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炉)专题10:九年级课外诵读诗词(学生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4560947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出炉)专题10:九年级课外诵读诗词(学生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出炉)专题10:九年级课外诵读诗词(学生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出炉)专题10:九年级课外诵读诗词(学生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出炉)专题10:九年级课外诵读诗词(学生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出炉)专题10:九年级课外诵读诗词(学生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出炉)专题10:九年级课外诵读诗词(学生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0:九年级课外诵读诗词一、【2020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_、_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的杜甫的_、_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二、【2020湖北恩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行香子秦 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

2、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注释)行香子,词牌名。陂(bi)塘:池塘。徜徉(chng y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飏(yng):飞扬,飘扬。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3请描述上阕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不超过50字) 4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列举两种。 5整首词表现了词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词中能直接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是:“_”“_”。三、【2020湖北孝感中考真题】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词,完成小题。(甲)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

3、?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定风波苏 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6甲词中加点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_。7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波浪线的AB两句具体阐述。 四、【2019

4、年中考山东日照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8“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9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五、【2019年中考湖南怀化卷】诗歌鉴赏(6分)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10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此词直抒胸臆,表情

5、达意真切感人。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11这首词的上下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分别是_和_,全词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六、【2019年中考四川宜宾卷】阅读下面曲词,完成下列各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

6、当如孙仲谋。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贏,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12请解释“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一词的含义。 13所选曲词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七、【2017届中考山东临沂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注释】左迁:贬官。唐宪宗元和14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视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

7、弊,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蓝关:现在陕西蓝田东南。湘: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九重天:皇帝的宫阙,这里代指皇帝。潮阳:潮州下辖的一个县。云横秦岭家何在:回顾长安,云横而不见家。瘴江: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14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的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八、【2014年中考广东省佛山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定风波【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这首词作于宋元丰五年(1802),苏轼谪居黄州第三年春天。15词中描写了哪两个情景? 16这首词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词评家所称道。说说你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