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456260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 2001 年第 2 期Z HO NGGUO TUS HUGUA NXUEBAO刘春茂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摘 要 以情报科学原理对知识管理理论进行研究。指出情报学应走出理论研究的象牙塔 ,深入企业进行实际应用的必要性 ,在网络环境下拓宽情报学研究内容的紧迫性 ,以及情报学由文献世界向信息和知识世界导向的可能性。图 1 。参考文献 12 。关键词 知识管理 情报学 网络环境分类号 G203ABSTRACTBased on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he author studies knowledge managem

2、enttheory , and then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other issu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1 fig. 12 refs.KEY WO 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cience. Network environment.CL ASS NUMBERG203本文拟将目前有关知识管理的理论从情报学的 识”概念的本身做了全方位、立体的揭示 :事实性的知角度进行透视 ,以研究如何将情报学由“文献世界”导识( know2what

3、 knowledge) 、技能性的知识 ( know2how向“信息世界”和“知识世界”,并对情报学如何由抽象knowledge) 、原理性的知识 ( know2why knowledge) 、人的理论向实际的应用转轨进行研究。力知识( know2who knowledge) 。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1 知识管理理论的背景分析又加上了地理性知识( know2where Knowledge) 和时间性知识( know2when Knowledge) 2 。可见 ,在这种“知纵观人类信息交流的历史 “, 信息管理”历经了 4识”的立体结构背景下的“知识管理”本身就是要必不个阶段 :以记录型、印刷型文献

4、为管理对象的文献管 可少地介入“智力活动”,以体现出创新、柔性和适应理时期 ;以管理信息系统 (MIS) 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性的管理特征 。因此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客观存在(OA) 的电子信息系统为象征的技术管理时期 ;以信的“知识管理”的逻辑起点无疑应是对包括信息 、知识息资源要素为管理对象的信息资源管理时期 ;以创新 各种要素在内的所有智力资本进行综合决策并实施为出发点的知识管理时期1 。显然 ,知识管理理论是管理。而这种决策和管理又以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而提出来的 。同样 ,被称之为 “创新”为体现的 。“网络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的知识经济是以数字化 、 “创新”

5、是指在技术方面提供与以往不同的新的网络化 、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新信息技术为支持的 。它 认识、新的概念、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新的产品、新的 艺术形象等3 。知识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不失为一种将新信息技术的宏观背景与知识经济的本质“创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与传统的就事论事的“信息 创新型经济 ,国外大力发展新经济的事例已不胜枚的收集、分析、整理与传递”有着逻辑定位上的本质区 举 。为了在 21 世纪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 ,我国别。因此“,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在网络环境下的 政府特此制定了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知必然产物。它充分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特 识传播体系、技术应用体

6、系”4 个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征 :信息化、柔性化、创新和适应性。 的子系统所构成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内外的事例“知识经济”概念的正式提出是以 1994 年欧洲经 充分表明了“创新”作为知识经济“核心”的战略地位 ,合组织(O ECD) 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也凸现出这个时期里知识管理的显著特征 :以运用集为肇始的。该报告一扫以往单纯的线性认识 ,对“知 体智慧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主旋律。为了突 11 第 27 卷第 132 期 中 国 图 书 馆 学 报 2001 年 3 月Vol. 27. NO. 132 THE JOURNAL OF THE L IBRAR Y SCIENC

7、E IN CHINA Mar , 2001出知识管理这个中心 ,其他相应的配套措施更要捷足 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员工生成 、交流和验证知识的先登满足这一要求 ,即知识管理是一个综合“创新”的 宽松环境 ,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交流 ,系统工程 。 通过放松对员工在知识应用方面的控制 、鼓励员工在2 知识管理理论的内容分析企业内部进行个人创业来促进知识的生成。2. 3. 2 企业的外部知识管理系统2. 1 知识管理的载体 包括供应商 、用户和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的动知识管理是从传统的信息管理 ,特别是管理信息 向报告 ;专家、顾客意见的采集 ;员工情报报告系统 ;系统(M IS) 和办公

8、自动化系统(OA) 发展而来 。目前 , 行业领先者的最佳实践调查(Benchmarking) 等。实施 、应用知识管理战略的机构主要以企业为主 。企 2. 3. 3 个人与企业的知识生产系统业更具有参与知识管理全过程的条件 ,更何况知识管 员工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资源 ,企业应理本身就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我国独立于企业的 该针对其在知识开发中的独特性 ,实行有效的、有针科研 ,实际上是孤立于市场的科研。这样的科研显然 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员工在知识链中的作用 ,无法与发达国家植根于企业的科研实力同日而语。 可把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分成 5 类 ,即知识生产者、我国大范围的科技体制已经

9、表明了知识创新 、技术创 知识商品化的倡导者、知识商品化的领导者、知识分新企业化的趋势 ,从而也验证了企业乃是知识管理的 析者和幕后保护人( Sponsors) 。主要载体的分析。 2. 3. 4 管理企业的知识资产系统2. 2 知识管理的策略 包括知识资产 ;市场资产 ;知识产权资产 ;人力资知识管理的策略主要有 2 种 :法典编辑策略和人产 ;基础结构资产5 。格化策略4 。2. 4 知识管理的目标所谓法典编辑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开发者的剥 2. 4. 1 创新离 ,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的个体或组织的目的 ,而 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以技术迅速变后知识再经仔细地提取进而汇编成法典并存储

10、于数 化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为特征的商业竞争中 ,创新往据库中 ,以供人们随时反复调用的策略 ,该策略在剔 往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为此 ,要经常鼓除掉客户敏感信息后 ,通过将文档中零碎的关键知 励和培育新思想 、新主张 。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员工聚识 ,如面谈指导、工作日程、标靶数据和市场划分分析 集到献计献策和通力合作中来 ,共同创建新的产品和等加以汇总并储存在电子知识库中从而创造出“知识 服务 ,把创新作为协作技术的一个关键目标。客体”。这种方法使许多人可以搜寻和提取经过编辑 2. 4. 2 反应能力的知识 ,而无需与最初的开发者接触。这就开辟了知 为了把突发事件对自身的影响减小到最低

11、限度识的反复使用 ,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和更快地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 ,以便帮助客户作出最人格化策略是指知识与其开发者紧密地联结在 好的决断 ,就要求企业能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反一起 ,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接触来实现共享。 应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计算机在这类企业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 2. 4. 3 生产率识 ,而不是储存。采用人格化策略的企业集中注意力 获取和共享最好的经验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知识于个体间的对话 ,而不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客体。这些 资产 ,以便缩短循环时间 ,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企业中 ,知识并未被编成法典 ,知识是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研讨会上和一对一的交谈中发生转

12、移 。咨询 员通过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反复探究 ,从而集体获得更 深的领悟 。这种“人际交流”系统 ,同样也是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依托。2. 3 知识管理的要素2. 3. 1 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系统 建立内部信息网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 ,利用各种知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存放和积累信息 ,从而 12 动。生产率取决于对个人和群体创造的知识加以收集 、综合并提供给其他人再利用的程度 。知识管理技 术必须向个人提供借以发现 、挖掘和优化已创造的共 同知识的工具 ,并把它们应用于新过程 ,解决新问题。 2. 4. 4 技能素质 一个企业要保持竞争力 ,就必须提高现有员工和新雇用员工的技能素质和不断完善行业

13、规范。成功的知识管理要求一个企业或公司全力支持和促进这种提高员工技能素质的学习 ,并使之制度化6 。刘春茂 :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Liu Chunmao :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 : Perspectiv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2. 5 知识主管的职责 程。“有序化”是建立和维护情报系统的一个基本原诚如比尔盖茨所言 ,知识管理不过是管理信息 理8 。“知识流”有序化也是企业实施创新工程的一流 ,把正确的信息传送给需要它的人 ,让他们迅速地 个基础条件 。“宇宙是同一个宇宙 ,原理是同一个原利用这些信息采取行动 ,其目的是提高企

14、业的智商。 理。”“知识流”有序化的过程与“情报”有序化过程有知识管理中 ,企业的知识主管( KEO) 发挥着举足轻重着显著的相似之处。知识流有序化的过程如图 1。的作用 :制定知识政策、知识流有序流动、决策支持。识别 获取 分解 储存 传递 共享 评价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虽然属于不同的管理科学 分支 ,但却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如建数据库的工作 图 1 知识流有序化的过程既可视为信息管理的任务 ,但它又是将个人知识转换为集体知识的知识管理的工作。从知识管理的组成部分(知识系统、网络、知识工人、学习组织) 来看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也有较大程度上的兼容7 。在知识流有序化的过程中 ,知识的加工是

15、基础 ,动态的评价、沟通是目的 ,从而在与特定过程的未知单元进行动态匹配中进行创新。诚然 ,情报系统在具备有序化的同时 ,亦应具备一定的序变能力9 。而 对3 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知识管理而言 ,这正是知识流有序化的目的的体现 ,以创新为目的 、以知识流的有序化为过程的知识管理理论在诸多方面与情报学不无“貌离神合”之处 ,即提高企业适应外界条件变化的应变能力。从情报科学原理的角度来看 ,知识管理理论与情报科学的基 本原理是完全吻合的了。这或许正是网络环境下情这些本质联系的揭示对网络环境下情报学的发展大 报科学研究内容的拓宽。有裨益 。3. 3 “知识客体”的展延3. 1 人际情报交流系统的复归 按照知识管理的“法典编辑策略”,根据“反复使众所周知 ,情报系统可以概分为正式情报交流系 用的经济学”原理 ,将全方位的操作手段所获得的知统(有正式载体) 和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