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七数质量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457765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秋七数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年秋七数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秋七数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秋七数质量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康县2014秋七年级素质水平测试七年级数学学科质量分析学校:歇马镇中心学校 执笔人:陈家娥 一、 基本情况:本次测试,我校七年级共有142人参加。测试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歇马镇中心学校七年级数学学科成绩统计表 成绩类别最高分数最低分数中位分各分数段人数ABC1007.50D4040D6060D7070D8080D9090D100100=D人人数313191414193439+3百分率2.10. 12.113.49.99.913.423.927.52.1一、 试题分析:纵观整份试卷,有些题型是我们所熟悉的,是平时学习及月考中遇见过的题型。大家认为这份试卷的难度控制的较好,试题能较好体现新课标的要

2、求,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阅读能力、探究分析能力、简单推理能力。试题类型丰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多可做的题目,避免了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题内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这次数学试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意突出重点以及支撑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例如:第一、二大题等。2、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教材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立足教材,体现了对考生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这次数学试题大部分源于教材,是教材的例题、习题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例如:第8、20小题。3、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意

3、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本卷的一些试题是源于生活,丰富了试题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例如:第24、26题。4、选择及填空的前七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后三题则注重了能力的考查。解答题中21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22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3题考查了整式的计算与求值,这三题则是分别考查了一、二、三章的必学必会的内容,基础性很强。第24、25题是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题目较新颖。第25题是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考查,三道小题目由易到难,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体现的淋漓

4、尽致。5、试题中的第24题“那么中午10点就能到达”说法,我认为有些欠妥;第26题的难度我认为略有些偏低,不太有利于优生的培养。二、 卷面分析:(抽样48人)题号答复情况简要分析大题号小题号应得分实得分占% 一1-784080095.2注重双基,有利于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8-1036032088.9注重能力的拓展,注重个性的发展二11-1784083098.2注重双基,有利于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18-2036028068.4注重能力的拓展,注重个性的发展三2128820872.2基本的运算能力得到强化,学生练得不够2233631292.8方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平时强化的不够233362

5、5676.2基本的运算能力得到强化,学生练得不够2448028058.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于提高2548018037.5应坚持不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2648024050.0应把渗透数学思想作为教学的主旋律四、取得的主要成绩:1、备课组成员精诚团结团结。为使备课组成员凝聚团结,我采用了这样的一个方法:组内的工作的分配以民主、公平为前提,适当考虑个性、个因。这个方法在组内的各项活动中,既调动了各位成员的积极性,又不影响各成员间的关系,大大地促进组内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效率。2、 课题研究进展有序。这学期我们备课组参与了两个课题,一是“人教版新老教材的对比研究”,本组的老师参与的有蔡学

6、前、余延平、谢德平并撰写了论文或案例;二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它是我们数学组申报的校级课题。3、 教学常规落到实处。本组的老师对于教学常规特别重视,备课深、上课实、作业精。尤其是蔡学前老师的备课条理性强、思路清晰。4、 让竞赛辅导与常规教学同行。为了备战竞赛,我们备课组精心准备,启动的比较早,并采取了这样的策略:一是把竞赛要用到的方法、思想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做到竞赛辅导与常规教学两不误,二是每个星期利用一、二节课做专题讲座,并辅以相应的习题加以巩固。5、 做好每一次考试后的成绩分析。寻找出获得这个成绩背后的原因,进步了继续努力,退步了勇敢面对并到措施。6、 精心准备期末考试,做

7、好复习工作。人心齐,泰山移;人多力量大。我们备课组的四位老师每人负责出一份试卷作为复习时的资料,资源共享。五、存在的主要问题:1、从这次考试情况看,学生对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说,本次考试注重基础,试题大多源于教材,学生如果概念清楚,训练扎实,就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成绩,但在阅卷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学生丢分严重,基础知识不扎实,似是而非的东西不少。从统计情况看,我们还有不少学生不会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有理数运算,不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化简求值。比如:第21题的计算题。第23题化简求值题。2、数学表达及解题的规范性不够。从本次考试中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问题较多,答卷时表达

8、和书写不规范、欠准确,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比如:第24,25、26题,大部分学生延续小学的书写习惯。3、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还有些不足。不少学生在单一地、直接地运用某一知识进行解题时表现还可以,但要综合地或变式地运用某些知识解题时,感到困难,找不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将已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重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第10、20、25题。六、改进教学的建议:1、实施分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我们要尽可能的精讲、少讲,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和训练,要及时掌握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反馈,及时调整自已的教学设计,要专门留出一定时间关注出现厌学的学生,发现他们的点

9、滴闪光点,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建立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同时,要规范教学具体要求,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2、重点抓基础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将狠抓“双基”放在首位.要以课本习题为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或适当变形,形成典型的题。要重视讲、练结合,借助于单元练习和测试,夯实基础。在学习中,要精化每一个概念,夯实每一点基础知识,掌握好每一个思想方法。 3精选习题、注重综合运用 对习题的选择标准要注意典型性、综合性、灵活性和探究性,每一个题目都应该是一类题的代表,要做到由题及类,触类旁通,“量不在多,典型就行,题不在难,有思想就灵。” 4、加强学生运算能力、规范表达习惯

10、的培养和训练 加强运算能力的培养,加强解题策略的分析。解题后的反思、适时拓广延伸、规律提炼等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特别关注,不能只顾数量,不顾质量。要将学生的解题分析、方法探索等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加强表达习惯的规范性培养。教学中应提醒学生:简单题过程要详写,复杂题可以适当跳跃,但跨度不要太大。5 双基落实仍是教学重点。新教材中数学知识的呈现是螺旋上升的,每个学期都设置了初中数学四个领域的内容,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比旧教材多,如何做好双基教学是课程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6、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学习内容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强调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7、重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重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其中部分内容是新增的,如何作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是课程实验的一个课题。 2014年元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