思想,调动和发挥全校教职工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共创辉煌。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相应政策支持教师进修,鼓励教师通过自学等途径获得高学历(硕士和博士),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发展后劲。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通过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一方面使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现代化,另一方面使教师掌握好现代化教育思想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

6、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加强自身宣传和对外交流。通过各种途径树立二中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和发扬良好的教风、学风、班风和校风,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扎实搞好后勤管理和服务,不断提高师校园生活的质量,建立和完善支持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体系。五、具体规划一、 形成和完善德育工作新格局(一)目标:在2004年前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党政工合力共建省级 “先进教工之家”,实现学校群团组织工作跃上新台阶。(二)主要实施要求:(1) 坚持“德育首位”的办学原则(2) 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4) 贴近时代

7、,贴近学生实际,突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开创德育工作新格局(6) 完善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体系二、教学教研(1) 坚持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发挥优势特长,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2) 拓展新的活动领域,积极开展多种活动,争取在各项竞赛中取得优良成绩。(3) 深化教学改革,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高中各年段的各项指标达到市级同类校前列。(4) 加快师资培养步伐,努力创造条件,使大部分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师资学历达标率100%。(5) 拓宽教研领域,增加课题立项和研究,多出教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三、学校管理(1)

8、加快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推行竞争上岗机制和民主管理体制,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2) 建立更加科学的教学和学习评估体系。(3) 建设新的科学楼,按一级达标要求建设好学校网络教育设施,争取在前三年内建成全校电教网络中心,使学校的管理上层次、上台阶。四、校园规划1、应把校园环境当作学校一项特殊的隐性课程来看待,要努力建设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花园式校园,让校园环境每时每刻对学生都进行无声而有力的教育。2、具体措施(1)新建教学楼一幢,缓解日益增多的学生压力。(2)完成旧教学楼改造,建设规范、达标的图书馆。(3)动工兴建科技楼,新办公大楼,实现学校办学条件的高层次。(4)新建教师宿舍楼一幢,同时对现

9、有的旧食堂进行拆除重建。(5)学生宿舍楼:建设一幢可容纳1000人居住的学生宿舍楼,以适应高中招生扩容后学生的住宿需要。(6)运动场:争取将学校400米跑道按省一级学校的要求改造成塑胶跑道。(7)建设5个篮球场和2个排球场。(8)努力将校园规划成五个小区:行政办公区、教学活动区、文体活动区、生活服务区和创收开发区。让每个小区各具特色,互相照应。五、教学装备(一)总目标: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十年内使现代化教育技术全面进入我校教育教学的领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探讨现代化的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按照“设备先进,软件配套、运用普遍、优化教学”的思路,形成我

10、校信息化的教学办学特色,努力培养能初步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全面发展的跨世纪教师和学生。1、通过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和开展德育活动,探索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方法。2、优化学校的学习资源,积极开发各类有效的电教教材和教学软件,合理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3、通过运用电教媒体的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专题研究,通过电教人员、学科教师通力合作研究和开发各学科CAI课件,带动各年级、教研组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力争在教育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4、通过分期分批培训,争取在2002年全校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都要达到计算机应用技术初级水平。(二)学校教

11、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规划1、 多媒体语音教教室2个。2、 计算机室在现有基础上,再建5个标准教室。3、 多媒体教室:建设配置多媒体计算机、录像机、VCD|视频演播器、音频系统标准有盘多媒体教室6间。4、 普通教室:配置彩电,实现宽带上网,建立有线闭路电视教学控制系统。5、 建立计算机校园网,并与国家有关教育网络联网。6、 建设理、化、生、音、美多媒体教室各一间。7、 建立视听音像阅览室。8、 演播系统:配置电视节目摄编系统。9、 建设学校中型演播室,为校内文化阵地建设创造条件。五、师资队伍(一)工作总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爱岗敬业、一专多能、善于于合作、乐于学习、勇于创新、

12、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1、要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3、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外语和综合类课程的培训。4、实施“帮扶”工程,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5、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二)具体措施要求教师具体做到:教学能力:一专多能。电脑运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了解、运用网络知识。学历水平:学校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在职进修。保证学校的学历达标率达100%。心理培训:定期开展对教师的心理专题讲座,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主课制度:逐步实行“先说课,再上课,后评课”制度。业务训练: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定期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13、”六、教育质量(一)课程改革1、工作目标实现学校“办学初中,发展高中”的办学策略,努力构建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即: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切实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具体要求:1、开设选修课,活动课,实现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2、辅导竞赛方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进行学生竞赛辅导。3、中高考上线:实现首届高考位居同类样前茅,争取每年高考本科上线率递增5个百分点,中考优秀线人数比例递增5个百分点。、4、高中会考:04年之前,会考必须达到90%以上,优秀率达30%以上;04年之后,高中会考及格率争取达98%,优秀率达40%。(二)教学优化1

14、、工作目标通过溶化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具体措施:回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进行各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试验。在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课堂内、课堂外的各种教学及活动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特地评判、思考、探究、判断能力。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产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智力潜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三)课题研究1、 工作目标: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质量,要走“科研兴校,科研强教”之路,汲取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效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15、2、 具体措施:成立“教科室”,具体领导各教研组开展教育教改工作,提出全校总课题,然后再有各教研室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子课题的研究。七、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要有正确的管理思想,严密的管理机制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这是学校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一)管理目标1、 正确的管理思想: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2、 科学的管理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奖惩、结构工资制。(二)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完善程序和规则。注意发挥全体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鼓励他们参政议政。1、中层干部试行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度,通过民主推荐、自我推荐、上岗演说、民主测评、上级党组考核任命的方式,加强学校中层领导组织建设。2、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促进教师不断加强业务进修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对不民层次的教师进行培养和提高。3、职工职工要做好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爱岗敬业,事讲一流,人讲职称,多做工作,做好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为一线工作服务。4、学生学生要树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目标。爱我二中,团结进取,勤奋有为,谦虚求实,开拓创新。5、行政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